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島

交流島

交流島位於遼寧省大連瓦房店市西南端的渤海灣畔,距大陸最近點0.5公里,距大連市區約150公里,屬大連長興島經濟區交流島街道辦事處。“交流”為“絞流”的諧音,島由此得名。又因島上有野生花椒樹,別名花椒島。現有11個行政村,68個自然屯,4400戶,1.65萬人。盛產沙蜆、文蛤、海參、梭子蟹、海蜇等20餘種海產品,曾被國家農業部授予“中國沙蜆子之鄉”稱號。

基本信息

名稱由來

交流島島東側與內陸孔門頭間有一狹窄海峽,漲潮時海水在此匯集,形成絞流,洶湧澎湃,“交流”為“絞流”的諧音,島由此得名。又因島上有野生花椒樹,別名花椒島。

歷史沿革

交流島交流島
沙俄曾於清末強租四島,即交流島、鳳鳴島、西中島、駱駝島,後來幾個島人工合併,面積約174平方千米,是交流島鄉發展旅遊業最新開發的一片處女地。

2004年,交流島鄉被評為國家水產標準化生產基地,同時,“交流島”牌車蝦被評為大連市名牌產品,海參養殖區被評為省級現代漁業園區

2005年,鄉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完成342.8萬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3388萬元;村集體經濟收入實現2500萬元;農民人均收入實現6606元,獲得瓦房店市農民收入“十強鄉鎮”稱號。

2006年,交流島鄉被大連市確定為首批農村建設示範鄉鎮。

旅遊特色

氣候

交流島交流島
島上多丘陵,坡地占80%以上,面積約5平方公里,海拔92.3米。由花崗岩構成。周圍灘涂1萬餘畝。屬暖溫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0℃,年降水量642.7毫米,無霜期250~300天。

人口

島上設行政村,人口1690人,以副業為主。有耕地2370畝,主產玉米、高粱。沿海產雜蝦、雜魚、蟹、蛤、海參等,有鹽場、養蝦場和水產加工廠。

2006年,有11個行政村,68個自然屯,4400戶,1.65萬人。擁有海岸線97.7公里,近淺海水域60萬畝,其中海參養殖6.6萬畝,蝦場1萬畝。

交通

交通便利,有縣級公路通達。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的島嶼,宛如璀璨的明珠,隨潮汐變化意境萬千。海洋氣候宜人,山水富饒秀美,民風淳樸,物產豐富,已成為人們觀光旅遊、避暑療養的理想勝地。

交流島鄉地處瓦房店市西南端,四面環海,面積97平方公里,由西中島、鳳鳴島、交流島、駱駝島四個島嶼組成。

地方特產

交流島交流島
水產業是交流島鄉支柱產業,是瓦房店市海洋經濟發展最具活力的重點鄉鎮之一。

這裡盛產沙蜆、文蛤海參、梭子蟹、海蜇等20餘種海產品,曾被國家農業部授予“中國沙蜆子之鄉”稱號。

先後開發出沙蜆、海參、車蝦、育苗“四大基地”,並培育出沙蜆、海參、車蝦“三大品牌”。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