閬中[四川省南充市閬中市]

閬中[四川省南充市閬中市]
閬中[四川省南充市閬中市]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閬中,古稱保寧,是四川省南充市代管的縣級市,地處四川盆地東北部,位於嘉陵江中游,秦巴山南麓,山圍四面,水繞三方。東靠巴中市、儀隴縣,南連南部縣,西鄰劍閣縣,北接蒼溪縣。2000多年來,為巴蜀要衝,軍事重鎮,有“閬苑仙境”、“閬中天下稀”之美譽。 閬中市幅員面積1878平方公里,轄21個鄉、25個鎮、4個街道辦事處,總人口859192人(2016年) 。是中國生態建設示範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世界千年古縣、中國春節文化之鄉。 閬中,素有“閬苑仙境”、“巴蜀要衝”之譽,唐代詩人杜甫在這裡留下了“閬州城南天下稀”的千古名句。境內擁中國四大保存最完整的古鎮之一的閬中古城,古城建址是完全按照唐代天文風水理論的一座城市,被譽為“風水古城”。 2018年度《中國國家旅遊》最佳生態旅遊目的地。 2018年12月,閬中市喜獲“2018年度中國十佳脫貧攻堅與精準扶貧示範縣市”。

基本信息

建置沿革

閬中古城全景 閬中古城全景

閬中歷史源遠流長。在新石器時代,閬中已有先民生息。《路史》傳:華胥生伏羲於此。

閬中,夏代為梁州之域,商為巴方,周屬巴子國。 春秋時,周定王十九年(公元前588年),巴國一分為二,充國脫離巴國而自立,轄有閬中之地。

戰國時,巴國屢為楚國所逼,滅充國,約在公元前330年左右遷都閬中。

周慎靚王姬定六年(前316年),秦惠文王嬴駟派張儀、張若、司馬錯率隊走石牛道(即劍閣金牛道、劍閣道)滅蜀吞苴,不久滅巴。宣告蜀、苴、巴三國滅亡。秦王設立郡、縣、郊(鄉)、亭、里五級制,置蜀郡、巴郡。

公元前314年,秦惠王置巴郡及閬中縣。郡治閬中(後移治江州)。當時,閬中縣境域包括今閬中、蒼溪、南部、儀隴、蓬安、西充、順慶、高坪、嘉陵等縣、市、區和巴中、劍閣、岳池部分地區。

西漢初,漢高祖追念紀信誑楚安漢之功,析閬中縣南境置安漢縣(今南充),轄今順慶、高坪、嘉陵、蓬安和岳池西部、北部,西充南部等地。其後,閬中轄區逐步縮小。

東漢興平元年(194年),征東中郎將 安漢趙題欲得巴名,建議三分巴郡,益州牧劉璋遂分巴郡為巴、永寧、固陵三郡,閬中隸屬巴郡,郡治安漢(今南充)。

建安六年(201年),魚復人蹇胤爭巴名,劉璋又改原永寧郡為巴郡,改原固寧郡為巴東郡,改原巴郡為巴西郡,巴西郡移治閬中。此後,閬中歷代先後為郡、州、府、 道治所,成為川北政治、經濟中心和軍事重鎮。

東漢獻帝建安六年(201年)至成漢嘉寧二年(347年),閬中為巴西郡治,郡轄閬中、安漢、墊江、宕渠、宣漢、漢昌、南充國、西充國等8縣。

三國時,郡轄閬中、南充國、西充國、安漢4縣,蜀漢司隸校尉張飛出任巴西太守,鎮守閬中達7年之久。

西晉時,巴西郡轄閬中、蒼溪、歧愜、漢昌、宣漢、宕渠、平州、安漢、 南充國、西充國10縣。成漢時,郡轄縣減少宣漢、宕渠兩縣。

東晉永和三年(347年),巴西郡移治涪城(今綿陽)。東晉寧康元年(373年),前秦占領東晉梁、益二州後,又曾於閬中置巴西郡。東晉太元八年(384年),其地又入東晉。東晉義熙元年(405年),譙縱據蜀。義熙九年(413年),閬中再入東晉,後置北巴西郡。

南朝梁天監八年(509年)至西魏恭帝元年(554年),閬中為南梁北巴州和北巴西郡治,州轄北巴西、南部、木蘭、金遷、掌天、白馬義陽6郡,北巴西郡轄閬中、漢昌、胡原3縣。

