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戶

門戶

門戶(mén hù),漢語詞語。原意是指正門、房屋的出入口;後來引申為派別,宗派;門第;人家等。現多用於網際網路的入口網站,是指集成了多樣化內容服務的Web站點,又稱為網路門戶。現在通常認為網路門戶就是網上瀏覽者的出發地點,人們經由這道門進入網路世界,也可以看作上網的“啟動港”,上網第一站。

基本信息

簡要介紹

【名稱】:門戶

【拼音】:mén hù

【注音】:ㄇㄣˊ ㄏㄨˋ

門戶門戶

【基本解釋】

(1) [door]∶(房屋等的)出入口

如:門戶開放

再如:填塞門戶。(《聊齋志異·促織》)

又如:門戶千萬。(·李朝威柳毅傳》)

(2) [faction]∶派別,宗派

如:門戶之見

(3) [family status]∶門第

如:門戶相當

(4) [family]∶家;人家

如:兄弟分居,自立門戶

詳細解釋

1、門扇。

《管子·八觀》:“宮牆毀壞,門戶不閉,外內交通。” 宋·劉攽 《新晴》詩:“惟有南風舊相識,偷開門戶又翻書。” 清·許秋垞《聞見異辭·奇門》:“今夜門戶不須鎖閉。”

2、房屋牆院的出入處。

《孟子·告子下》:“朝不食,夕不食,飢餓不能出門戶。” 唐·杜甫 《遣興》詩之二:“歸來懸兩狼,門戶有旌節。” 清·孫枝蔚 《李屺瞻遠至寓我溉堂悲喜有述》詩:“出門乞米去,日中婦彷徨。歸來見駟馬,齊嘶門戶傍。”

3、比喻出入口或必經之地。

《三國志·吳志·孫賁傳》“上賁領太守,後封都亭侯” 裴松之注引晉·虞溥《江表傳》:“策(孫策)謂賁曰:‘兄今據豫章,是扼僮芝咽喉而守其門戶矣。’”《古今小說·梁武帝累修歸極樂》:“且說郢城與魯城 ,這兩個城是嘉湖的護衞,建康的門戶。”《明熹宗實錄》:“天啟二年八月(初六)己巳,……欲圖恢復必自各島布置始,查得廟島、龜磯島、皇城島為登萊之門戶,兵將船隻之設諒登萊撫臣(袁可立)自有成算,毋容臣贅。” 楊朔·《海市》:“渤海灣素來號稱北京的門戶,有這條長鏈子掛在門上,門就鎖的又緊又牢。”

4、途徑;門徑。

《荀子·成相》:“蒙揜耳目塞門戶。” 唐·韓愈 《答侯繼書》:“至於禮樂之名數、陰陽、土地、星辰、方藥之書,未嘗一得其門戶。” 清·王鳴盛 《十七史商榷·漢書十六·藝文志考證》:“《藝文志》者,學問之眉目,著述之門戶也。”

5、比喻事物的關鍵。

《淮南子·人間訓》:“是故智慮者,禍福之門戶也;動靜者,利害之樞機也。”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音辭》:“乾坤,《易》之門戶邪?”

6、家庭;戶口。

《樂府詩集·相和歌辭十二·隴西行》:“健婦持門戶,亦勝一丈夫。”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後娶》:“異姓寵則父母被怨,繼親虐則兄弟為讎,家有此者,皆門戶之禍也。” 王利器·集解:“門戶,猶今言家庭。”《紅樓夢》第九三回:“迄今門戶雕零,家人星散。” 茅盾《子夜》十七:“姑奶奶幫著妹子和小兄弟,一句一句話都派蓀甫的不是,要蓀甫分財產,讓四小姐和阿萱自立門戶。”

7、猶門第。指家庭在社會上的地位等級。

南朝·陳·徐陵 《答諸求官人書》:“門戶雖高,官資殊屈。” 唐·李肇《唐國史補》卷上:“李稹, 酒泉公義琰侄孫,門戶第一,而有清名。”《東周列國志》第五回:“後人有詩嘲富室攀高,不如鄭忽辭婚之善,詩曰:婚姻門戶要相當,大小須當自酌量。卻笑攀高庸俗子,拚財但買一巾方!”《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一:“焦家不過市井之人,門戶低微。”《兒女英雄傳》第九回:“門戶兒,模樣兒,人品兒,心地兒,大約也還配得上妹妹你罷?”

