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白松(變種)

長白松(變種)

喬木,高20-30米,胸徑25-40厘米,稀達1米;樹幹通直平滑,基部稍粗糙,棕褐色帶黃,龜裂,下中部以上樹皮棕黃色至金黃色,裂成鱗狀薄片剝落;冬芽卵圓形,芽鱗紅褐色,有樹脂;一年生枝淡褐色或淡黃褐色,無白粉,二至三年生枝淡灰褐色或灰褐色。針葉2枚一束,長5-8厘米,較粗硬,徑1-1.5毫米;橫切面扁半圓形,單層皮下層細胞,維管束之間的距離較寬,樹脂道4-8,邊生,稀角部1-2箇中生或背面1箇中生。一年生小球果近球形,具短梗,彎曲下垂,種鱗具直伸的短刺;成熟的球果卵狀圓錐形,種鱗張開後為橢圓狀卵圓形或長卵圓形,長4-5厘米,徑3-4.5厘米,種鱗背部深紫褐色,鱗盾斜方形或不規則4-5角形,灰色或淡褐灰色,強隆起,很少微隆起或近平,球果基部種鱗之鱗盾隆起部分向下彎,橫脊明顯,縱脊不明顯或微明顯,鱗臍呈瘤狀突起,具易脫落的短刺;種子長卵圓形或三角狀卵圓形,長約4毫米,連翅長約2厘米,種翅淡褐色,有少數褐色條紋,寬約7毫米。

基本信息

命名來源

長白松(變種)PinussylvestrisL.var.sylvestriformis(Takenouchi)ChengetC.D.Chu
來源:中國植物志第7卷||松科PINACEAELindl.||油松組Sect.Pinus||長白松(變種)PinussylvestrisL.var.sylvestriformis(Takenouchi)ChengetC.D.Chu
長白松(變種)(植物分類學報),長白赤松(東北經濟木材志),美人松(長白山),長果赤松(中國東北裸子植物研究資料)

形態特徵

喬木,高20-30米,胸徑25-40厘米,稀達1米;樹幹通直平滑,基部稍粗糙,棕褐色帶黃,龜裂,下中部以上樹皮棕黃色至金黃色,裂成鱗狀薄片剝落;冬芽卵圓形,芽鱗紅褐色,有樹脂;一年生枝淡褐色或淡黃褐色,無白粉,二至三年生枝淡灰褐色或灰褐色。針葉2枚一束,長5-8厘米,較粗硬,徑1-1.5毫米;橫切面扁半圓形,單層皮下層細胞,維管束之間的距離較寬,樹脂道4-8,邊生,稀角部1-2箇中生或背面1箇中生。一年生小球果近球形,具短梗,彎曲下垂,種鱗具直伸的短刺;成熟的球果卵狀圓錐形,種鱗張開後為橢圓狀卵圓形或長卵圓形,長4-5厘米,徑3-4.5厘米,種鱗背部深紫褐色,鱗盾斜方形或不規則4-5角形,灰色或淡褐灰色,強隆起,很少微隆起或近平,球果基部種鱗之鱗盾隆起部分向下彎,橫脊明顯,縱脊不明顯或微明顯,鱗臍呈瘤狀突起,具易脫落的短刺;種子長卵圓形或三角狀卵圓形,長約4毫米,連翅長約2厘米,種翅淡褐色,有少數褐色條紋,寬約7毫米。

產地分布

產於吉林長白山北坡海拔800-1600米,在二道白河以上的林中組成小片純林;在海拔1600米的林中則與紅松、長白魚鱗雲杉等混生。模式標本采自長白山。

物種鑑別

長白松(變種)針葉較短,較粗硬,葉內兩維管束之間距離較寬,種鱗的鱗盾斜方形或不規則多角形,隆起,樹皮棕褐色帶黃,這些性狀顯屬歐洲赤松P.sylvestrisLinn.的種群範圍。它與樟子松P.sylvestrisvar.mongolicaLitv.的區別在於後者樹皮為黃色至褐黃色、內側金黃色,針葉更為粗硬,徑1.5-2毫米,樹脂道多達6-11個,球果種鱗之鱗盾淡綠褐色;而本變種除樹皮顏色與樟子松不同外,針葉比樟子松略細,徑1-1.5毫米,球果種鱗之鱗盾淡褐灰色。本變種與赤松P.densifloraSieb.etZucc.顯然不同,除針葉較粗外,本變種針葉內2維管束之間的距離較大,一年生小球果下垂,具直伸的短刺,成熟球果之種鱗的鱗盾強隆起;而赤松雖然變異很大,但針葉內2維管束之間的距離較小,一年生小球果不下垂,鱗臍具斜上伸展之刺,成熟球果種鱗之鱗盾僅微肥厚或部分種鱗上部呈角脊狀隆起,這些穩定性狀易與長白松區別。
1942年竹內亮(M.Takenouchi)根據他1941年在產地拾得的球果鑑定長白松為赤松的變型P.densifloraSieb.etZucc.f.sylvestriformisTakenouchi,1943年他再次研究,認為是歐洲赤松P.sylvestrisLinn.(見竹內亮,中國東北裸子植物研究資料76頁備考之2)。竹內亮確定本變種屬於歐洲赤松種群而不屬赤松種群,有一定正確的見解,但他未能進一步研究長白松與歐洲赤松的區別。經研究後,我們認為長白松是歐洲赤松的一個地理變種。

