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印發《蘭州市科研興教工程實施方案(2010—2014年)》的通知

(4)參加全市網路教研活動,建立個人的教科研資料庫。 (2)至少主持一項市級立項教科研課題的研究。 (7)參加全市網路教研活動,建立自己的教科研資料庫。

蘭教發〔2009〕211號

各縣(區)教育局,市屬各學校,各事業單位學校,各民辦中學:
為了貫徹落實《蘭州教育滿意行動計畫(2008—2014年)》和《關於推進科研興教工程的若干意見》,紮實有效地推進科研興教工程,特制定《蘭州市科研興教工程實施方案(2010—2014年)》。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並將有關情況報告市教育局。
二OO九年十二月二十四日

蘭州市科研興教工程實施方案

(2010—2014年)
為了全面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制定的《蘭州教育滿意行動計畫(2008—2014年)》和蘭州市教育局《關於推進科研興教工程的若干意見》,特制定本方案。

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統領教科研工作全局,以提高教育質量為核心,以基礎性、區域性、校本化課題研究為龍頭,以提高廣大教師的專業素質為重點,準確定位基層教科研工作方向,全力推動我市教育由外延發展轉向內涵發展,為切實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提供智力和技術支持。

目標任務

1.完善教科研組織體系,健全工作機制,加強教科研隊伍建設,為實施科研興教工程提供有力的組織保障。
2.推進民眾性教科研工作,建設一批有一定示範效應的教科研基地學校,取得有影響的實驗成果,形成蘭州教科研的品牌。
3.完善新教師→教學新秀→教學能手→骨幹教師→學科帶頭人→名師、名校長(專家型教師和校長)→特級教師(教育專家)的教師隊伍專業化成長路徑,培養一批懂行的教師、校長和教科研專家,為學校創新發展注入生機和活力。
4.促進教育教學質量不斷提高,使蘭州市中國小生道德品質、學業水平、身體機能、審美情趣等綜合發展指標居於全省領先水平。
5.形成促進教育又好又快發展的科學決策機制,整體提升我市素質教育水平。

重點工作

(一)完善教科研組織體系
(1)成立蘭州市教育科學規劃領導小組,加強巨觀統籌和行政協調。
(2)逐步在全市中國小、中等職業學校和幼稚園普遍設立教科室(或教研室)。
(3)開展規範化教研室創建工作,在此基礎上,逐步開展示範性教研室、基地型教研室創建工作。
(4)創建一批市級教育科研基地學校,到2014年,全市爭取建成10所市級教科研基地校。
(5)完善市教科所職能配置,拓展研究領域和服務空間,加強區域教育發展研究、教育質量評價研究和課題管理研究。
(6)建立蘭州教育科研網路平台和教科研信息庫,大力推進網路教研。
(二)構建民眾性教科研工作模式
1.教育行政部門
(1)統籌總體,部署科研興教工作,協調整合各方面力量,形成工作合力;(2)組織不同層次教師的教學賽課大比武活動,為廣大教師提供教學交流展示平台;(3)組織多樣化的學生才藝展示活動,為學生自主個性發展提供展示交流平台;(4)建立從國小、國中、高中到高中畢業生全流程的學生綜合素質(學業、品德、體質、審美等)檢測系統,為改進教育教學提供決策依據。
2.教科研部門
(1)規劃教科研課題,組織立項和成果鑑定。(2)主持具有全局性的重點課題研究,開展區域性、政策性問題的研究。(3)指導學校開展教科研工作,對各級各類學校的教育改革實驗提供支持。(4)組織教學觀摩研討活動。(5)組織學術研討交流活動。(6)開展教學質量檢測和教學績效分析。(7)整理編輯優秀教科研成果。
3.學校
(1)開展校本課題研究。(2)組織優質課觀摩教學或教學開放周活動。(3)定期組織教科研成果交流研討會。(4)進行年度教學績效與外校教學績效比較分析活動。(5)組織教職工認真閱讀幾本教育理論專著。(6)總結推廣本校教師的教育教學經驗,編印學校教科研成果集。
4.教師個人
(1)每年認真閱讀幾本教育理論專著。(2)參加學校和市、縣區組織的公開課、示範課、研究課比賽。(3)參加全市教學論文、案例設計評比活動。(4)參加全市網路教研活動,建立個人的教科研資料庫。(5)開展個人小課題研究。(6)參與校本教研,開發校本課程。
5.專職教研員
(1)研讀教育理論專著。(2)至少主持一項市級立項教科研課題的研究。(3)承擔公開教學和教學觀摩任務。(4)聯繫幾所學校,推動校本教研。(5)主持學科性教學研討會和主題研究報告會。(6)每年至少完成一次區域性考試命題。(7)參加全市網路教研活動,建立自己的教科研資料庫。(8)每年在公開出版的學術期刊上發表1—2篇學術論文或專題研究報告。
(三)集中攻關重點規劃課題
1.蘭州市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問題研究。通過城鄉、區域教育基本條件、經費投入、發展水平數據對比,建立均衡發展的推進模型,為教育行政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2.蘭州市中等職業教育發展問題研究。調查蘭州市各中等職業學校基本辦學狀況及學生來源、畢業生出路等職業教育現狀,與外地職業教育進行對比,提出改進對策建議,為教育行政部門決策提供依據。
3.蘭州市高中課程改革行動研究。調查蘭州市高中課程改革組織實施模式和各高中學校課程模組、教學組織、質量評估等方面的改革情況,借鑑外地先進經驗,提出改進對策建議,為學校創造性實施課程改革提供理論指導和信息服務。
4.蘭州市幼兒教育發展預測性研究。研究蘭州市幼兒教育資源分布和教育成本及其結構,根據經濟社會和人口發展速度,提出政府主導條件下未來幼兒教育資源布局和資金支持數量模型的建議,為政府決策提供依據。
5.蘭州市愛生教育實踐研究。針對師生關係、學生心理、教師心理問題,開展以構建和諧師生關係為主旨的教育教學操作模式的探索性研究,最佳化教育發展的內部環境,創新教育內涵發展模式。
6.蘭州市中國小課堂教學問題實證性研究。結合日常性聽課、評課、說課活動和全市教學賽課大比武活動,形成以課堂教學和校園生活為主導的個人小課題研究項目,逐漸總結提煉,不斷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7.蘭州市中國小文化創新實證性研究。從理論和操作層面對我市學校文化建設和特色學校創建活動開展研究,總結提煉出我市學校文化創新的有效策略。
8.蘭州市中國小生綜合素質發展水平研究。建立數據對比模型,並與外地學生進行比較,為推進課程改革和完善教育教學工作提供依據。
9.蘭州市中國小教師素質提升實證性研究。建立教師素質評價指標體系,開展有效提升教師素質的模式研究,為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改進教師培訓工作提供參考。
10.蘭州市中國小心理健康教育實證性研究。跟蹤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典型案例,總結先進經驗,探索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策略。