閬中 閬中

北魏孝昌元年(525年)至大統元年(535年),為魏所據。西魏恭帝元年(554年)至隋開皇三年(583年),閬中為隆州和盤龍郡治。西魏,州轄盤龍、新安、南宕渠、金遷、白馬、隆城6郡,盤龍郡轄閬中、漢昌、胡原3縣。北周,州轄盤龍、南宕渠、金遷、白馬4郡,盤龍郡轄縣未變。

開皇三年(583年)至大業三年(607年),隋改閬中為閬內,為隆州治,轄閬內、南部、蒼溪、奉國、儀隴、大寅、西水、晉城、南充、相如10縣。大業三年,改隆州為巴西郡,轄區未變。

唐仍名閬中,武德元年(618年)至先天元年(712年)為隆州治。開元元年(713年)避唐玄宗諱,改隆州為閬州,轄閬中、南部、蒼溪、西水、新井、晉安、新政、奉國、歧坪9縣。天寶元年(742年)至乾元元年(758年)曾改為閬中郡。唐乾元元年(758年),復改閬中郡為閬州。唐高祖之子滕王元嬰、魯王靈夔都曾封治閬中。

五代,後唐天成四年(929年)於閬州置保寧軍,北宋時置安德軍。

五代及北宋、南宋,閬中均為閬州治。直到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

南宋景炎元年(1276年)至1912年,閬中一直為保寧府治。是歷代川北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

元代,保寧府轄閬中、蒼溪、南部、廣元、昭化、劍州、通江、梓潼、巴州、南江兩州8縣。

明末清初,清順治年間設閬中為四川臨時省會達20年(1646年-1665年)之久。 康熙四年(1665年)四川全境平定以後,省治遷往成都。

清代,保寧府除減少梓潼縣外,原轄州縣未變。

1912年(民國元年),在閬中設川北宣慰使署。

1913年(民國二年),改為川北觀察使署。

1914年(民國三年),改為川北道署,不久改為嘉陵道署,移治南充。川北道(嘉陵道)轄閬中、蒼溪、南部、廣元、昭化、劍閣、通江、南江、巴中、儀隴、營山、蓬安、鄰水、岳池、廣安、南充、西充、三台、射洪、中江、鹽亭、遂寧、蓬溪、安岳、樂至、潼南26縣。

抗日戰爭時期,川陝鄂邊區綏靖公署、巴山警備司令部設於閬中。

民國期間(1933-1935年),紅四方面軍在閬中相繼建立閬南縣、蒼溪縣、閬中縣、忠發市4個縣級蘇維埃政府。

1949年12月29日,閬中和平解放。

1950年1月8日,成立閬中縣人民政府。

1984年6月,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閬中為歷史古城。1986年12月,國務院批准閬中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

1991年1月12日,經國務院批准,四川省人民政府撤銷閬中縣,設立閬中市。

1993年8月,閬中被列為省直管市,由南充市代管。

2003年,根據四川省人民政府批覆,閬中市政府由閬中市區內東街7號遷至市區巴都大道66號。

行政區劃

沿革變遷

2014年,四川省政府(川府民政[2014]1號)批覆同意,撤銷東興鄉,設立東興鎮,轄原東興鄉所屬行政區域;撤銷涼水鄉,設立涼水鎮,轄原涼水鄉所屬行政區域;撤銷五馬鄉,設立五馬鎮,轄原五馬鄉所屬行政區域;撤銷木蘭鄉,設立木蘭鎮,轄原木蘭鄉所屬行政區域。調整後,全市轄4個街道、25個鎮、21個鄉(其中1個民族鄉)。

政區劃分

截至2015年,閬中市轄4個街道、25個鎮、20個鄉、1個民族鄉。

保寧街道沙溪街道七里街道江南街道裕華鎮彭城鎮雙龍鎮柏埡鎮
思依鎮文成鎮二龍鎮石灘鎮老觀鎮龍泉鎮千佛鎮望埡鎮
飛鳳鎮河溪鎮妙高鎮涼水鎮洪山鎮石龍鎮寶馬鎮水觀鎮
金埡鎮玉台鎮五馬鎮東興鎮木蘭鎮埡口鄉治平鄉天宮鄉
天林鄉棗碧鄉北門鄉橋樓鄉河樓鄉清泉鄉解元鄉西山鄉
方山鄉金子鄉三廟鄉峰占鄉鶴豐鄉金城鄉朱鎮鄉寶台鄉
福星鄉博樹回族鄉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閬中位於四川盆地北部,嘉陵江中游。介於東經105°41′~106°24′,北緯31°22′~31°51′之間。 東靠巴中市、儀隴縣,南連南部縣,西鄰劍閣縣,北接蒼溪縣。國土面積1878平方公里。

