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蘇華

關蘇華

女,1964年9月出生,中國移動汕頭分公司總經理。多年來,該同志認真帶領員工立足本地和企業的實際,強化經營管理,構建和諧信息社會,支持推動汕頭體育事業發展,充分體現了不斷探索和超越的奧林匹克精神。2006年公司被授予“全國全民健身先進單位”。她熱心社會公益,情系弱勢群體,十年如一日支授甘肅臨洮小窪山國小;多次參加助殘濟困;先後榮獲全國、省三八紅旗手,汕頭市勞動模範、汕頭市十大青年標兵等稱號。

火炬手感言

當選“奧運火炬手”,不單是自己的光榮,更是“汕頭移動”的光榮。今後將一如既往支持汕頭體育發展,踐行“正德厚生、臻於至善”的企業價值觀,為汕頭體育、中國體育的發展而貢獻力量。

火炬手面對面

關蘇華:放飛夢想 和而舞之

中國移動有限公司汕頭分公司總經理關蘇華作為在通信領域一步一個腳印成長起來的高層,見證了汕頭通信行業的繁榮與發展,也見證了汕頭經濟特區的建設歷程。她期待著傳遞奧運聖火。她覺得,那熊熊燃燒的火焰,是燃燒的激情,是榮耀的“移動精神”,更是汕頭騰飛夢想的凝聚!

“觀其舞,知其德”。關蘇華是個體育愛好者,國小就是校體操隊員,如今仍喜歡高爾夫、體育舞蹈等各項運動。在企業內部,關總推出“幸福管理”,為員工搭建“幸福職道”,創建生動活潑的班組文化,還組建多支體藝隊,鼓勵員工健身鍛鍊,營造健康和諧、奮發向上的文化氛圍。在公司2008春節晚會上,她以一曲拉丁舞傾倒了在座的一千多名員工。員工們“唱而和之”、“和而舞之”,企業凝聚力不斷增強。

關蘇華認為,中國移動提倡“和諧文化”,企業價值觀“正德厚生、臻於至善”的事業理念與奧林匹克精神“更高、更快、更強”同源同根,同是秉承千年中華文化“責任”道義核心要義的境界追求。汕頭移動除了助力汕頭髮展外,有責任引領社會往前走。關蘇華感到,當了火炬手以後,這種責任更重了……

關蘇華:“當上火炬手,是一份世紀榮譽”

“隨著奧運聖火在汕傳遞的時間越來越近,我的心情就越來越感到興奮,越來越感到身上責任重大!”北京奧運會火炬傳遞活動汕頭站火炬手、中國移動汕頭分公司總經理關蘇華在接受採訪時難以抑制自己內心興奮之情,她說,“這是一份世紀榮譽,我傳遞的不僅僅是奧運聖火,而是汕頭人民對百年奧運的期待,體現汕頭人民奮發向上建設美好家園的願望。屆時,我們公司的員工將在火炬傳遞活動中充當啦啦隊為活動助威,我與員工們將向世人展示最好的精神狀態。”

關蘇華從1990年開始步入通信領域,並從最基層的營業員做起,一步一個腳印,從普通員工成長為基層管理者,再到公司領導者,從2006年初至今,擔任公司一把手。而鮮為人知的是,關蘇華本人也是位準專業運動員,在她讀國小的時候就是位體操選手,曾獲得原紅旗區自由體操亞軍和跳繩冠軍。此後,無論是讀書期間還是參加工作,她都沒有離開體育。而在中國移動期間,更是身體力行並積極倡導體育運動和熱心支持我市體育事業。據了解,中國移動近年來先後贊助機關運動會以及羽毛球、桌球等一系列單項賽事,公司還連續三年舉行運動會,還成立羽毛球隊、足球隊等十多支體育運動隊伍,每年都舉行比賽。

“體育與工作是密不可分的。”關蘇華說,“一個人如果沒有強健的體魄,‘為社會做貢獻’僅僅是一句空談。而經常參加體育比賽,不僅可以加強人與人之間的交流,還有利於把在運動場上所表現出來的拼搏精神用在工作上。這是我在公司內部積極倡導體育的原因。”

