阜寧大捷

阜寧大捷

阜寧大捷1945年4月28日,新四軍第三師趁日軍從鹽城、阜寧南撤,偽第二方面軍第五軍第四十一師等部忙於交接防務之際,集中11個團,1.4萬餘人,發起阜寧戰役。

簡介

1945年4月28日,新四軍第三師趁日軍從鹽城、阜寧南撤,偽第二方面軍第五軍第四十一師等部忙於交接防務之際,集中11個團,1.4萬餘人,發起阜寧戰役

概述

阜寧大捷阜寧大捷
24日午夜,第八旅和第十旅一部,分別向阜寧城北據點展開猛烈攻擊,至25日中午全殲守敵。同時,伏擊由阜寧城馳援大、小顧莊之偽軍主力2個團,並乘勝追擊,占領了城北的炮樓和護城河內側據點。當日下午,又集中主力3個團迅速投入巷戰,戰至26日上午,敵一部被殲,大部繳械投降。乘夜南逃的殘敵,也遭到擔任陰擊的部隊截擊,被殲一部。隨後,新四軍乘勝擴大戰果,於4月28日收復了鹽(城)阜(寧)公路沿線的大施莊、溝安墩、草堰口等據點,至此,歷時3天的阜寧戰役勝利。

背景

1945年春,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接近勝利,太平洋戰場美軍占領菲律賓後正向日本本土推進。日軍為防止美軍在華中沿海登入,加強長江下游的防務,將阜寧等地區的日軍南撤至長江沿岸地區,以從河南開封調來的汪偽第二方面軍孫良誠部接替各據點的守備。
阜寧地處蘇北平原,位於射陽河與串場河的交會處,(南)通(贛)榆公路由此通過,南臨鹽城,西界兩淮,北接連雲港,是鹽阜地區的經濟、軍事要衝。日偽軍長期盤踞此地,成為鹽阜抗日根據地的一顆釘子和敵南京外圍的前哨之一。

敵情

駐阜寧及其外圍據點之敵為偽第二方面軍王清翰的第5軍軍部和軍特務團、暫編第33師、第41師一個團,計7個團,加上地方軍警共3400多人。該軍增防阜寧後,築有護城河、外壕、鐵絲網和巷戰掩體工事,在城內外設有大小據點21個。據點築有圍牆、水圩和炮樓,設有地下室和秘密槍眼,各據點可以互相支援,構成阜寧城的環形防禦地帶。西與兩淮、南和鹽城、北同響水口的偽軍遙相呼應。王清翰曾吹噓說:"阜寧城固若金湯。"阜寧城敵人設防雖然堅固,且有一定的戰鬥力,但它的弱點是兵力分散,又失去日軍的支撐,且處在防務交接之際。加之內部矛盾重重,城內糧草缺乏,士氣低落,難以久守。有鑒於此,新四軍第3師兼蘇北軍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黃克誠,決心抓住這一有利時機,集中第8旅全部、第10旅主力和師特務團及5個縣獨立團共11個團的兵力,發起阜寧戰役,由師參謀長洪學智擔任前線指揮。針對偽軍兵力分散、設防堅固等特點,確定採取分割包圍、各個擊破的戰法,將整個戰役分為兩個階段:首先,以第8旅全部、第10旅主力攻取城北的頭灶、七灶、掌莊和大小顧莊等外圍據點,並派主力一部於小顧莊以南擔任警戒;以師特務團和阜寧、射陽、阜東、建陽、鹽東5個獨立團,分別置於城南和城西,阻敵增援或南逃。其次,待掃清外圍據點後,再相機攻取阜寧城。

戰役過程

戰役於4月24日午夜發起。各攻擊部隊迅速向城北外圍各據點實施分割包圍,並展開猛烈攻擊。第8旅特務營在炮火掩護下,激戰不到10分鐘,就攻克頭灶據點,殲滅偽第33師一個中隊,首戰告捷。第24團第3營進攻七灶,遇到偽第33師一個獨立大隊的頑抗。第一次攻擊受挫,第二次在全旅7門火炮支援下,戰至晨5時始將據點攻克,全殲守敵230餘人。第10旅第4支隊於25日0時包圍大、小顧莊。旅長劉震和支隊長鍾偉認為強攻對己不利,於是先進行佯攻,拂曉又實施炮擊,連毀敵5座炮樓,並擊斃偽大隊長朱濤。200多名失去指揮的敵人,被迫於10時放下武器。15時,掌莊之敵200多人,在第8旅第24團的攻擊下,突圍無望,遂由營長率領繳械投降。至此,阜城城北外圍據點全部掃清,城裡的敵人已成瓮中之鱉。
25日,正當第3師主力攻擊外圍據點之時,偽第5軍軍長王清翰率兩個團從阜寧城出動,分三路馳援大、小顧莊。當其進到小顧莊以南地區時,遭到第10旅預伏部隊的迎頭痛擊,第8旅第22團和鹽阜獨立團也像劍一樣插了進去。出援之敵恐後路被切斷,扭頭就往回跑,連偽督戰隊鳴槍也阻止不住。第8旅第22團立即以一個連化裝成偽軍,混入撤退的隊伍之中,向阜寧城北門大炮樓衝去。該團副團長黃經維隨即又令2個連緊跟其後,先敵搶占了城北門大炮樓制高點,將敵堅固的城防打開了一個缺口。敵逐次增兵,拚命反撲,妄圖奪回失去陣地,均被擊退。第22團又不斷擴大缺口,準備乘機往城裡進攻。
25日15時,第8旅、第10旅主力和鹽阜獨立團一起從城北門衝進阜寧城,然後按照各自的攻擊方向,對城內偽軍發起全面攻擊。經過兩小時激烈巷戰,敵人的陣地和據點逐一被摧毀,龍王廟和南北大街以及大片地區被占領。殘餘偽軍退至水龍局、大浦橋、天主教堂等幾處據點,憑堅頑抗。第3師重新調整部署,繼續組織強攻。至26日上午,困守水龍局、大浦橋的偽軍主力第158團等部,在第10旅第4支隊和第8旅第22團的軍事打擊與政治攻勢下,相繼繳械投降。26日0時30分,偽第5軍軍長王清翰及第33師師長孫建言,見大勢已去,先後率天主教堂等處殘敵千餘人,棄城南竄。途中,遭到埋伏在鹽阜公路兩側的師特務團和地方武裝的堅決打擊,大部被殲,殘部逃往鹽城。偽第5軍軍長王清翰身負重傷,被抬到上岡,最後逃脫。隨後,第3師各部乘勝擴大戰果,在鹽阜公路沿線和其他地區相繼收復了大施莊、溝安墩、草堰口、界牌口、海河鎮、靠魚灣等據點。

戰鬥結果與歷史評價

此役,共斃傷俘偽軍2412人,攻克阜寧城及其外圍據點22處,收復國土280平方公里,給號稱"老中央"的正規偽軍以沉重打擊,鞏固與擴大了蘇北解放區。阜寧是新四軍在蘇北敵後戰場從日偽軍手中解放的第一座城市,阜寧戰役則是新四軍第3師以攻堅戰取得的首次攻城大捷,也是華中新四軍對敵展開局部反攻的一個勝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