地形

閬中古城 閬中古城

閬中境內有兩大山系:嘉陵江以東屬巴山山脈,以西屬劍門山脈,兩大山脈分支余脈,在閬中市分別呈西北至中南,東北至西南走向,形成東西北部高,中部低的堰尾槽狀地勢和多層次梯級地形,處在川北低山區向川中丘陵區的過渡地帶。最高點為龍泉鎮的馬鞍山,海拔888.8米,最低點為最南端的朱鎮鄉貓兒井嘉陵江段,海拔328米。境內平壩、低丘陵、高丘陵、低山、台地、山原兼而有之,屬低山地貌為主和少數丘陵帶壩地形。

河流

境內主要河流有嘉陵江,從北向南流經石子鄉、保寧鎮等13個鄉鎮,過境全長59.45公里,還有白溪、東河、構溪、西河等4條嘉陵江支流貫穿境內,分別於江南鎮、文成鎮、河溪鎮、南部縣定水鎮流入嘉陵江。

氣候

閬中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光照適度。年均溫度17℃。極端最高氣溫39℃,最低氣溫-4.6℃。常年無霜期290天,年均日照1379.8小時,年均降水量1033.9毫米。

自然資源

林業

林木樹種有柏、杉、榆、楊柳、桃金孃等60個科,120個屬,共400餘種,全市森林覆蓋率達40.1%。閬中被國家和四川省確定為商品糧、瘦肉型商品豬、蠶桑、棉花、油桐和速生林生產基地。

礦藏

境內有唐山穹窿、石龍穹窿、儀隴背斜、土門場背斜、雙合場背斜等油、氣構造帶,石油儲量約2000萬噸,天然氣儲量約20億立方米,其中石龍穹窿構造帶油、氣已部分開採利用。其它礦產資源主要有砂金、鈾、石英砂等。

水利

境內有嘉陵江、東河、構溪河等169條溪溝,由東、西兩側匯入中部的嘉陵江,且有6400多處大小水利工程。年徑流量6億多m³,“一江四河”年過境水量達249億m³,地下水藏量5833萬m³/年,水能理論蘊藏量23萬kW。嘉陵江支流已建成中小型水電站10處,年發電量5377萬kW/h。

人口民族

人口

閬中總人口88.19萬(2010年),其中城區人口32萬。市區人口組成以漢族為主,有回族人聚居點,下轄一個回族自治鄉(博樹鄉)。

2016年末,全市總人口859192人,比年初減少2045人。在總人口中:按戶籍分,城鎮人口295965人,鄉村人口563227人;按性別分,男性人口439160人,女性人口420032人。男女性別比為 104.6:100 。計畫生育工作取得新成效,二孩政策全面實施:全年出生人口8304人,出生率9.63‰,比上年增加0.32個千分點;死亡人口5625人,死亡率6.52‰,比上年減少0.34個千分點,人口自然增長率為3.11‰, 比上年增加0.66個千分點。

民族

境內居住著漢族、回族、蒙古族、滿族、苗族、彝族、壯族、侗族、水族、黎族、布衣族、高山族、納西族等19個民族。

經濟

綜合

2016年,閬中全年實現地方生產總值1938875萬元,比上年增長7.7%。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455800萬元,增長3.4%;第二產業增加值864853萬元,增長9.0%;第三產業增加值618222萬元,增長9.2%。產業結構由上年的24.2:47.1:28.7調整為23.5:44.6:31.9。三次產業對經濟成長的貢獻率分別為14.3%、15.4%和70.3%,拉動經濟成長1.1、1.2和5.4個百分點。

第一產業

閬中糧經作物有水稻、小麥、玉米、油菜、棉花、柑桔、蠶桑等。建市以來,調整農業結構,發展特色農業,加快農業產業化、基地化進程,促進了傳統農業向高效農業、生態農業和出口農業的轉變。半夏、沙參、川芎、杜仲、銀杏等名貴中藥材種植歷史悠久。

