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門見山色

好的建築並非必然是擁有最佳先天條件的作品,反而是能在自己的既有條件下,做出不卑不亢、適切回響的建築。 文學也自有其初衷,而是不是違背了自己文學的初衷,是我以為文學創作是否能誠實的所在。 所以可以如此回目於文學與建築間是因為在面對“誠實與適當”這樣的思考時,它們也本是同一物的。

內容介紹

建築除了回響技術、預算以及現實需求外,當還要有些為人類環境所做出善意出發的思維。 創作過程的困難挑戰,是與現實誘惑相互交加共存的,當為與不當為的扶擇,或就應該回歸去看是否關照了本來自己的初衷吧! 在遇到各樣的困難(或誘惑)時,設計者是否還是堅持自己的初衷,努力破圍而出地去完成整個案子。 好的建築並非必然是擁有最佳先天條件的作品,反而是能在自己的既有條件下,做出不卑不亢、適切回響的建築。 文學也自有其初衷,而是不是違背了自己文學的初衷,是我以為文學創作是否能誠實的所在。 所以可以如此回目於文學與建築間是因為在面對“誠實與適當”這樣的思考時,它們也本是同一物的。
阮慶岳是台灣著名建築評論家和小說作者,本來一直在兩個領域裡分別拓展,但是此次卻有意把兩種專長匯合,成為文學(主要是歐洲古典文學)和建築(主要是西方當代建築)的相互激勵、置疑,他在書中所做的,並不是建築與文學的一般比較,而是強調它們在精神上對作者分析城市/建築的啟發,是超越了一般的所謂學術性的類比的感性隨筆。

作者介紹

阮慶岳,台灣淡江大學建築學學土,美國賓州大學建築學碩士。曾任職美國芝加哥、鳳凰城建築公司,並於台灣成立建築師事務所,現職台灣實踐大學建築系副教授。
為《台灣建築》和《室內》雜誌專欄作家,著有《城市漂流關於三個城市的十二個建築思考》、《屋頂上的石斛蘭》、《弱建築——從<道德經>看台灣當代建築》。
另有文學作品《重見白橋》、《林秀子一家》、《凱旋高歌》等問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