閾限增量

沒有眩光時,物體和路面的亮度對比使物體剛好可以看見,這時的對比稱為閾限對比。 當出現眩光時,對比下降,物體就看不清了。 是路面平均亮度。

閾限增量表示道路照明失能眩光效應的量。以道路上的一個物體代表司機的視覺作業需要察覺的對象。沒有眩光時,物體和路面的亮度對比使物體剛好可以看見,這時的對比稱為閾限對比。當出現眩光時,對比下降,物體就看不清了。這是只有增加對比才能重新看清物體。在眩光狀態下的閾限對比高於無眩光狀態下閾限對比的差值即相對閾限增量,以無眩光時閾限對比的百分數表示,符號為TI。路面平均亮度在0.05-5cd/m3範圍內, 式中:Lv是等效光幕亮度; 是路面平均亮度。 式中:Egi為第i個眩光源在眼睛上(與視線相垂直的平面內)產生的照度;θi是視線與第i個眩光源入射到眼睛裡的光線之間的夾角(度)。CIE推薦對交通量大的機動車幹道,TI(%)≤10;慢行車與人行混合的道路TI(%)≤20。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