2013年,整合涉農項目資金1.95億元,重點連片打造江南—裕華—飛鳳—柏埡—天宮現代農業農村綜合示範區,建成天宮觀光休閒產業園3000畝、江南葡萄園500畝、星級農家樂15家。提升沙溪和五馬—東興特色農業園區,推進萬頭肉牛養殖基地建設,鞏固城郊商品蔬菜基地1萬畝、新建5100畝,建設生薑、中藥材、水果等特色專業村70餘個。

第二產業

閬中絲綢、棉紡、釀造為傳統產業。唐代,閬中絲綢為宮廷貢品。清代,閬中為四川五大絲綢產地之一。解放後,工業行業不斷增加,產業結構日趨合理,產品品種逐漸增多。全市已形成食品加工、輕工紡織、醫藥化工、水電能源四大行業為支柱,機械、絲綢、皮革、包裝、能源、化工、工藝美術七大行業為重點的工業結構。閬中被列為四川省輕工重點發展基地,有國家二級企業和定點出口專廠近20個,50多個產品行銷30多個國家和地區。2006年上半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突破19億元。2013年,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銷售收入107億元、工業增加值27.4億元、入庫稅金1.5億元。

第三產業

2013年,閬中市新建了昊天大道、昊天橫街、落下閎大道西段、漢王祠路等城市幹道12公里,嘉陵江三橋主跨合龍,嘉陵江四橋及濱江南路加快推進,七江新區規模不斷擴大,城市建成區面積達到35平方公里。

閬中市加快河溪、天柏大型集中供水站建設,完成河溪、文成、千佛堤防工程,老觀被列為全省“百鎮建設試點行動”重點鎮,河溪申報“國家綠色低碳重點小城鎮”通過專家組評審。新建了鄉鎮聯網路60公里、通村水泥路320公里,完成了文成大橋維修加固,啟動了羅家灘東河大橋、千佛邵家灣大橋建設。

閬中市市金融機構新增重點項目和企業貸款20億元。運用項目貸款、信託、金融租賃等融資方式,獲得銀行授信11.3億元,提款到賬7.74億元。與省產業振興基金簽訂了20億元戰略合作協定,推進10億元南充城市投資發展基金閬中子基金棚戶區改造項目。

閬中商業形成了以東方廣場、閬天城、俊豪購物中心、濱江新天地、濱江路西北段商業中心等城市商業綜合體,並引進了沃爾瑪、新世紀百貨、蘇寧電器、肯德基等大型商超和主力店。七里新區國際商貿城是一個集建材、食品、工業、百貨等批發零售為一體的大型綜合性商貿流通中心,江南新區也正在逐步建立以火車站為中心的物流新商業中心。

社會事業

教育

2013年,閬中市啟動滕王閣國小、幼稚園建設,改造薄弱學校39所。閬中市老城區、新城區各級各類學校44所,教學班級1023個,在校學生63960人,教職工3987人。其中,新老城區現有四川省一級示範高中、南充市級示範高中各一所,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一所,省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一所,南充市級示範國小3所,省級示範幼稚園一所,南充市示範幼稚園4所,省級藝體、科技特色學校2所。

市政

閬中建成了10多個休閒廣場,建設了滕王閣公園、紅軍紀念園、錦屏山公園和熊貓樂園城市主題公園,建成7家高檔酒店、3個娛樂休閒集中區、2個大型購物中心和10公里的濱江生態景觀走廊。截至2012年12月底,閬中市建成區綠化覆蓋面積達926公頃,綠化覆蓋率為39.15%;建成區綠地面積達805公頃,綠地率為34.04%;城區公園綠地面積228公頃,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9.31平方米。

電力

國家大電網22萬伏變電站已投入使用,金銀台航電梳紐工程已併網發電,總投資10多億元的沙溪電站正在緊張建設之中。

社會保障

2013年,建成還房101萬平方米、在建256萬平方米,回遷民眾3萬餘人;實物配租廉租住房300套;扶持發展小微企業568戶,新增城鎮就業9653人。城鄉低保達到87552人,養保、醫保基本實現應保盡保;新建農村互助養老服務中心12個。

友好城市

陝西省漢中市山西省平遙縣 台灣省台北市 雲南省麗江市 江蘇省揚州市
重慶市渝中區 廣東省普寧市 馬來西亞馬六甲州 美國托馬斯維爾市 美國多森市
美國亨特斯維爾市 美國查爾斯頓市 德國波恩市

