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漢卿戲劇創作七百年紀念郵票

關漢卿戲劇創作七百年紀念郵票

郵電部於1958年6月20日發行《關漢卿戲劇創作七百年》(紀50)紀念郵票一套,共3枚。1958年6月28日發行(紀50M)小全張一枚。3枚郵票分別為《蝴蝶夢》、關漢卿像、《望江亭》。

關漢卿戲劇創作七百年紀念郵票

關漢卿戲劇創作七百年紀念郵票關漢卿戲劇創作七百年紀念郵票
關漢卿(金朝末年—公元1279),號已齋,大都(今北京市)人,醫戶出身。他曾做過太醫院戶。後來,他不願做官,便流入歌樓、酒肆、瓦舍、戲場之中。他為人放蕩不羈,滑稽多智,具有堅強不屈的性格。關漢卿本人在《南呂一枝花·不厭老》這首散曲中,也把自己比作“蒸不爛、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響噹噹一粒銅豌豆”,實在是一個絕妙而又恰當的比喻。
元代雜劇作家中,關漢卿的創作活動開始得比較早,他和當時志同道合的一些作家保持廣泛的友誼關係。著名的女演員珠簾秀也和他有來往。他對人民的生活較熟悉,對各種藝術形式極為愛好。他擅長歌舞,精通音律,不但創造了大量為人民所喜愛的戲劇,而且能粉墨登場,親自表演。在當時的戲曲界,他是個相當活躍的人物。
關漢卿以辛勤的勞動創作了大量優秀的雜劇作品,一生共創作了60多個雜劇,保存至今的有15個:《竇娥冤》、《單刀會》、《西蜀夢》、《緋衣夢》、《拜月亭》、《調風月》、《望江亭》、《救風塵》、《金線池》、《魯齋郎》、《蝴蝶夢》、《謝天香》、《玉鏡台》、《哭存孝》、《陳母教子》。他這些雜劇寫了“煙花粉黛”,也寫了“公案傳奇”,但不寫“仙佛鬼怪”和“隱居樂道”,這正表現了他正視現實、忠實於生活的可貴精神。這些作品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達到了很高的成就。在這些劇本中,我們看到了元代社會政治的腐敗和人民生活悲慘的種種面貌,看到了許許多多性格鮮明、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那些橫行霸道的貪官污吏、蠻狠毒辣的地主富豪、狡賴刁猾的流氓惡棍,無一不是刻畫得入木三分。同時,關漢卿對被壓迫的窮苦平民又傾注了極大的同情,作品描寫他們備遭欺凌、無辜受屈、妻離子散等等場面,今天讀來,仍然十分生動感人。
《竇娥冤》是關漢卿的代表作,是一部傑出的古典悲劇。劇中的主人公竇娥,是一個命運悲慘的女子。她7歲被賣做童養媳,17歲又死了丈夫。她的婆婆因軟弱和糊塗招了一個姓張的老頭為丈夫,而老頭的兒子張驢兒則想霸占竇娥為妻。竇娥不肯,於是,陰險惡毒的張驢兒想用毒藥害死竇娥的婆婆,不料卻誤害了他自己的父親。張驢兒反咬一口,說是竇娥謀害了張老頭。竇娥被誣告,判了死罪。在去刑場的路上,她抑制不住內心的憤怒和不平,在法場上接連發出了三樁誓願:一要刀過頭落,一腔熱血都濺在白練上,半點也不要沾在地上;二要六月下大雪,遮蓋住她的屍體;三要從今以後,使楚州大旱三年。這部悲劇表達了當時被壓迫者對封建統治者製造冤獄的憤慨與反抗。
關漢卿晚年南下漫遊,到過杭州。在杭州創作了散套《南呂一枝花·杭州景》,描繪了南宋故都的繁華景象和江南水秀山奇的風光。南遊往返途中,他還在揚州停留過。在當時,和大都一樣,杭州和揚州也是雜劇創作和演出的中心城市,會聚著許多知名的作家和演員。關漢卿的到來,對這裡的雜劇創作和演出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大德初年,他寫了小令《大德歌》十首。
關漢卿是元代雜劇的奠基人,是我國戲劇史上最早的現實主義戲劇家。他的現實主義創作方法,表現人民疾苦,揭露社會黑暗的創作道路,是後來進步作家所遵循的典範,影響極為深遠。關漢卿被後人列為“元曲四大家”之首。在元代雜劇作家中,他的作品在數量上居第一位。他的作品早已被譯成多種文字,在國外廣泛流傳,獲得人民民眾的喜愛。世界和平理事會把他列為1958年紀念的世界文化名人之一。同年6月28日,我國北京舉行了關漢卿戲劇創作七百年的紀念大會。陳毅同志給大會題詞說:“關漢卿接觸下層人民,熟悉人民語言和民間藝術形式,也深知人民的疾苦和願望,所以能成為元代雜劇的奠基人。
郵電部於1958年6月20日發行《關漢卿戲劇創作七百年》(紀50)紀念郵票一套,共3枚。1958年6月28日發行(紀50M)小全張一枚。3枚郵票分別為《蝴蝶夢》、關漢卿像、《望江亭》。

相關條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