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河大典

開河大典

台兒莊古城在古運河舉行了隆重的開河大典儀式,為運河兩岸人民祈盼風調雨順、平安吉祥。開河大典讓運河岸邊這一失落了七十餘年的傳統民俗重現,吸引了近萬名市民和遊客駐足觀看。

釋義

詞目:開河大典
拼音:kāihédàdiǎn

基本解釋

舊時,依靠京航大運河生活的人們在每年的農曆二月二這一天都要對河神舉行祭拜儀式,祈求風調雨順、平安吉祥。久而久之,便形成了這種開河儀式
開河大典開河大典

簡介

開河大典開河大典
活動現場,隨著主祭揭開覆蓋在大鼓上的紅綢子,喧天的鑼鼓聲霎時響起,台兒莊古城開河大典正式開始。伴隨著司儀誦讀祭文的悠遠空靈的聲音,主祭手持香案上的公雞引領祭祀人員由河神廟行至木板碼頭石階最上層擺設的香案前。隨後,主祭走到水邊,割開公雞喉管,將雞血淋在碼頭邊上。在主祭祀區外的遊船碼頭還設有五隻香案,擺放著祭祀用的鮮花、水果、美酒,隨著主祭將手上的美酒澆入水中,遊人們也從各香案領酒上船,把美酒倒入河水中。

傳承與發展

據當地老人講,舊時,靠大運河生活的人們在每年的農曆二月二這一天都要對河神舉行祭拜儀式,祈求風調雨順、平安吉祥。久而久之,便形成了這種開河儀式。台兒莊古運河上的開河儀式由來已久,1938年台兒莊大戰爆發後被迫中斷。毀於日軍炮火的台兒莊曾是明清時期最繁榮的運河古城之一,2008年棗莊市委市政府向世人宣布啟動重建台兒莊古城至今已三年的時間,台兒莊古城一期A區已竣工開放並接納遊客過百萬人,成為繼華沙、龐貝、麗江之後,世界上第四座重建的古城。2011年03月06日(農曆二月初二),山東省棗莊市台兒莊古城,在古城古運河畔,舉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開河大典,再現了消失多年的台兒莊古運河傳統習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