交通

2013年,廣南高速全線貫通,蘭渝鐵路在閬中設立二級站,國道212線和347線穿境而過,成十字型輻射全市。廣南高速、蘭渝鐵路、嘉陵江航道、閬中機場等“五位一體”的立體交通網路正在形成。國家二級民用機場正在建設 。歷時近7年建設的蘭渝鐵路四川廣元至重慶段已建成開通,結束了蒼溪、閬中和南部不通鐵路的歷史。

河運——境內流長59.4公里。嘉陵江渠化工程建成

陸運——①普通公路:G212國道(蘭州—閬中—重慶)、G347國道(南京——青海德令哈)②高速公路:G75蘭海高速(蘭州—廣元—南充—海口)、營閬高速(營山—儀隴—閬中,在建)

鐵路——蘭渝鐵路、

航運——閬中機場(在建)

歷史文化

綜述

閬中福音堂 閬中福音堂

閬中素有“閬苑仙鏡、風水寶地”之美譽。唐代大畫家吳道子三百里嘉陵江山圖,稱閬中為“嘉陵第一江山”,也是中國第一風水古城。城中保存著1.78平方公里唐宋格局、明清風貌的古街古巷。閬中市有220多處人文景觀,其中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8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2處,如風景秀美的錦屏山和歷史悠久的騰王閣等。

閬中建縣已有2300多年的歷史。1984年6月,閬中被列為四川省歷史文化古城。1986年12月,國務院批准閬中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城區文物名勝眾多,杜甫、元稹、李淳風、袁天罡、呂洞賓、司馬光、蘇軾、陸游、張善孖、豐子愷等先後來閬,留下不少著名詩篇和珍貴墨寶。

閬中城區地面文物點有200餘處,其中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3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00餘處,國家級、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數量均居四川省縣級政區之首。館藏文物有3000餘件,其中國家等級文物2000餘件。

閬中文化的主體是以漢桓侯祠(張飛廟)為代表的三國文化,以雲台觀、大佛寺、永安寺、巴巴寺、福音堂、天主教堂為代表的宗教文化,以貢院為代表的科舉文化,以巴渝舞、皮影、川北燈戲、亮花鞋、剪紙等藝術為代表的民俗文化,被譽為“多元文化和諧發展的典範”。

風水文化

閬中地處四川盆地北緣,嘉陵江的中游,其由大巴山脈、劍門山脈與嘉陵江水系交匯聚結形成嚴密韁繞合護的形勝之地。“三面江光抱城廓,四圍山勢鎖煙霞。”其山川形勢獨特,山水城融為一體。其城市選址是按照中國古代風水學的理論為指導選擇的,非常符合“地理四科”即“龍”、“砂”、“穴”、“水”的意象。在四川省旅遊局制定的旅遊總體規劃中,已將其列為“中國風水文化旅遊觀光目的地”。

科舉文化

閬中在唐代出了尹樞、尹極二狀元,宋代出了陳堯叟、陳堯咨二狀元,是四川出狀元最多的地方。建於清代的貢院,仍完好地坐落於閬中古城的學道街,順治九年(1652年)全川未靖,四川臨時省會設於閬中,在此舉行四川省鄉試四科。據《保寧府志》、《閬中縣誌》列名,閬中出進士116人,舉人404人,被譽為四川的狀元、舉人之鄉。

巴文化

巴人文化 巴人文化

閬中在古代曾是巴人活動的中心地區之一,也是巴國境內緊鄰苴國的一個地方。巴國最後一個國都就定於閬中。

巴人善戰,早已聞名,遠在殷商時,商王就曾多次與巴人交戰,周武王姬發也用巴人組成3000人的前鋒——“虎賁”軍,牧野一戰,使紂王全軍覆滅。《華陽國志·巴志》說:“閬中有渝水(嘉陵江古稱),民多居水左右,天性勁勇。初為漢前鋒,數陷陣,銳氣喜舞。(漢高)帝善之曰:‘此武王伐紂之歌也’。乃令樂人學之,今所謂‘巴渝舞’也”。《晉書·樂志》也說:“高祖樂其(指巴人)猛銳,數觀其舞,使樂人習之。”曹操令王粲改創其辭,名昭舞,晉、宋又改為文舞、武舞。杜佑說,巴人從周以來的武舞,即乾戚舞、巴渝舞、牟弩舞,後演變成文武舞。

三國文化

閬中是三國文化旅遊線的重要組成部分。三國時蜀漢大將張飛,任巴西太守,駐閬中達7年之久(公元214-221),在這裡他率精卒萬人,打敗了曹操的上將張郃帶領的三萬人的進攻,取得了“保境安民”的勝利。張飛伐吳前夕,他被部下范強、張達所殺,身葬於閬中,後人為其建有“桓侯祠”。

