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工委

關工委

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簡稱:中國關工委),於1990年2月經黨中央國務院批准成立。中國關工委是以組織老同志,來進行關心、教育下一代的工作為目的的民眾性工作組織,中國關工委主任由黨中央任命,全國各省市縣區及相關行政管理部門都設立了關工委組織,全國各級各類工作組織92萬個,人員1250萬人。1992年中國改革開放轉型後,關工委正式轉型成社會團體組織。起源於1984年在河南安陽的一次會議上,一批老同志認為需要從政治思想、道德觀念等方面關心當代青年的成長。

基本信息

簡介

發展歷史

1989年政治風波之後,很多老同志向中央建議、經黨中央常委會批准成立了關心下一代方面的全國性機構。在成立座談會上,李瑞環同志代表中央常委講話,表示:關心下一代工作事業是一個千秋萬代的事業,一代又一代的新人都需要培養。
1990年經江澤民等中央領導同志批准,建立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江澤民同志在1990年明確指出“‘老有所為’要很好抓一下。老同志的作用要很好發揮,特別是在教育青少年的工作方面。”他還特彆強調。“我們現在面臨一個緊迫任務,是要加強對青年的教育,對下一代的教育太重要了”。

機構設定

中國關工委機構設定在國務院機關事務管理局,除中國關工委外,在我國各省市區縣都設有關工委機構,一般各地方關工委主任多由退休的市長、人大主席、縣長等人擔任。
中國關工委與地方關工委通過溝通信息、總結典型、交流經驗、表彰先進等方式緊密聯繫,相互配合,共同推進全國關心下一代事業的發展。
以下是直屬中國關工委機構:
中國火炬雜誌社
中關工委公益文化中心
中關工委事業發展中心
中關工委教育發展中心
中關工委兒童發展研究中心
中關工委健康體育發展中心

工作目標

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貫徹黨的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基本經驗,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以全面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素質為基本目標,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

依靠力量

廣泛動員和組織離退休老同志,特別是那些長期在黨、政部門擔任過領導職務和各行各業的德高望重的老同志,各個領域的老學者、老專家、老勞模等,發揮他們的優勢,深入廠礦、農村、機關、學校、街道等基層單位,以豐富多彩的活動形式對青少年進行革命傳統、愛國主義、團隊精神、社會主義教育,法制和科學技術教育。

工作內容

關工委關工委
圍繞黨和政府不同時期的中心工作,積極協助和配合黨、政有關部門為青少年、兒童健康成長辦實事、做好事;配合政法機關、工會、共青團、婦聯、學校等部門,積極開展對青少年的普法宣傳活動,貫徹執行《未成年人保護法》,保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教育挽救失足青少年;調查研究培育青少年問題,向黨和政府反映情況,提出建議;完成黨和政府交辦的任務。

工作方法

中國關工委本著服從大局,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精神,與地方關工委通過溝通信息、總結典型、交流經驗、表彰先進等方式緊密聯繫,相互配合,共同推進全國關心下一代事業的發展。中國關工委由一些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德高望重的老同志以及有關部門、民眾團體的負責人和專家、學者組成。中國關工委設主任、執行主任、副主任、秘書長,同時聘請名譽主任、顧問若干人,指導關工委工作。
中國關工委執行主任協助主任負責日常全面工作,秘書長予以協助。中國關工委辦事機構設辦公室,分設秘書處、聯絡處負責辦理具體事務。
中國關工委開展工作的主要方式是:針對青少年特點,組織開展有益青少年健康成長的各種形式的活動;通過家長學校、社會活動等形式促進學校、家庭、社會教育的有機結合。

人員簡介

名譽主任:
王丙乾陳至立張榕明孫家正
主任:
顧秀蓮
顧問:
王光英鐵木爾·達瓦買提彭佩雲
何魯麗許嘉璐李新蔣正華熱地孫孚凌羅青長李力安鄒瑜莊炎林楊海波賀敬之王定國王仲方李昭於藍范景新李傳華
常務副主任:
楊志海張玉台胡振民劉峰岩郭錫權閔振環劉雅芝武韜劉曉連祖書勤
副主任:
朱琳金鑒楊春貴劉海榮陳冀平(中國法學會)陶治國(中組部)王世明(中央文明辦)田淑蘭(教育部)劉金國(公安部)張蘇軍(法務部)勵小捷(文化部)劉謙(衛生部)王莉莉(廣電總局)劉鵬(體育總局)倪健民(全國總工會)羅梅(共青團中央)趙東花(全國婦聯)程東紅(中國科協)龍新南(新華社)李寶榮(國管局)魏亮(解放軍總政治部)郭永泰(青少年跆拳道協會)
秘書長:
楊志海(兼)
副秘書長:
溫厚文李啟民李幼林平四來朱萍張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