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興島臨港工業區

長興島臨港工業區

長興島臨港工業區,是將長興島和交流島合併在一起,新成立的省級開發區。

簡介

工業區工業區
大連長興島臨港工業區,位於遼東半島西側中部,渤海東岸,由長興島、西中島鳳鳴島交流島、駱駝島等五個島嶼組成,規劃總面積502平方公里。2005年11月正式啟動開發。
2009年7月,大連長興島臨港工業區隨同遼寧沿海經濟帶上升為國家戰略。2010年4月,國務院批准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同年6月,遼寧省委、省政府決定在長興島設立遼寧省綜合改革試驗區。2011年7月30日,國務院下發《關於同意遼寧大連長興島港口岸對外開放的批覆》,批准大連長興島港口岸對外開放。9月,國務院批准大連長興島港口岸對外開放。
長興島臨港工業區,是將長興島和交流島合併在一起,新成立的省級開發區。

產業優勢

瓦房店市區西南51公里的渤海海域,位於遼寧省大連瓦房店市西南端的渤海灣畔,距大陸最近點0.5公里,距大
長興長興
連市區約150公里。
那裡氣候宜人,空氣清新,民風淳樸。人民勤勞。主要耕種玉米、大豆、花生、土豆、紅薯。果樹有紅富士、國光、梨、等。
水產有海參、蝦、魚、海蜇等。
主要是以養殖業為主,農業為輔的生產模式。
隨著開發的進行,港口和造船業將會成為支柱產業。
長興島臨港工業區面積349.5平方公里,轄長興島、交流島、鳳鳴島、西中島、駱駝島五個島嶼,環島岸線總長189.3公里.其中長興島本島面積252.5平方公里,坐落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內海--渤海灣東緣、遼寧省瓦房店市西南部海域。它在全國5000多個島嶼中排行第五,在長江口以北沿海的眾多島嶼中位居第一,因此被稱為中華神州"海中的驕子"。
長興島水深灣闊,腹地寬廣,擁有渤海灣最優良的建港條件,其中可用於臨港產業發展的岸線40公里,離岸400米即可達到20米等深線,離岸1公里即可達到30米等深線,是環渤海經濟圈的最佳出海口。 舉全省之力開發建設長興島,並將長興島列入全省"五點一線"對外開放戰略的重要一點,這是省委、省政府落實科學發展觀所做出的重大戰略決策,對於加快遼寧老工業基地振興和大連東北亞國際航運中心建設,進而牽動、輻射、服務於遼寧腹地乃至遼東半島對外開放和經濟發展具有重大意義。大連市委、市政府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的決策精神,全面推進長興島的開發建設。
2004年交通部領導和專家在論證和編制《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公路水路交通發展規劃》過程中,多次來長興島考察,認為長興島擁有渤海灣內最為優良的港口資源,是繼大窯灣港之後,可供大連未來數10年內持續發展的重要港址,並將長興島納入規劃之中,確定為重點發展的深水港區之一。