8、指家世、出身履歷。

《舊唐書·張玄素傳》:“陛下禮重玄素,頻年任使,擢授三品,翼贊皇儲,自不可更對羣臣,窮其門戶。” 元·曾瑞《留鞋記》第三折:“[包待制云:]你是何門戶?[正旦云:]本是箇守農莊百姓家。”

9、猶門包,指門戶稅、進門費。

唐·韓愈《論變鹽法事宜狀》:“百姓將車載鹽,所由先皆無檢,齊集之後,始得載鹽。及至院監請受,又須待其輪次,不用門戶,皆被停留。” 唐·韓愈《順宗實錄二》:“嘗有農夫,以驢負柴至城賣,遇宦者稱‘宮市’取之,才與絹數尺,又就索門戶,仍邀以驢送至內。”

10、衙門的差役。

《儒林外史》第二回:“你親家自從當了門戶,時運也算走順風,再過兩年,只怕也要弄到黃老爹的意思哩。” 《儒林外史》第十三回:“還虧你當了這幾十年的門戶,利害也不曉得。”

11、派別、門派;朋黨。

如"門戶之見"。《韓非子·八說》:“明君之道,賤德義貴,不必坐上,決誠以參,聽無門戶,故智者不得詐欺。” 陳奇猷·集釋:“門戶,謂一人及其朋黨。”《新唐書·韋雲起傳》:“今朝廷多山東人,自作門戶,附下罔上,為朋黨。” 清·侯方域《朋黨論上》:“嘗就天下之大勢觀之,門戶不同,風氣亦異。” 郁達夫《無題》詩:“前賢不解藏人善,門戶推排孰起初?”

12、指妓院。

宋·周邦彥《瑞龍吟·春景》詞:“因念箇人痴小,乍窺門戶。” 明·黃尊素《說略》:“門戶二字,伎院名也。” 明·張四維《雙烈記·就婚》:“雖在門戶,素願從良。” 清·李斗《揚州畫舫錄·小秦淮錄》:“﹝高三﹞舉止大雅,望之無門戶習氣。”

13、武術用語。猶架勢,防守架勢。

如"作個門戶"、"亮開門戶"。明俞大獻《劍經》:"手動時,即下定四步,門戶方密。"《水滸傳》第九回:“﹝洪教頭﹞把棒來盡心使個旗鼓,吐個門戶,喚做‘把火燒天勢’。”《說唐》第七回:“史大奈見有人來交手,就立一個門戶等候。”《說岳全傳》第七回:“ 洪先叫家人取過一柄三股托天叉來,使個門戶。”

14、拳家較藝所慣稱的人體攻擊部位。一般指胸、肋、襠部,有大門、小門、二門之分。

清·張孔昭《拳經拳法備要·周身秘訣十二項》:"下盤之門戶在膝。"

15、 人體部位名。指五臟在面部分屬部位。

《望診遵經》:“所謂門戶者,闕庭:(印堂)肺門戶;目:肝門戶;耳:腎門戶;口:心、脾門戶。”《脈經》:“病人首部,耳目口鼻有里氣起,入於口者,為入門戶。”

16、指經氣出入道路。

《靈樞·衛氣》:“知六腑之氣街者,能知解結契紹於門戶。”

網路用語

概述

門戶(portal),原意是指正門、入口,現多用於網際網路的入口網站、移動網際網路的入口網站和企業套用系統的門戶系統,是指集成了多樣化內容服務的Web站點,又稱為網路門戶。

詳細解釋

網路門戶一詞源於英文中的Portal,又稱web portal,portal site,原意是“入口”或“正門”。現在通常認為網路門戶就是網上瀏覽者的出發地點,人們經由這道門進入網路世界,也可以看作上網的“啟動港”,上網第一站。古書解釋門戶為交友理當擇德義,結朋豈可論富貧,為人平生多行善,洪福不祈也及身。

關於入口網站

網際網路網際網路

所謂入口網站,是指通向某類綜合性網際網路信息資源並提供有關信息服務的套用系統。入口網站最初提供搜尋引擎和網路接入服務,後來由於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入口網站不得不快速地拓展各種新的業務類型,希望通過門類眾多的業務來吸引和留駐網際網路用戶,以至於目前入口網站的業務包羅萬象,成為網路世界的“百貨商場”或“網路超市”。從現在的情況來看,入口網站主要提供新聞、搜尋引擎、網路接入、聊天室、電子公告牌(BBS)、免費信箱、影音資訊、電子商務、網路社區、網路遊戲、免費網頁空間,等等。在中國,典型的入口網站有騰訊網,新浪網、網易和搜狐網、會計師門戶等。

最早的原型

幾年以前,當Netscape公司剛推出Navigator時,出於某種需要,將瀏覽器默認站點選擇為自己的網站。這樣,用戶打開瀏覽器,訪問的第一個站點就是Netscape公司的網站,在瀏覽時按“home”選項看到的還是Netscape公司的主頁。

