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諜王:戴笠與中國特工

間諜王:戴笠與中國特工

該書作者魏斐德先生是享譽國際的中國問題研究專家,在美國中國學領域有較大的影響。

基本信息

作者簡介

弗里德里克·埃文斯·小魏克曼(Frederic Evans Wakeman Jr. 1937.12.12-2006.9.14 漢名魏斐德)先後畢業於哈佛大學、法國政治學院、伯克利加州大學。曾為伯克利大學亞洲學哈斯基金教授,曾任美國社會科學院院長、伯克利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美國歷史家學會會長。他是享譽世界的中國問題研究專家之一,與清華大學教授劉東、詩人北島等結下深厚友誼。

詳見詞條 魏斐德(FredWakeman)

譯者簡介

梁禾,魏斐德先生遺孀,先後獲北京外國語大學義大利語博士、紐約大學義大利文學碩士、北卡羅來納大學義大利文學博士。她是美國翻譯家協會成員、義大利布魯諾國際研究中心成員。除學術評論於散文創作外,已發表的近期譯著有: 《論家庭》 【意】阿爾貝蒂著,西安出版社 1998年。

《舉燭人》 【意】布魯諾著,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9年。

《飛馬的占卜》 【意】布魯諾著,東方出版社,2005年。

《驢子的占卜》 【意】奧爾迪內著,東方出版社,2005年。等。

內容簡介

出版說明

戴笠及其創辦的國民黨軍統特務組織,是蔣介石反共反人民的忠實爪牙,在為蔣介石排除異己,維護國民黨專制統治,以及保護蔣介石的安全等方面效盡犬馬之勞,犯下了種種罪行;同時,抗日戰爭期間,在抵抗日寇、鋤除漢奸方面也做過一些工作。

本書作者魏斐德先生是享譽國際的中國問題研究專家,在美國中國學領域有較大的影響。在本書中,作者從中國大陸、台灣和美國收集了有關戴笠的經歷、個性和軍統沿革、內幕及主要歷史活動的大量檔案資料,進行了比較細緻、深入和生動的描述和評析,反映了國外對國民黨特務系統的研究水平,對於民國歷史的研究有一定的參考價值。本書作為一本學術性著作,有些觀點存在較大爭議,有待進一步探討;有些觀點與我們不盡一致,但為給研究者提供完整的面貌,未予刪改。因此,讀者在閱讀時要以評析的眼光慎重對待,認真鑑別。

目錄

中文版序 舞蛇者說
前言 幽靈
第一章 多面人戴笠

中國的希姆萊總司令的戴笠 軍統 亞洲的神秘人物 猴王

第二章 打流

江山戴氏 戴母 嫖和賭 旅居上海胡宗南

第三章 投奔

黃埔軍校實習特工 洗劫黃埔 軍事情報 尋找靠山

第四章 十人團

蔣介石的私人間諜機構鄧文儀特務處 調查統計局(BIS)