松科植物詞條

常綠或落葉喬木,稀為灌木狀;枝僅有長枝,或兼有長枝與生長緩慢的短枝,短枝通常明顯,稀極度退化而不明顯。本科約230餘種,分屬於3亞科10屬,多產於北半球。中國有10屬113種29 變種(其中引種栽培24種2變種),分布遍於全國。
蒼山冷杉 (原變種)
長苞冷杉 (原變種)
紅杉(變種)
落葉松組
掃帚油松(變種)
油松組
長葉松組
白皮松組
單維管束松亞屬
落葉松亞科
紅杉組
魚鱗雲杉組
西藏冷杉
雲杉組
台灣油杉
矩鱗油杉
高山松
歐洲黑松(原變種)
冷杉亞科
松亞科
五針松組
墨脫冷杉
川滇冷杉
大果黃杉
南方鐵杉(變種)
台灣五針松
雙維管束松亞屬
台灣雲杉
矩鱗鐵杉(變種)
剛松(原變種)
油麥吊雲杉(變種)
鐵杉組
林芝雲杉 (變種)
長苞鐵杉組
黃果雲杉(變種)
綠果黃花落葉松(變型)
康定雲杉(變種)
卵果魚鱗雲杉(變種)
察隅冷杉
西黃松
黑皮油松(變種)
麗江雲杉組
歐洲赤松(原變種)
台灣果松
雲南油杉
新疆落葉松
雪嶺杉
鐵堅油杉
江南油杉
西藏雲杉
思茅松(變種)
大果鐵杉(變種)
鐵杉(原變種)
長白魚鱗雲杉(變種)
台灣鐵杉
魚鱗雲杉(變種)
日本落葉松
歐洲落葉松
地盤松
台灣黃杉
黃果冷杉(原變種)
北非雪松
金錢松屬
細葉雲南松(變種)
鱗皮冷杉
紫果冷杉
球冠赤松
鐵杉屬
雲南黃果冷杉(變種)
油松(原變種)
北美短葉松
晚松
急尖長苞冷杉(變種)
萌芽松
新疆冷杉
毛枝五針松
千頭赤松
大果紅杉(變種)
川西雲杉(變種)
黑松
白扦
西藏紅杉
長白松(變種)
喜馬拉雅紅杉
日本雲杉
歐洲赤松
黃花落葉松(原變種)
日本五針松
怒江紅杉
海南油杉
鐵堅油杉(原變種)
紅杉
喬松
四川紅杉
麗江鐵杉
雲南鐵杉
黃花落葉松
岷江冷杉
華北落葉松
日本冷杉
巴山冷杉
中甸冷杉
怒江冷杉
白皮松
黃果冷杉
台灣冷杉
臭冷杉
南歐黑松
蒼山冷杉
杉松
落葉松屬
麗江雲杉
雪松屬
青海雲杉
青扦
鱗皮雲杉
歐洲黑松
熱帶松
巴山松
加勒比松
大明松
長葉松
海南五針松
新疆五針松
偃松
赤松
西藏白皮松
油杉屬
松屬
雲杉屬
銀杉屬
黃杉屬
百山祖冷杉
長苞冷杉
冷杉屬
花旗松
麥吊雲杉
海岸松
秦嶺冷杉
青岩油杉
柔毛油杉
油杉
黃枝油杉
鐵杉
長苞鐵杉
黃山松
紅皮雲杉
白皮雲杉
歐洲雲杉
紅松
大果青扦
華山松
短葉黃杉
北美喬松
瀾滄黃杉
大別山五針松
華南五針松
太白紅杉
落葉松
雪松
油松
松科
雲南松
興凱湖松
雅加松
南亞松
濕地松
火炬松
馬尾松
紫果雲杉
長葉雲杉
銀杉
華東黃杉
黃杉
金錢松
樟子松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