紅色文化

閬中是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川陝蘇區的重要組成部分,1933年至1935年,紅四方面軍在徐向前、李先念、許世友、廖承志等老一輩無階級革命家的指揮下,轉戰閬中三年之久。全縣共有19000多人參加紅軍和地方武裝組織,紅軍撤離川陝蘇區時,有11000多人隨隊長征,其中女兵500餘人。

宗教文化

閬中匯集了道教、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等各種東西方宗教流派,其中以佛教、伊斯蘭教為代表的宗教建築和宗教文化尤為突出。

民俗文化

閬中燈戲

1200多年前,在道教盛行的鄰縣蒼溪,每逢春社、秋社、清明、建廟迎神、神佛生日等民俗活動就會有壇(儺)班和燈班藝術表演,兩類戲班相互糅合形成獨特唱腔的燈戲(川派儺戲),經閬中民間藝人吸收並加以發展,形成一定影響力的閬中燈戲。

川北皮影

2000多年前,在陝西地區出現羊皮戲,俗稱皮影戲。皮影戲運用幕影演出道理,對電影的發明和美術片的發展也起到先導作用,清代各地方的戲劇唱腔的多樣促使皮影藝術表演達到鼎盛時期,閬中的皮影戲就是四川的代表,它巧妙的糅合進蒼溪燈戲(川派儺戲)唱腔進行表演,影響了整個四川皮影藝術的發展,稱之為“川北皮影”。

風景名勝

閬中滕王閣 閬中滕王閣

中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漢桓侯祠、川北道貢院、巴巴寺、玉台山石塔、永安寺、老觀古鎮、五龍廟、觀音寺。

四川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華光樓、清真寺、福音堂、朱家山坪上遺址、大佛寺、狀元洞景區、錦屏山風景區、圓覺寺、天宮院風水文化景區、中共閬南縣委舊址等22處。

閬中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蘭家壩新石器遺址、漢城遺址、明城牆遺址、火神樓、中天樓、川北道署(道台衙門)、學院行署、閬中縣文廟、天主堂、星座苑落下閎紀念館、閬中木雕展覽館、陝西會館、錦屏書院、淨聖庵、、閬中市民間博物館、杜家大院、李家大院、馬家大院、孔家大院、秦家大院、蒲氏宅第、南津關古鎮、奎星樓景區、閬中熊貓樂園、千佛岩摩崖造像、雷神洞造像、瓦口隘遺址、狀元府第、三陳府邸、張家古院、陳家庭院、何家院、何家窨子、草堂客棧、馬家院、風水博物館、水碼頭客棧、高升客棧等。

還有構溪河國家濕地公園、省級蟠龍山森林公園。

地方特產

保寧醋

閬中已成為國內四大食用醋產地之一,保寧醋創製於明末清初,其特點是醇香適口。

保寧壓酒

保寧壓酒已有三百多年歷史。“挽住征衣為褶塵,閬中齋釀絕芳醇。”(《閬中作二首》)是南宋著名詩人陸游對閬中美酒的讚譽。閬中“壓酒”,有很獨特的釀製方法。

保寧乾牛肉

保寧乾牛肉是一種回民風味濃厚的傳統名特產品,可作副食,也可作小吃。明末清初由閬中回民王氏兄弟創製,在清代乾隆年間就遠近聞名。1912年,在四川省勸業會上評為"上等食品"。近年來,多次獲得"優秀產品獎"。1988年,創"部優"及全國首屆食品博覽會銅獎,1995年獲中國優質清真食品金獎,暢銷中國20多個省市。

著名人物

伏羲的母親華胥居於閬中、西漢閬中宗民領袖范目、西漢天文歷算學家落下閎、鄧平、西漢天文學家任文孫、任文公父子、三國天文學家的周舒、周群、周巨、蜀將馬忠、黃權、文學家譙周、唐代尹樞、尹極兄弟、北宋時諫議大夫陳省華之子陳堯叟、陳堯佐、陳堯咨兄弟三人、抗金名將張憲、元末韓娥、清代女詩人王淑昭、將帥書法家馬德昭、近代梁清芬。

1949年後授予少將軍銜的有汪易、宋烈、安東、安志敏、莫春和、宋獻章、白崇友、梁天喜、蔣克誠。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