第五章 “力行運作”
——蔣的共濟會

力行社賀衷寒右派動員

第六章 創建力行社

準備工作 陵園別墅會議 科舉——考試選拔 核心邊緣 特種隊

第七章 力行社與藍衣社

外圍組織復興社劉健群 新衛星組織 力行社的特務處 戴笠日漸獨立

第八章 藍衣社的“法西斯主義

藍衣“黨” 法西斯成分 蔣介石的“嫡系”CC系“法西斯”的形成 集體秩序

第九章 意識形態的競爭:藍衣社和CC系

歐洲法西斯運動 媒介的競爭 新生活 文化控制

第十章 各省的藍衣社

宣傳大隊 別動總隊 政治訓練 在北方加強政治行動 北方的整治行動

學校的軍訓 北平活動 復興社在河南 復興社與特務處的分裂 復興社的解散

第十一章 1932—1935年的上海站

上海站初期 各組的活動 秘密特工的社會淵源 監視 文化滲透 警方關係 收買偵察隊

王新衡共產黨的反間諜 殲滅“打狗者” 特務處在“諾林事件”中的角色 逮捕共產黨人

第十二章 行刑隊

劫持 受害者 刑訊 滅絕人性 滅跡

第十三章 行刺

革命暗殺王亞樵暗殺組織 謀殺楊杏佛共產黨的反擊 謀殺史量才汪精衛受傷

刺殺王

第十四章 警察學校

培訓間諜現代警察 日本顧問 國民黨公安局 奧古斯特·渦孟及美國式的警察專業化

渦孟的中國學生 浙江警察學校 全國警察訓練 戴笠和浙江警校 中央警察學校

第十五章 躺進棺材

爭奪資源 陳氏兄弟 聯合機構 鄧文儀與南昌機場縱火 擴充特務處

戴笠對領袖的忠誠 家規 軍統的監獄機構

第十六章 裙帶

禮儀 江湖 戴笠和女人 翁光輝事件 秘密特工壯舉西安事變

第十七章 戰爭與別動隊

戴笠與杜月笙三鑫公司 全國對麻醉毒品的關注 上海爭奪戰 城市游擊隊

蘇浙行動委員會別動隊

第十八章 訓練營

戰地情報 軍統的正式成立 老競爭對手CC系 軍統的擴展 訓練 臨灃的訓練班

間諜術 “忠義救國軍” 臨灃的最後日子 骨幹 訓練單位的派系

第十九章 密碼戰爭

第一步 魏大銘 青年時代的雅德利雅德利在重慶 密碼戰爭

第二十章 戴笠、梅樂斯及中美合作所的成立

海軍的關注梅樂斯的中國使命 中國淪陷區 中美會談中美合作所正式成立

第二十一章 中美合作所訓練營

訓練游擊隊 文化差距 訓練班歌樂山魏德邁的擔憂 中美合作所

第二十二章 間諜

中美合作所的業績 軍統的現實狀況 信號情報 “曲線救國” 鄧諾文的訪問 AGFRTS

第二十三章 戰時戴笠走私網

全國走私網 走私與情報工作 稽查警察 聯絡人 緝私 林世良事件 戴笠的防衛舉措

第二十四章 戰時重慶的軍統

接管四川 謀殺劉湘軍統以前在重慶的機構 重慶警察偵緝大隊

非正式的“前線”與“外勤” 重慶的暗殺活動 共產黨在四川的活動 共產黨的保全

蔣介石的國內敵人 西南地區秘密特工的鎮壓 蔣喪失合法性

第二十五章 隕落之星

恐懼和多疑 戴笠及美國軍事代表團 日本投降後 東北區辦事處 赦免 戴笠、梅樂斯及冷戰

定位 戴笠之死 餘波 軍統的瓦解 家人 戴笠之墓 隕落

跋 妖魔
附錄

附錄一:1939年下半年特訓總隊(後為西北青年勞動營)組織表

附錄二:1943—1945年間軍統機關組織表

附錄三:中美特種技術合作協定

附錄四:中美合作所訓練班

參考文獻

英文部分

中文部分

致謝
特別紀念

未盡的文字緣 ——劉東

青燈· ——北島

戴笠其人

戴笠(1896—1946),原名戴春風,1926年入黃埔軍校後易名戴笠,字雨農,浙江江山人。20歲時因偷竊被學校開除,爾後曾在浙江周鳳岐部當兵,後脫離部隊。1921年結識上海青幫頭目黃金榮張嘯林,並與杜月笙稱兄道弟。1926年入黃埔軍校,畢業後任蔣介石侍從副官,逐步獲得蔣的信任。1938年軍統成立,任副局長(實際大權獨攬)。從1938年至1945年,軍統局不斷壯大,戴笠也被手下神秘地稱為“老闆”,有“中國的希姆萊”,“蔣介石的佩劍”之稱。他的手下遍布中國乃至東南亞,對日寇與漢奸起到過一定的懲治作用,但也藉此大發戰爭財,走私無數。1946年3月17日戴笠從北平飛往上海轉南京途中因飛機失

戴笠戴笠

事喪命。爾後軍統局改組。

詳見詞條 戴笠軍統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

社會評價

“讓人拍案叫絕。魏斐德把他自己對中國歷史的廣博知識,他關於中國警察的著作,他講故事的能力,以及他十年來對蔣介石的希姆萊(戴笠)的探究結合起來,從而將中國最引人想像、最恐怖的魔鬼之一活現了出來。” ——傅高義(Ezra F.Vogel)

美國哈佛大學教授、曾任哈佛大學費正清東亞研究中心主任

“魏斐德以令人驚嘆和非同尋常的歷史細節,出色地描述了蔣介石的頭號情報大師戴笠的上升過程。《間諜王》捕捉到了戴笠的為人,解釋了蔣介石對他非同尋常的信任,並揭示了戴笠是如何從20年代末逐漸上升到權力高峰直至1946年他的死亡。這部全面而詳盡的著作將我們帶進了蔣介石的權力核心,並將許多以前鮮為人知的國民黨體制內幕的黑暗角落披露出來。該書不僅極大地豐富了我們對戴笠和國民黨特工的了解,而且加深了我們對整個這一階段民國歷史的了解。”

——李侃如(Kenneth Lieberthal)

美國密西根大學教授、柯林頓政府對華政策顧問、前國家安全委員會亞洲事務資深主任

“如果福爾摩斯是一位歷史學家的話,他可能回去寫魏斐德令人驚奇入迷的戴笠的故事。戴笠多年來是那個充斥著政治陰謀、警察恐怖、走私販毒、尋艷獵色的龐大的秘密世界的頭子,他在二戰中也是美國的合作者,他的痕跡在中國20世紀歷史的幾十年里都可以見到。由於魏斐德所揭示的如山的證據,如今戴笠已不再是‘亞洲的神秘人物’了。”

——史蒂芬·柯亨(Stephen F.Cohen)

美國紐約大學教授、俄蘇問題專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