火炬手故事

企業文化中,核心價值觀就是以人為本,以人的價值為本,以高價值人才為本。汕頭移動是由1992年的12個人發展起來的,至今已經擁有800多名員工,其中本科生、碩士生占了三分之一。公司人才結構的變化,促使公司領導對人性化管理的認識不斷加深。如何提高這些人對公司的忠誠度,把他們個人能力與認同企業文化結合成一個有機的整體,成了公司思考的重點。公司發生的一件事,對關蘇華的震動很大。

有一位上海交大畢業的本科生,是計算機編程高手,1997年汕頭在全國第一個實現手機“即買即通”就是由他開發出來的,在業務技術上很有思路,但是,在對公司核心價值觀的認識上卻有偏頗,白天上班常打瞌睡,領導找他談了多次,他都不以為然。一次前台業務系統出了故障,他接到前台的報障通知後不但沒有緊急處理,而且還在機房玩電子遊戲。事情發生後,按照公司有關規定對他進行“停職反省”處理。他思想不通就借酒消愁,第三天出現胃穿孔到醫院搶救。手術的當天晚上,關蘇華和公司其他領導整整在手術室門前守了四個小時,直到手術做完病人脫離危險。他住院治療期間關蘇華多次上門慰問。這位員工出院後,給公司領導寫了一封長信,信中說:“是公司文化給了我第二次生命,我的人生觀、價值觀也得到了重塑。”從此後,他像換了一個人一樣,為開發研究新項目不斷作出了突出成績。

這件事使關蘇華認識到:高價值員工、高價值人才不僅表現在工作能力上,更要表現在對企業文化的認同上,只有具備了這兩點,才能成為公司德才兼備的核心骨幹。

還有一個員工叫李峰,曾在南京郵電學院學經濟管理,獲碩士文憑,也是公司招來的第一個碩士,家住山西太原。開始,公司把他分配到財務部,他提供的財務數據分析對公司的決策起到了重要作用。為了給他的個人成長與發展提供一個足夠的舞台,不久又調他到市場部負責市場分析工作,他提供的市場預測、促銷方案、應對措施都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對市場支撐起到了關鍵作用。對這些家在外地的員工,公司在工作上信任他們,在生活上關心他們。有一次,省公司安排關蘇華到太原黨校學習,她馬上就意識到一定要利用這次機會到李峰家去跟他的父母親溝通溝通,為以後更好地為李峰創造工作環境提供幫助。第一天晚上她去他家的時候,因為小區改造住址搬遷,跑了三四個小時都沒有找到,第二天晚上,她繼續尋找,並打電話向李峰詢問。李峰怎么也沒想到關蘇華會利用僅有的幾天學習時間對他家訪,當時連連說“擔當不起”。那天晚上,關蘇華帶著一些禮物去看望了小李的父母,介紹了李峰的表現和公司的前景。李峰的父母親非常高興,也滔滔不絕地向關蘇華介紹了李峰的興趣、愛好等情況,以及他們作為長輩最希望兒子作出怎樣的業績。臨走前小李的父母信任地託付關蘇華幫他們了卻一個心愿,督促兒子快點把婚事辦了。回來之後,關蘇華把李峰父母對他的期望轉告了他,並完成了李峰父母託付給她的任務,更使李峰感覺到公司大家庭的溫暖,進一步激發了工作熱情。在開發“神州大眾卡”項目時,汕頭作為第一個試點,李峰沒日沒夜地進行市場調研、產品定價、用戶群體和應對競爭等方面的數據分析。2003年1月29日,“神州大眾卡”在汕頭隆重推出,市民反響強烈,一時間成為人們過新年的一個亮點。目前,李峰已是市場部分析室的負責人。