開發

2005年5月24日,原遼寧省委李克強書記視察長興島,並於6月9日在瀋陽召開省委、省政府聯席會議,專題聽取大連市匯報,決定舉全省之力開發建設長興島。為了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的決定,市委6月24日召開常委會議,決定設立長興島臨港工業區,成立管委會和黨工委,經過精心籌備,管委會和黨工委於11月26日正式掛牌。至此,長興島的開發建設拉開序幕。2008年11月26日,管委會喬遷新辦公樓。
在開發建設過程中,得到了國家、省、市領導和部門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曾培炎副總理2005年8月13日聽取了長興島開發建設情況匯報,給予了充分肯定;國家發改委、交通部、開發銀行、環保總局、商務部、海洋局等部委領導多次來島視察,給予了大力支持;省、市領導和部門經常來島視察指導工作,召開辦公會議,幫助解決開發建設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2007年,全國人大副委員長許嘉璐、全國政協副主席李貴鮮、省委書記李克強、省長張文岳來島視察和指導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並提出了寶貴的意見和建議。2009年6月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同志視察長興島。2009年6月20日,國務委員、國務院秘書長馬凱同志視察長興島,要求長興島要建成北方深圳。2009年7月1日,遼寧沿海經濟發展帶上升國家戰略獲得國務院批准,標誌著長興島的開發開放踏上新的歷史起跑線。
為全面落實省委、省政府關於開發建設長興島的戰略決策,著眼於長興島臨港工業區長遠發展,拉動大連市沿海及省"五點一線"經濟帶協調快速發展,充分發揮交流島鄉岸線和土地資源優勢,進一步擴大長興島臨港工業區發展空間,打造發展新優勢,2007年5月24日,市委、市政府決定把交流島鄉管轄的西中島、鳳鳴島、交流島、駱駝島納入工業區統一開發建設,成為長興島臨港工業區重要組成部分。目前,交流島鄉管轄的4個島嶼的總體規劃已初步編制完成。其中西中島規劃為港區和臨港工業區,交流島和鳳鳴島規劃為生活區和旅遊度假區。交流島鄉陸域總面積97平方公里, 海岸線長97.7公里,交流島鄉下轄11個行政村,總人口15586人。2007年12月26日,經省、市政府批准,交流島鄉正式撤鄉建立街道辦事處。2008年1月2日,大連長興島臨港工業區交流島街道辦事處黨工委、辦事處正式掛牌成立,這對交流島的發展具有里程碑的意義,成立後的交流島街道辦事處對於完善長興島臨港工業區功能,推進交流島城市化進程,實現兩島資源互補、利益共享、建設同步的目標具有重要意義。 在中央各有關部委、遼寧省和大連市的大力支持下,長興島臨港工業區開發建設勢頭強勁。到目前為止,關係到長興島臨港工業區未來可持續發展的高水準的總體規劃,港口、產業、城市發展等專業規劃已由國際一流規劃公司新加坡裕廊國際顧問公司和國內知名規劃單位編制完成。關係到長興島長遠發展的入島鐵路、疏港高速公路、供水、供電等重大基礎設施配套建設正在快速推進。長興島基礎設施配套建設的投融資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果。長興島臨港工業區已經是中國政府與新加坡政府繼蘇州工業園區之後第二個兩國政府層面新時期的合作項目。
長興島聚集著世界的目光,成為中外客商競相投資的熱土。全球排名居第四位的造船企業--韓國STX集團落戶長興島,目前確定的在長興島的投資項目累計超過30億美元。2006年9月14日建廠,2009年4月17日,首船命名交付。全球排名第四位的化學品承運商--新加坡萬邦集團投資8億美元的造船和海洋工程項目以及占全球貨櫃市場份額55%的中集集團投資10億美元的海洋工程項目已正式簽約入駐,同時,中國的中石油集團已經確定在長興島建設1000萬噸級煉油廠和100萬噸乙烯項目,目前,前期工作進展順利。除上述項目外,新加坡最大公用事業公司的勝科集團,中國國電電力集團,日本的最大工業氣體生產商大陽日酸株式會社也同長興島臨港工業區簽訂了投資協定。隨著STX、萬邦、中集、中石油等重大產業項目的入駐,奠定了長興島臨港工業區產業發展的框架,奠定了地區發展的檔次,形成了臨港工業區的臨港產業特點,有力地推動了配套基礎設施建設的步伐,凝聚了配套產業的發展核心,產業的集群化發展態勢已經顯現。規劃在長興島建設的大連船舶配套產業園已有19家企業入園並開工建設,2008年上半年將有5家企業正式投產運營。日本工業園、韓國工業園已有45家企業簽訂入園協定。目前已經同長興島臨港工業區簽訂投資協定的外資項目累計總投資達到60億美元,目前在執行的外資契約25億美元;未來5年的時間內要執行完700億元人民幣的內資契約。
長興島開發是大連東北亞國際航運中心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拉動東北腹地經濟振興的新平台。目前,一幅時間跨度達15年的發展藍圖已經繪就,全面開發工作已進入實質性階段。不遠的將來,新興的港口與產業集群將在這裡崛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