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營清真寺

長營清真寺

長營清真寺是京郊最大的清真寺,屬於朝陽區僅存古建七座清真寺之一,建於明正德年間的。位於朝陽區朝陽路管莊北、長營回族鄉內。該寺始建於明朝,為兩進院落,前院設有水堂、課堂、後院建有大殿和配殿。寺內建築保存較好,是北京郊區規模最大的清真寺。自1986年以來回民不斷集資改擴建。現在整個寺院又大了許多,且有新的建築。

基本信息

(圖)長營清真寺長營清真寺

清真寺簡介

長營清真寺是京郊最大的清真寺,屬於朝陽區僅存古建七座清真寺之一,建於明正德年間的。位於朝陽區朝陽路管莊北、長營回族鄉內。該寺始建於明朝,為兩進院落,前院設有水堂、課堂、後院建有大殿和配殿。寺內建築保存較好,是北京郊區規模最大的清真寺。自1986年以來回民不斷集資改擴建。現在整個寺院又大了許多,且有新的建築。

概況

(圖)長營清真寺長營清真寺

常營清真寺坐落在北京市朝陽區常營回族鄉,占地13.4。常營清真寺始建於明武宗正德年間(公元1502---1521年)。此寺由南至北依次排列著三座寺門。曾於嘉慶元年(1796)三月開始重新修建,於嘉慶三年十月竣工。解放後經過1983年、1993年1998年幾次修繕後的清真寺為正方形,長寬各90多米,建築面積3643平方米,布局精巧,宏偉輝煌。建築設計精巧,堪稱北京的一景。

歷史沿革

始建於明正德年間,清嘉慶年重修。寺坐西朝東,為二進院落。大門及前院已改建。前院有水房及講堂,二門為垂花門帶影壁。後院有大殿,為筒瓦硬山調大脊。後殿為歇山箍頭脊。大殿面積為200平方米。該寺為郊區建築規模最大的一座清真寺。自1986年以來回民不斷集資改擴建。現在整個寺院又大了許多,且有新的建築。

位於朝陽區朝陽路管莊北、長營回族鄉內。該寺始建於明朝,為兩進院落,前院設有水堂、課堂、後院建有大殿和配殿。寺內建築保存較好,是北京郊區規模最大的清真寺。自1986年以來回民不斷集資改擴建。現在整個寺院又大了許多,且有新的建築。常營回族鄉於2002年5月啟動了常營清真寺歷史上規模最大、耗資最多的一次改擴建工程。總投資1300多萬元,改造後清真寺的建築面積達4578平方米,總占地面積8459平方米,是北京市郊區建築規模最大的清真寺,其布局嚴謹統一,氣勢宏偉典雅,既蘊含古建神韻又充滿現代氣息,是常營500餘年歷史變遷的見證。

特色

長營清真寺為二進院落,有垂花門、遊廊、花木扶疏、雅潔可喜。大殿進深八間,面闊五間,可容納二三百名穆斯林做禮拜。近年有增建一女殿,專供女穆斯林禮拜。是京郊最大的清真寺,屬於朝陽區僅存古建七座清真寺之一,建於明正德年間的。

修復後的清真寺保留中國古建築特色,布局嚴謹大方,氣勢宏偉,飛檐斗拱,古意盎然。不僅是教民們宗教活動的場所,而且巳發展成朝陽區獨具特色的旅遊景點。寺記憶體有碑文兩褐,分別為清嘉慶年間和民國ZO年所立,記述了本寺的建造歷史、管理制度和寺產情況,成為研究本寺歷史的珍貴文物。寺內還藏有手抄本《古蘭經》30本、《偉嘎葉》2部、《爾嘎葉代》1部、《嘎最》4本。

自1984年以來,先後有摩洛哥伊朗土耳其巴基斯坦印尼沙烏地阿拉伯等國的使團、外交管員、上層人士來常營清真寺訪問參觀。

交通

乘306、364路到長營站下車,或乘312路到雙橋站下車沿長營路向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