近年來,汕頭移動領導堅持“企業員工個個都是可造之才”的原則,扎紮實實為員工辦實事、辦好事,使他們切身感到家一般的溫暖,通過自己實實在在的工作,從而提高客戶對企業的滿意度。劉雪玉是從潮州移動交流到汕頭移動擔任計財部經理的,當時孩子剛上國小,愛人工作很忙,常常照顧不到。劉雪玉就只好每天下班後開車回潮州照顧家庭和孩子,第二天又起大早趕來上班,來回奔波,非常不便。她曾想把孩子轉到汕頭的重點學校讀書,但初來乍到,人生地不熟,奔走了幾個月,問題就是沒解決。公司領導了解到她的困難,總經理便要求關蘇華一定要把解決劉雪玉小孩上學當成一件大事來辦。她便開始四處奔走,找學校、找居委會、找教育局,後來利用自己是汕頭青年企業家協會副會長的關係找到市招生辦,由招生辦的主任帶她去找教育局局長,最後在省級重點國小丹霞國小爭取到了一個插班生名額。在填表時,關蘇華打電話給劉雪玉了解情況,校長驚訝地問她:“這孩子不是你的?”當得知是公司一名員工的孩子時。校長感動地說:“我還沒有碰到過副總經理跑這么多趟來為員工子女聯繫轉學的,就憑這一點,那兩萬元外區擇校費不收了。”當時,劉雪玉並不知道這個情況,今年迎春茶話會上,她聽說後流著淚說:“汕頭移動真比我的家還要親,我會用全部的熱情來報答。”

這幾年,市場競爭相當激烈,汕頭移動業務受經濟環境影響也出現了滑坡,公司領導同每一個員工一樣,也是吃不好睡不香,為了業務發展,經常應酬多,回家晚。2002年9月的一天晚上,關蘇華回到家已經很晚了,看到剛上國中一年級的女兒還沒有睡覺,感到有點奇怪。女兒說:“媽媽,我想跟你談談。”關蘇華問女兒這么晚了談什麼?沒想到女兒第一次跟她發火了,哭著說:“媽媽我恨你,也恨爸爸找了你這個只要工作不要家的媽媽!”這時候她才意識到“後院失火”了,坐下來問女兒為什麼,女兒說,開學後學校學生會要在初一年級中競選一名外聯部長,她想參加競選,寫了一篇競選演講詞,想讓媽媽給她指導一下,但一連等了幾個晚上都沒有等到媽媽,她哭著說:“這可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參加競選啊。”女兒還說,新學期發課本後一個女同學幫她包書皮,她脫口而出向那個女同學叫了一聲“媽媽”,那位同學不高興了,她解釋說:“要是我媽媽能跟我一起包書皮該多好呀。”女兒這些小小的要求,關蘇華常常都沒能滿足。女兒在汕頭海洋藝術團學跳舞和管樂已經四年了,每天晚上都是她爸爸接送她去排練,關蘇華很少去接送過,以至於老師懷疑她媽媽是不是跟爸爸離婚了。更讓關蘇華內疚的是,這幾年,女兒的生日她都沒記住,沒有給她買過一個生日蛋糕,而每到關蘇華自己的生日那天,女兒總會送她一個自己親手做的生日卡……

想到這些,關蘇華常感到一種自責。移動通信人在當前市場壓力下,都在拚命工作,在家裡沒有很好地盡到一個做母親、做妻子、做父親、做丈夫、做兒女的責任,常常忽視了最寶貴的親情。在一次會議上,關蘇華動情地說:我要真誠地對員工的親人們說一聲:“對不起,請你們原諒!”

火炬傳遞情況

採訪當選2008年汕頭奧運火炬手的關蘇華,頗費周折。這位中國移動汕頭“當家人”坦言,自己剛開始是一再推辭當“奧運火炬手”的。後來在市體育局領導的勸說下才接受了這一“世紀榮耀”。關蘇華說,現在,自己是越來越強烈地感受到肩負“世紀榮耀”的重大責任。

關蘇華說,自己是一個有“體育緣”的人。10歲時,她就開始在國小練體操、學跳舞,是當年學校的“小紅人”,曾代表學校在區際體操比賽中獲獎,並被推薦參加省體操隊。不過,由於父母親希望她能讀好書,不願意她從事職業體操,於是,才與“體操運動員”這一職業“失之交臂”。不過,3年的體操訓練,使關蘇華與體育結下不解之緣。她不單自己長年堅持體育鍛鍊,打球、跳舞、學瑜珈,還在公司組建多支體藝隊,鼓勵員工積極參與健身運動,營造健康和諧、奮發向上的企業文化氛圍。去年,在公司的年度晚會上,關總還身先士卒,親自上台表演了一段民族舞蹈,她翩躚起舞,在員工中引起一片“轟動”,有員工稱讚她真的成了“舞動的奧運使者”。

