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治古姓氏

長治古姓氏 作為血脈延續的中華姓氏,最早出現在中國。從公元前3000年華夏第一個姓———風開姓,中國的姓氏隨著社會的發展變遷,綿延不絕。有關專家最新統計結果表明,中國曾經用過的姓氏高達22000多個,而其中不少姓氏有上千年的歷史。中華文化的統一性和連續性在姓氏之中得以體現,因而也被世人公認為中華文化遺產。

姓氏歷史

姓是標誌一個人家族系統的血脈符號,也是人們進行社會交往的首要條件,涉及到千家萬戶的每一個成員。通過這個符號,每個人都可以把自己的歷史文化聯繫起來,這種聯繫無疑就是一個姓氏悠長、神秘而扣人心弦的尋根隧道,探討這種聯繫的過程不僅是意義重大的尋根情結,更是對中華姓氏文化的一次學習和巡禮。對於已經成為過去的歷史而言,我們今人能夠直接看到,並觸手可及的那些,除了猿人化石、甲骨文字、秦磚漢瓦、典籍文獻實體之物之外,還有一個至今仍然繁衍延續著的活化石,那就是人人皆有的姓氏。

尋根問祖是人的天性,古往今來皆如此,尤其是近些年來,尋根探源已勢不可擋,而尋根的捷徑就是追尋自己的姓氏譜系,越過時空隧道去了解本姓的肇源地、播遷路線、主要分支、始遷祖、歷史上有多少名人等等,身臨其境地去感悟姓氏文化的精髓。

源遠流長的上黨歷史,延續和積澱著厚重的姓氏文化,據不完全統計,境內共有712個姓氏。在這些姓氏中,不乏大姓和名姓,更有肇源於本地的姓氏,比較有影響和代表性的姓氏有下列幾姓:

黎姓

黎姓早期發源地當是今山西黎城縣東北一帶,即春秋時黎國都城所在地。當年顓頊的裔孫因為戰功受封於黎陽,建黎國,後來黎國滅亡,其後世子孫便以故國名作為姓氏。還有一支黎姓出自陶唐氏,是堯的後裔。商朝時,在今黎城一帶有黎國,商朝末年被周武王所滅。《尚書》中“西伯(周文王姬昌)戡黎”,《史記·周本記》商紂時西伯敗耆國,即此。周建立後,曾分封商代遺民,堯的後代就被封於黎,為侯國,世稱黎侯,其後世子孫則以祖上的封國名作為姓氏 。

黎出自九黎的後裔。據《風俗通義》等所載,九黎,古時為我國南方土生土長的龐大種族之一,相傳為少昊(傳說中古代東夷首領)金天氏之時的諸侯。黎曾被封為北正(一說火正)官,掌管民事。北正,傳為黃帝曾孫,曾在黎城建黎侯國,其後裔有以字為氏,稱黎氏。據《元和姓纂》等所載,商時有諸侯國———黎國,一個在今山西長治縣西南,商末被周文王所滅;另一個在今山東鄆城縣西。這兩個黎國的子孫,後以國為氏,姓黎。又據《風俗通義》所載,這兩個黎國均為古部落“九黎之後”。據《元和姓纂》等所載,商末為周文王所滅的黎國,在周武王分封諸侯時,被封給帝堯的後裔,賜爵為侯,並且仍然沿用黎國的名稱。春秋時黎國遷都於山西黎城縣東北的黎侯城,後為晉國(在今山西西南部)所滅,其子孫後以國為氏而姓黎。又據《路史》所載,古黎國被周文王勘平,武王克商後,封商湯後裔於黎國,後有黎侯豐舒,其子孫有黎氏、犁氏。這一支出自帝堯後裔的黎姓人家,史稱黎姓正宗,後來成了整個黎氏家族中最為主要的組成部分。是為山西黎氏。又據梅州市梅縣區《黎氏族譜》載:“傳黎氏者,厥為北正黎一脈。黎之後世掌舊職,殷商興,以功封侯,建國於潞州黨郡之壺關,乃殷商之西境,國號曰黎,子孫固以為姓氏。黎族之有氏,蓋自此始。遂建立宗祀,世享侯封。黎氏遠源發自黃帝曾孫北正黎……”文中的“潞州上黨郡之壺關”,在今山西長治市境。於此可見,這個黎國的建國時間、地望,與上述山西黎國相同,即指為同一個黎國,只是明指出黎氏始祖是“黃帝曾孫北正黎”。早在戰國時期,黎姓或因仕宦而處,或因避難而居,西入陝西,東向山東、河北,南徙江蘇、廣東、廣西及越南北部。黎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九十二位的大姓,人口較多,約占全國漢族人口的0.19%。

