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山長城

登臨尚義縣關山,但見118里的古長城像一條噴雲吐霧的巨龍,隨山勢連綿起伏。 嵯嵯峨峨的山勢,突兀的峰巒,彎彎曲曲的溝壑壕塹,展現著險要和關山的多姿。 負載長城的關山,不僅有鐵馬金戈的偉業,也有不少娓娓動聽的故事。

登臨尚義縣關山,但見118里的古長城像一條噴雲吐霧的巨龍,隨山勢連綿起伏。
這段長城,東起青羊溝西至南槽碾,始建於春秋時期。秦王朝統一,始皇派大將蒙恬把諸侯各邑所築的長城作了統一增修,連成一道萬里長城,及至北魏拓跋氏再次增修。明代憲宗成化七年,朱明王朝懾於與異族的戰爭頻繁,特派延綏巡撫都衙史佘子俊再度增築。嘉靖29年(公元1550年)韃靼首領率部入侵,一度攻克薊州,從古北口南下,前鋒直逼北京城下。嘉靖30年,宣大兩府總督翁萬達再一次“乃請修築宣、大兩府邊垣千餘里,烽堠363所”。這段長城就是明代的遺蹟。
嵯嵯峨峨的山勢,突兀的峰巒,彎彎曲曲的溝壑壕塹,展現著險要和關山的多姿。在一座背山面水的奇峰下,參差不齊的山石掩映著一磚樓古洞,從殘磚灰土的遺蹟里依稀可辨出這是當年明代磚窯之一,明史載“就地取材”這是一個很明顯的證據。
負載長城的關山,不僅有鐵馬金戈的偉業,也有不少娓娓動聽的故事。途徑的一側有一座小山,形若魚狀,像在戲水,這就是魚兒山。它的上方有一石塊自然堆成的石獅,張牙舞爪像在覓食。它的下方有一石頭形狀的鳳凰,旁邊,自然石砌成的花蕊,組成一朵形狀奇特的蓮花,當地人曰“蓮花台”。
北望草原,昔日人煙稀少、滿目荒涼的不毛之地,如今楊柳婆娑,條田成塊。駿馬在遼闊的草原賓士,牛羊與藍天白雲相接處滾動。長城關塞已由壁壘森嚴、劍拔弩張變成了蒙漢兩族人民友好和睦的要道和紐帶。今天,佇立於尚義縣明長城腳下,那大漠孤煙、西風古道之感依然會籠罩於心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