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犀盾石牌

長犀盾石牌

長犀盾石牌,位於河南省安陽縣西高穴村的曹操高陵,2009年發現一塊刻有“常所用長犀盾”字樣的石牌,2010年6月12日中國考古工作者再次從曹操墓(即曹操高陵二號墓)中挖掘出“常所用長犀盾”字樣的銘牌,這已是從曹操墓挖掘出來的第九塊石牌,成為佐證曹操墓的又一新證據。

概述

長犀盾石牌長犀盾石牌
長犀盾石牌,位於河南省安陽縣西高穴村的曹操高陵,考古工作者在2009年年底已經確認的曹操墓中,又發現一塊刻有“常所用長犀盾”字樣的石牌,以及鐵質鎧甲片、陶器、漆器等遺物。相繼挖掘出的還有龍形標記陶勺、顆粒狀的玉珠、曹操葬口含翡翠珠等。2010年6月12日中國考古工作者再次從曹操墓(即曹操高陵二號墓)中挖掘出“常所用長犀盾”字樣的銘牌,這已是從曹操墓挖掘出來的第九塊石牌,成為佐證曹操墓的又一新證據。

主要特徵

1、在二號墓前室發現的“常所用長犀盾”石牌,是發掘出來的第九塊石牌。“與之前發現的八塊寫有“魏武王”字樣的“常所用格虎大戟”等石牌非常相似,但是上半截沒有了,猜測上半截寫有‘魏武王’曹操二字。”
2、依據考古推斷,這塊“常所用長犀盾”銘牌與曹操關係密切,與此前出土的“魏武王常用挌虎大戟”的石牌都是同時期文物。“這更進一步佐證此墓是曹操墓。”
考古發現長犀盾石牌考古發現長犀盾石牌

3、考古工作者選擇二號墓道兩邊的磬形坑和長方形坑進行了考古發掘。在長方形坑中發現有分布規律的鐵釘,可能是建墓時遺留的建築設施遺蹟。出土的龍形標記陶勺,考古專家稱十分罕見,代表著十足的帝王身份。
4、二號墓發現的顆粒狀的玉珠,大小相仿,中間有穿孔,或是曹操生前冠上戴的飾物。之所以散落在地上,據考古隊員說,有可能是盜墓賊在離開墓穴時掉落的。另外,考古隊員在墓穴的側室發現了有畫像的磚,但是一些已經遭到了破壞。
5、墓中還出土一顆“翡翠珠”,珠子呈橢圓形,直徑2厘米左右,無色透明、質地溫潤。專家估計,其價值上千萬元人民幣。

考古發現

長犀盾石牌發現地長犀盾石牌發現地
1、從曹操墓出土的珠子都帶有穿孔,只有這個翡翠珠沒有任何穿孔,由此推斷其他珠子為配飾物上所用,翡翠珠為曹操下葬時口含。“在墓室中由於被泥土包裹,才一次次躲過盜墓者的洗劫,得以完好保留下來。”
2、曹操墓牆壁的長釘上發現有帳幔絲線纏繞的痕跡,並發現了大量的鎧甲片,“這像是一件完整的鎧甲”。
2009年12月27日,中國考古專家暨文物部門對外公布,河南省安陽縣安豐鄉西高穴村發掘的一座東漢大墓,經過考古專家的研究判定,二號墓即為曹操墓。中國考古界找出九大證據證明曹操高陵就在此地。

最新發現

長犀盾石牌長犀盾石牌
2010年6月12日上午9點半左右,剛剛出土的一塊銘刻著“常所用長犀盾”字樣的石牌,通過電視鏡頭展示在公眾面前。這是曹操墓首次出現帶“盾”字的石牌,表明墓主人生前曾經使用過此種兵器。遺憾的是,石牌殘缺了三分之一。考古人員根據此前的發掘經驗推測,殘缺部分應該刻有“魏武王”字樣,並希望在今後的發掘工作中能夠出土。
在此前的考古發掘中,曹操墓中共出土刻銘石牌約60件,有長方形、圭形等,上面的銘文記錄了隨葬物品的名稱和數量。其中8塊分別刻有“魏武王常所用格虎大戟”“魏武王常所用格虎短矛”等字樣,十分珍貴,被專家認為是證明墓主為魏武王曹操的最為重要的、最直接的證據。發現石牌的地點位於曹操墓前室、一塊被擾動的石質地板殘塊下面。此前該墓中出土的曹操頭蓋骨,以及8塊“魏武王常所用”刻銘石牌,均在此出土。讓專家們感到奇怪的是這些出土石牌凡帶有“魏武王”字樣的,均被打斷;專家推測為石槨的精美畫像石,也均被打成碎片,以至於考古人員從墓中出土了上萬片畫像石殘片;曹操的遺體被人從墓葬後室拖到了前室,甚至連臉部都被殘忍地砍去。

遭人破壞

刻銘石牌刻銘石牌
根據這些非正常現象,專家推測說,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課題,曹操墓曾遭人為破壞,也許就在曹操去世後不久,有“仇家”報復性地刻意毀墓。考古人員還繼續清理了墓室內被盜墓擾動的石質地板殘塊,出土了鐵質鎧甲片、陶器、漆器、玉珠等遺物。同時,考古人員選擇了墓道兩邊的磬形坑和長方形坑各1個進行了考古發掘。在長方形坑中發現有分布規律的鐵釘,可能是建墓時遺留的建築設施遺蹟。
備受關注的曹操高陵1號陪葬墓考古發掘工作接近尾聲,但令人失望的是,由於被盜嚴重,除一把鏽蝕嚴重的鐵劍外,陪葬墓內沒有其他文物出土。1號墓與曹操墓相距30多米,坐東朝西,和曹操墓方向一致,形狀呈刀字形,墓道呈斜坡狀,陡峭狹窄,墓道兩旁分布有方形坑。從布局上看,陪葬墓與曹操墓應屬同時規劃,陵園的中軸線在兩墓之間,兩個墓的墓道還分別對著一個陵門。但1號陪葬墓規模遠小於曹操墓,規格也不高,僅是一個堅穴土坑墓,墓室上部沒有磚石券頂,墓底也沒有磚石鋪地,與當時的墓葬特徵不太相符。1號陪葬墓共清理出7個盜洞,其中一個盜洞通往曹操墓,被盜、破壞十分嚴重,僅在墓道通往墓室的地方出土了一把鐵劍。陪葬墓幾乎是一座空墓,這讓本來迷霧重重的墓主人身份變得更加撲朔迷離,難以猜測。沒有文獻記載,又沒有得力的實物證據出土,專家們感到十分迷惑不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