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離族

閃離族

“閃離族”,最早是人們對“80後”婚姻狀態的描述,說這些新生代觀念超前、個性鮮明,婚前雙方了解不夠,婚後又不能相互寬容,結果進入婚姻生活時間不長,就草草離婚。職場上的“閃離族”,是指大學生對找到的工作滿意度不高,上班時間不長,甚至連應聘的崗位還不熟悉,就提出辭職,另謀新職。閃離族就是對面對的東西了解不深,對自身發展不利。

簡介

招聘會場景招聘會場景

“閃離族”,最早是人們對“80後婚姻狀態的描述,意思說這些新生代觀念超前、個性鮮明,婚前雙方了解不夠,婚後又不能相互寬容,結果進入婚姻生活時間不長,就草草離婚。

職場上的“閃離族”,是指大學生對找到的工作滿意度不高,上班時間不長,甚至連應聘的崗位還不熟悉,就提出辭職,另謀新職。

背景

婚姻閃離

閃離閃離

上海市離婚率逐年增高,去年每天有102對夫婦協定離婚,“80後”離婚群迅速擴容,去年30歲以下離婚的有5876對,占總數的15.71%。
浦東新區婚姻登記中心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從2008年1—5月,2100多對夫妻辦了離婚手續,比去年同期上升10%。浦東新區婚登處的一位負責人坦言,“外行人看‘10%’沒什麼感覺,但是內行人明白,‘10%’是個較高的數字”。據數據分析顯示,“80後”夫妻正成為“高離婚率”的主要人群之一。

職場閃離

金融危機使2009年的大學生就業市場顯得異常嚴峻。截至6月26日,河南省已有22.7萬名高校應屆畢業生與用人單位簽訂就業協定,大學生就業率達到63.1%。其中研究生就業率66.81%,本科生就業率69.09%,專科生就業率59.48%,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從舉辦的多場招聘會上了解到,許多前來應聘的大學生都是曾經的“閃離族”。

原因

閃離族婚姻閃離

婚姻閃離

“閃離”最大的誘因,就是對婚姻不了解和雙方在婚姻生活中都以自我為中心。

性生活不和諧,也是青年人“閃離”的誘因之一。

職場閃離

其中有求職者的原因,也有用人單位的原因。最常見的原因是求職者缺少目標意識,或對適合自己的行業、職業以及企業特點缺乏清晰準確的認知,只好一個企業一個企業地來試。也有一些比較優秀的大學生自身有閃光點,容易在應聘中勝出,求職並非多大的難題,對機會的珍惜程度偏低。還有一部分求職者可接觸的空缺崗位數量很多,對應的企業層次參差不齊,直到入職才發現企業的真面目一點都不可愛,只好離開。康詠霞說:當然也有自身情商有缺失的求職者,他們的意志力比較薄弱,受不得委屈,見不得困難,遇到問題,不是想辦法克服,而是選擇逃避。不可迴避的是,許多用人單位缺乏入職關懷部門,對新入職人員的關懷和支持不夠,引起新入職人員的不適應或失落,導致新人紛紛“閃離”。

專家建議

婚姻閃離

離婚手續的簡化,80後婚姻觀的進步,都為閃離提供了適合生存的土壤。但不可否認,閃離給社會造成了不穩定的因素,離了之後又後悔莫及的人很不少,面對這樣的現狀,我建議給婚姻一個緩衝期,將試離婚作為婚姻存續與解體之間的過渡手段。它有助於當事人冷靜思考,客觀看待婚姻,重新丈量兩個人心靈的距離,理智對待眼前的危機,不管最後的結果是離還是不離,“彩排”後做出的決定都是理智的,就算結局無法改變,彼此也能夠心安。
試離婚還有另一個重要意義,那就是試離婚給了彼此一個緩衝期,當你發現自己的婚姻真有解體的必要時,有了試離婚期間的理性思考,在告別這段婚姻時也會調整出一個平和的心態,這也有利於今後的生活。

愛情可以是花前月下,但婚姻必須認真經營。”華東理工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張雄認為,獨生子女往往比較任性,生活中比較以自我為中心,習慣了別人圍著自己轉。與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相比,“80後”在婚姻生活中忍讓性、寬容度都不夠,這導致了這一群體的婚姻穩定性下降。

職場閃離

以前新職工的“蜜月期”普遍在6~12個月,由於受經濟危機影響,社會崗位缺乏,月薪下降,使得更多的大學生產生了恐慌感和短期行為,覺得自己的才能被埋沒,一旦現實與就業預期出現太大偏差,就“閃離”。一些人事經理反映,今年的許多大學生進入單位以後,3個月就成了一道坎。有些企業甚至表示,“蜜月期”已經變成1個月。
如果一不小心成了‘閃離族’的成員,也大可不必因為自己在應聘時有不錯的競爭力而激動,半年內每多跳一次,身上的光芒就弱下來一分。一位職場專家說,對於苦於要擺脫頻繁跳槽狀況的朋友,應該好好靜下來思量思量,然後重新確定目標,找個在職場有豐富經驗的朋友,一起分析一下自己的興趣特點、職場優勢、適合的工作環境等,也可以藉助網路上的人才測評工具(網路上有很多免費資源,比如賓果網上的職業測評等)確定自己適合的職業;如果一時仍舊難以確定,就沉下心來,在任何一個適合自己的平台上堅持兩年左右的時間,之後再來確定目標,這個堅持的過程,要么引領你到一個新的合適的機會,要么歷練你的心智和情商。
目標定下來以後,求職者就要根據自己選定的目標,有目的地去選擇企業平台,儘可能地蒐集企業更多的信息輔助決策,慎重入職,而一旦入職,即將“這個是不是適合我的崗位”之類的顧慮丟掉,投入最大的精力去適應企業和職位。工作中遇到困難和問題,要主動溝通,職場中不能指望別人的提攜和幫助,如果有,更要加倍珍惜。不要怕困難和挑戰,真正能夠提攜你的,正是這些困難和挑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