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遠南洞

開遠南洞

開遠南洞俗稱龍游南洞,為於開遠壩南端,三面環山,一面臨壩.自明朝開發以來,它一直位居阿迷八景之首.洞中暗洞幽深莫測,是雲南規模最大的地下暗河出口之一.明狀元揚升奄曾游於此,陶醉於眼前景色,欣然提筆寫下了南洞兩個大字。

開遠南洞開遠南洞

 

相關介紹

開遠南洞位於開遠市以南約8公里的崇山峻岭之下,南洞是三個終年流水潺潺的泉潭,其中有一個可划船而入。洞內不僅清涼宜人,還可以欣賞到石芽、石筍、石柱等鐘乳石奇觀,此泉水是開遠當地居民飲用及灌溉農田的主要水源。洞外古木參天,山石峭立。 明嘉靖三年,謫滇狀元楊慎游至此,在洞側題“南洞”二字,洞名一直沿用至今。明萬曆二年,雲南巡撫鄒應龍作《通靈洞記》,所以,又得別稱“通靈洞”。在小山崖下塑有一笑佛,遊人自購籌碼投於其肚內,便會發出哈哈的笑聲,非常有趣。旁邊還塑有犀牛像作望月狀,關於這個犀牛還有一個傳說呢,相傳曾有一頭犀牛被附近的村民追趕入洞中,於是,洞內就流出了泉水,人們為了不讓犀牛跑掉,用石頭將洞口堵死,村里卻突然四處冒水,挖開洞口後,水也就停止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