在一段時期里,Netscape公司的網站訪問量一直高居各網站之首,可以說這個站點是入口網站最早的原型。隨著大家對瀏覽器的熟悉,用戶往往根據自己的需要把自己最喜歡的站點設成默認起始站點,比如說,某人有一個搜狐提供的免費信箱,他上網的第一件事就是收發電子郵件,因此他將瀏覽器的默認站點設成搜狐網首頁。

除了收發電子郵件,查詢信息是人們上網的另一個主要用途,因此,Yahoo!等搜尋引擎類站點也常常成了人們上網的首選站點。現在,網路門戶主要是瀏覽器生產廠家、提供搜尋服務、提供免費電子信箱服務的站點。

類型

門戶的類型:一般門戶分為普通門戶和專業門戶。普通門戶一般提供各類信息,對於獲得大量訪問者是非常有效的。專業門戶一般提供專業化的服務。現在,中國最大的普通入口網站是新浪網與搜狐網。

入口網站發展趨勢

實際上,我們今天所談論的門戶與當初yahoo初創時所說的門戶已經有了很大的不同。那個時候,大多數網民面對茫茫網海無從下手,正是yahoo這種以提供搜尋服務為主的網站扮演了引網民“入門”的角色,成為網民進入網際網路的“門戶”。將提供新聞服務作為入口網站的主業乃至核心競爭力,這其實只是後來的事情,原本就與入口網站的“本質”或者“正根”沒有什麼關係。因此,今天在門戶問題上,極力強調新聞業務的重要性,似乎不做新聞甚至少做新聞就是對門戶的 “背叛”,讓人有些不知所云。相反,簡單回顧門戶的起源和歷史,可以讓我們清楚地看到,無論是搜尋還是新聞,都只是門戶發展的一個階段,門戶可以從搜尋服務演進到新聞服務,未必就不能從新聞服務演進到別的什麼服務。隨著網路媒體的發展,原先的門戶不一定再將搜尋作為主業(例如yahoo和搜狐),而提供搜尋引#擎服務的又不一定非門戶不可(例如百度和google);今人可以這樣看過去,後人未必就不能如此看今日。

這場爭論同時暗含一個關於入口網站與大眾媒體的關係問題。大眾媒體的模式是成熟的,其特點集中體現在“一對多”的傳播渠道和以新聞為主的傳播內容上,不用作理論分析,傳統媒體上百年的歷史已然充分證明了其在傳統信息環境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也充分證明了其能夠滿足大多數對於新聞、信息的通用需求。問題在於,這種模式在目前和未來的信息環境下依然那么合理和有效嗎?作為信息交流平台的網路媒體不會改變這種狀況嗎?新聞永遠是大多數人們的通用需求嗎?網路媒體一定要向大眾媒體靠攏嗎?這些問題都不是顯而易見、一目了然的,正確的答案存在於不斷的嘗試、選擇和進化之中,而“先知”們的“定論”卻未必那么可信。

網路媒體不同於大眾媒體,資訊時代的網民及其需求也不同於過去時代的客群及其需求,千萬不要輕視網路媒體所具有的信息交流平台功能,千萬不要輕視數量日增的網民對新聞服務以外的信息需求。通過向網民發布新聞固然是入口網站的一種模式選擇,但是,為網民提供信息交流平台,使網民從多種渠道(例如其他網民)獲取多元信息(不僅限於新聞)也是入口網站的一種模式選擇,也許,這是更好、更有前途的模式選擇——以這種模式成功的網站正在湧現。

隨著中國網際網路10年的過去,已經誕生出幾家全國大型的門戶。中國城市百分之九十都是屬於中小二三級城市,電腦終端在中國的普及和網民快速增長,中國城市未來的網路發展是趨勢,市場空間也是很巨大的。在此同時也出現地方門戶,通常我們所說的地方門戶系統是指“地方入口網站系統”,它由多個網站功能系統構成,主要有分類信息系統、社區論壇系統、地方信息資訊系統、商家企業黃頁系統等。並非單指地方某個行業垂直網站系統,如單一的論壇系統、單一的分類信息系統等。簡單的說它是一個小新浪(sina)。

企業套用系統的門戶系統

這裡是一個套用框架,它將各種套用系統、數據資源和網際網路資源集成到一個信息管理平台之上,並以統一的用戶界面提供給用戶,使企業可以快速地建立企業對客戶、企業對內部員工和企業對企業的信息通道, 使企業能夠釋放存儲在企業內部和外部的各種信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