關蘇華說,其實,奧林匹克精神無處不在。中國移動倡導的“正德厚生、臻於至善”價值觀,與“更高、更快、更強”的奧林匹克精神,就有“異曲同工”之妙。她認為,北京奧運會對每一個中國人來說,都是百年一遇的大喜事,是全世界人民的“體育盛會”。奧運聖火能夠在汕頭傳遞,是汕頭人民的“世紀光榮”。作為一名奧運火炬手,她感到無比自豪,更感到責任重大。她表示,將一如既往支持汕頭體育發展,踐行“正德厚生、臻於至善”的企業價值觀,不辜負奧運火炬手這一“世紀榮耀”的稱號。

火炬手感言:當選“奧運火炬手”,不單是自己的光榮,更是“汕頭移動”的光榮。今後將一如既往支持汕頭體育發展,踐行“正德厚生、臻於至善”的企業價值觀,為汕頭體育、中國體育的發展而貢獻力量。

“隨著奧運聖火在汕傳遞的時間越來越近,我就越來越感到身上責任重大!”近日,記者採訪了北京奧運火炬傳遞活動汕頭站火炬手、中國移動汕頭分公司總經理關蘇華。

她對記者說,“火炬傳遞活動對汕頭來說是百年難遇,是汕頭人一個榮譽;自己能夠成為火炬手感到非常自豪,在自豪的同時也覺得壓力很大,我傳遞的不僅僅是奧運聖火,而是汕頭人民對百年奧運的期待,體現汕頭人民奮發向上建設美好家園的願望。”

人們常說,做女人難,做一個成功的女人更不容易。關蘇華先後榮獲廣東移動“先進工作者”、汕頭市“優秀黨務工作者”、“全國三八紅旗手”等稱號。然而,在接受記者採訪時,關蘇華卻謙虛地把她的成功歸於“好的運氣”。當然關蘇華也坦言,作為一名女性,特別是汕頭女性要成功闖一番事業是不那么容易的。在外界,不少人認為,作為潮汕女人應該比較保守、內斂,在外面拋頭露臉是不好的事。

好在目前公司的職工團隊非常年輕,平均年齡才二十八歲,這支團隊富有朝氣,大家的配合很有默契。

關蘇華認為家人一直以來對她的工作都非常支持,她在這方面是非常幸運。因為家裡的雙親都是“老革命”,對她開創自己的事業也很理解。她說,家裡一些瑣事家人都儘量幫助她。

關蘇華也坦言,在家庭和事業上兩方要照顧得很周到那是不可能的,天秤總有傾斜的時候。她告訴記者,“自己有時候覺得很對不起孩子,由於工作上比較忙,孩子有時候也照顧不到,孩子讀初三的時候就把他送到國外讀書。但最讓她欣慰的是,孩子從小就比較獨立,現在越來越懂事,也開始理解我這個做母親的。”

一個身兼數個角色的女人雖辛苦,但幸福著。她告訴記者,作為一個事業女性,在家裡,是一個媳婦、是一個妻子,一個母親。回到家裡就要把這種角色交換,不能把在單位這種情緒都帶到家裡去,如果那樣家庭就不能和諧共處,自己經常教育孩子要尊敬老人,現在一家大小日子過得很幸福。

關蘇華還向記者透露,她是一個體育愛好者,從小對體育就比較有興趣。十歲時,她就是汕頭市外馬二小體操運動員,曾代表學校在區際體操比賽中獲獎,並被推薦參加省體操隊。但由於父母親更希望她能學好文化課,於是,她才與“體操運動員”這一職業“失之交臂”。

關蘇華說,工作之後,一直有堅持體育鍛鍊。公司競爭壓力比較大,員工承受工作壓力也比較大,為了緩解工作上的壓力,公司組成十四個興趣小組,其中包括羽毛球、桌球、足球、瑜珈、跆拳道、舞蹈等。通過鼓勵員工積極參與健身運動,營造健康和諧、奮發向上的企業文化氛圍。

她笑著說,體育運動已成為我生活的一部分了,如果一兩天沒有鍛鍊就覺得自己好象缺少什麼。體育帶來的健康是任何東西都無法代替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