工作步驟

1.啟動階段(2010年):開展科研興教工程前期調研,初步完成教科研體系建設和工作機制設計。發布和組織申報立項教科研規劃課題,啟動教科研理論和方法培訓。啟動教師個人小課題研究和網路教研,構建市級→縣區級→校級→課題組→教師個人分層推進的教科研模式。
2.推進階段(2011年):啟動教科研基地學校建設和規範化教研室評估,確定教科研品牌項目,集中攻關重點規劃課題。
3.深化階段(2012年):初步總結科研興教的實踐經驗。選擇一批基礎條件好,創新意識強,工作效果明顯的學校和個人重點扶持,打造教科研品牌。繼續開展教科研基地學校建設和規範化教研室評估。對規劃重點課題的初步研究成果進行評估,補充完善有關研究內容。
4.調整階段(2013年):開展科研興教工程實施情況中期績效評估,修正工作方案,調整工作部署。對已經取得明顯成效的課題、學校、活動載體進行理論總結,初步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教育品牌。評選表彰一批科研興教的先進單位和個人。
5.創新階段(2014年):全面總結科研興教工程實施經驗和成效,提煉宣傳科研興教品牌,推廣先進教科研成果。啟動新一輪科研興教工程,把科研興教工程推上可持續發展的軌道。

保障機制

1.加強科研興教的組織領導和分工協調。全市科研興教工程由市教育局局長總負責,分管副局長牽頭,統一部署安排,各有關處室和單位分工組織落實,市教科所負責日常管理。工作中要注意加強協調溝通和相互協作,預防各自為政,政出多門。
組長:
何泳忠
副組長:
安瓏山 鄭作慧 蘇萬寶
成員:
張德文 梁琪 瞿利業 羅鍾偉 黃平 楊平 黃小平 楊國保 王樂生 張笑春 王宏偉
2.完善工作機制和監督機制。落實全市教科研課題管理辦法,對課題從立項、研究到結題進行全程管理。落實教科研基地學校建設管理辦法和市級規範化教研室建設管理辦法,及時發布考核評估指導意見,並根據形勢需要不斷修訂完善相關標準和評估細則。建立各級領導科研興教工作聯繫制度,定期研究完善有關政策措施。
3.建立信息交流平台和成果展示平台。適時發布教育教學、教育科研前瞻性、指導性的教育信息,供基層領導、教師學習參考。每年組織1—2次科研興教交流研討會,每年印發一套科研興教論文報告集或經驗材料。
4.完善經費保障機制和工作激勵機制。落實《關於推進科研興教工程的若干意見》及其它檔案中有關教科研經費的規定,對一些重大科研成果給予必要的資助或獎勵。將科研興教工程的實施情況納入學校和有關單位年度目標考核體系。每年開展一次科研興教工程實施情況的檢查匯報活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