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福寺[山西]

資福寺[山西]

資福寺是本位於莞城街道的一座千年古剎,在962年(南宋大寶五年)始建,在962年到1100年,先後建造石經幢及羅漢閣。由於歷史原因,資福寺幾經被毀,又幾經重建,直至1912年——1938年,東莞縣立第一國小遷到資福寺,東坡閣廢棄,大雄寶殿全毀,資福寺自此隱去了。資福寺本來是莞城古剎,這次為何選址在東城同沙生態公園重建?廣東省佛教協會會長釋明生告訴記者,選址經過實地考察及多次論證,這裡是最合適了。這裡風水好,是一個清淨之地。資福寺的選址位於同沙生態公園黃公嶺的南側,四山環抱,綠樹蔥綠,遠隔城市喧囂。而生態園外就是環城路,選址離八一大道很近,交通非常便捷。根據資福寺的重建規劃,寺廟自西向東,可概括為“一線,一圓,一片”。“一線”即是從北往南為:寺廟——山門廣場——虹橋——佛壇。“一圓”是指以佛教藝術博物館圓心,其西有靜思園,其北有東坡閣、接待中心,其東有藥師典故雕塑牆、琉璃照壁等,其南有寶瓶廣場、奇石苑。“一片”為停車區、換乘去及員工生活區。5年後基本完善。

簡介

位於榆社縣海金山水庫西北4公里的下赤峪村西土崗上,背靠山樑,前臨小河,土崖如削,高約15米,寺廟據險而建,十分壯觀。整個建築為四合院式,正面是大雄寶殿3間,單檐廡殿頂,進深3間,建於元至正十年,是典型的元代木結構建築。正牆有水陸畫,線條流暢,剛勁有力,著色淡雅,有一定的藝術價值。再下有白龍廟3間(坐北朝南)。南面有菩薩殿3間,兩側有鐘鼓樓和山門,是明代建築。整個建築布局嚴謹,小巧玲瓏。

歷史

資福寺資福寺
根據史料記載,公元1100年,資福寺方丈比丘祖堂禪師在寺內建羅漢閣,塑500羅漢,當時其任惠州知府的好友大文豪蘇東坡路過東莞,入寺來訪,看到500羅漢中一個羅漢竟與他前一天夢中見到前世德雲羅漢一模一樣,大喜之下,遂對祖堂禪師求文《羅漢閣記》一事欣然應允。
此後的一天夜間,祖堂禪師夢到一條赤紅色巨蛇吐出一顆寶珠,光華四射。第二天祖堂禪師就趕赴惠州求見東坡,並將前夜夢見赤蛇吐寶珠之瑞兆相告。蘇東坡驚訝不已,因為他《羅漢閣記》一文寫成後入睡,也夢見赤蛇吐珠之象,與祖堂所夢一樣,並恰好應驗了佛印和尚贈舍利時的預言。
受此異夢啟發,蘇東坡將佛印和尚相贈的一顆佛舍利轉贈於祖堂禪師。祖堂喜出望外,將文章和佛寶舍利帶回資福寺後,用金銀琉璃做塔,將舍利藏於塔中,供奉於羅漢殿內。蘇東坡專為此作《舍利塔銘》一文。“寶骨未到先通靈,赤蛇白壁珠夜明。”詩句描述的就是這個典故。
除了《羅漢閣記》和《舍利塔銘》之外,蘇東坡還為資福寺寫下了《再生柏贊》、《祖堂長老贊》、《宿資福禪寺》、《與朱行中十首之九》等數篇詩文。資福寺由此而名聲大噪,地位顯赫,位列廣東四大名剎之一,一時譽滿南粵。
隨著時代變遷,資福寺幾經損毀和修繕,上世紀30年代,資福寺僧眾四散,後東莞縣立第一國小遷到資福寺,並拆毀寺內建築擴建國小,現在是東莞莞城中心國小所在地。1974年,資福寺大雄寶殿被拆,資福寺不復存在。
為傳承東莞這一珍貴文化遺產,2009年東莞市政府正式批覆重建資福寺。據譚錦湖介紹,新資福寺選址於東莞東城同沙公園,占地面積約150畝,預計3-5年建成。建好後,或成為珠三角規模最大的寺院,將打造成為東莞一個新文化景區。

典故

蘇東坡用至愛犀帶換舍利

資福寺資福寺
資福寺重建籌建辦提供的資料顯示,大文豪蘇東坡與資福寺之間有著深刻的淵源。蘇東坡不僅曾夜宿資福寺,還於公元1100年寫下三篇文章,名為《廣州東莞縣資福禪寺羅漢閣記》、《廣州東莞縣資福寺舍利塔銘》、《廣州東莞資福堂老柏再生贊》,流傳至今。
另外,蘇東坡用至愛的犀帶換取佛腦舍利,並將其供奉在資福寺內,此事在他的《廣州東莞縣資福寺舍利塔》一文里有記載。可惜在公元1277年,元將張弘范攻陷東莞,取佛舍利進京。
為紀念蘇東坡,1896年,資福寺後建東坡閣,嵌蘇氏《羅漢閣碑》(殘石)於壁,由莞人進士鄧蓉鏡募捐建成。後來東坡閣在1953年左右被拆,蘇軾殘碑放在當時的東莞縣立第一國小校內圖書館,後不知去向。

資福寺僧團募鑄5000斤銅鐘

據資料記載顯示,資福寺中原有一個大銅鐘,該銅鐘由該寺僧團募鑄於公元1346年。
銅鐘重2500公斤,高2.1米,口徑1.2米。鍾款在鐘的上方,分4面正書,每面17行,每行字數不等,記述當時僧眾化緣鑄鐘經過,開列施主名單及其捐財物數量,還記有鳴鐘規則、祝詞偈頌等。四面的間隔處分別有“國泰民安”、“風調雨順”等字樣。在鐘腰處橫列咒語、梵文。
此鍾鑄造時,曾經摻入波斯人捐贈的一種貴重銅料——真瑜鑄成。1973年6月,伊朗參議院長法多爾·謝里夫·埃馬率友好代表團來我國訪問時,向周恩來總理提及東莞資福寺鑄的銅鐘有波斯人所捐真瑜投入鑄造的事,還說此史實在伊歷史有記載,要求一睹為快。當時依照上級指示,曾將資福寺銅鐘運去廣州參加中伊文物展覽。現在東莞博物館保存。

相臨景點

  • 王家大院
  • 渠家大院常家大院平遙古城喬家大院城隍廟大寨村革命聖地麻田第一大鐵隕石方山福祥寺后土廟何家大院洪山源泉介子推廟光化寺白塔太谷孔祥熙宅院貓兒嶺古墓群綿山禪山寺兵憲牌坊清涼寺清虛閣三多堂石膏山淨信寺曹家大院襖神樓文峰塔烏金山左權廟田風景區響堂寺石窟資福寺張壁古堡資壽寺雲龍山懿濟聖母廟師家大院黃庵垴風景區天寧寺靜升鎮度量衡博物館三晉大財東家私博物館榆次老城左權將軍烈士陵園崇安寺昔陽大寨村生態農業園鄧小平太行山舊居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