路姓

《姓纂》的有關路姓記載是這樣的:“炎帝之後,黃帝封其支子於潞,春秋時潞子嬰兒是也,今上黨潞縣,子孫以路為氏,望出陽平、襄城、陳留、東陽、河南。”

由此看來,路姓始祖的繁榮滋長於潞子一帶,已經有了悠長的5000年時間,他們當初是由於潞水之名而得姓,潞水卻由於路姓人士的世代綿延而聞名,兩者之間,關係密切異常。

源自上古炎帝神農氏的路氏,到了1100多年以前的唐憲宗元和年間(姓纂系此時之作),便已經從山西潞水的老家,逐漸遷到了陝西的陽平、安定,以及河南的襄城、陳留等地,可見路姓子孫的播遷,也跟其他許多古老的姓氏一樣,是自北而南,然後遍及於全國各地的。不過,我國後世的路氏,並非僅僅只有源自炎帝神農氏的一支,他們的組成分子較多,有的是帝嚳高辛氏的後裔,有的來自五胡亂華時期的外族,有的則是滿洲旗人的後代,至少有5種不同的來源。

鮑姓

《千家姓》上說:鮑姓“望族居上黨郡。”

鮑姓發源於今山東歷城,鮑叔牙的子孫在齊國世襲卿位,見於史冊的有玄孫鮑牽(鮑莊子),還有鮑文子、鮑蘇,並有裔孫鮑焦隱居於周的國都(今河南省洛陽)。戰國初,田氏代齊後,子孫有逃往今河北、河南、山東、江蘇等地者。兩漢時,鮑姓名人漸多,西漢末的鮑宣,字子都,西漢大夫,渤海高城(今河北鹽山東南)人。哀帝時,為諫大夫,敢於上書直言,抨擊時政。他在上書中,曾指出:“民有七亡而無一得”,“有七死而無一生”。後任司隸。王莽執政時,被迫自殺。鮑宣死前極有預見地將長子鮑永、次子鮑升避居於“上黨屯留。”鮑永子鮑昱、孫鮑德、玄孫鮑昂俱有名於當世,尤以鮑昱最為著名,他貴至宰相,為後世鮑姓上黨郡望的形成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東漢司隸校尉鮑永,字君長,累以功封關內侯,為司隸校尉,以事劾趙王良、朝廷肅然。後為東海相。東漢時還有扶風(今陝西省興平)人鮑鴻、鮑恢,京兆新豐(今陝西省臨潼)人鮑郵,東漢初的九江(今安徽省鳳陽)人鮑駿……。表明在秦漢之際,鮑姓已分布於黃河中下游地區,並有一支進入安徽。魏晉南北朝時期,繁衍于山東、江蘇間地,古屬東海郡之地的鮑姓人丁興旺,名家輩出,著名南朝樂府詩人鮑照即為此郡鮑姓之傑出代表。

鮑照(?-466年),字明遠,東漢太尉鮑昱之後,祖籍山西上黨,遷居東海(郡治今山東蒼山南),南朝著名文學家。曾任秣陵令、中書舍人等職,後任臨海王劉子頊前軍參軍,稱“鮑參軍”。後子頊起兵失敗,為亂軍所殺。其長於樂府,尤善七言歌行。風格俊逸,對唐詩人李白、岑參等頗有影響。著有《鮑參軍集》。

此郡鮑姓由於離東晉、南朝之國都南京較近,其由於仕宦、逃難進入今浙江、江蘇、湖北等地。此際,繁衍於上黨、泰山、河南郡的鮑姓亦呈族大人眾、名家輩出之態,昌盛為鮑姓上黨、泰山、河南郡望。唐末至五代的動亂導致鮑姓在今江西、湖南、四川等地定居下來。兩宋時,鮑姓發展出現了新特點,其除昌盛于山東外,繁衍於今安徽、江蘇、浙江等南方省份的鮑姓十分搶眼,名人輩出。元初、元末的動亂導致鮑姓向廣東、福建、廣西等地徙居。明初,山西鮑姓作為洪洞大槐樹遷民姓氏之一,被分遷於安徽、江蘇、河北、河南等地。明中葉以後,鮑姓進入台灣省,有清一代,鮑姓分布愈廣。

如今,鮑姓在全國分布很廣,尤以青海、江蘇、山東、湖北、浙江等省多此姓,上述5省鮑姓約占全國漢族鮑姓人口的70%。鮑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173位的姓氏,人口較多,約占全國漢族人口的0.06%。

馮姓

根據《姓纂》的記載,馮姓也是周文王之後,他們的老祖先,可以遠遠地追溯到周文王的第15個兒子畢公高。畢公高的後代畢萬封在魏地,畢萬有個孫子食采馮城,於是,這一支子孫就以采邑的名稱為姓,以後統統都姓馮了 。

現在,馮姓的派別相當多,根據《姓氏考略》的記載,大致如下:

上黨的馮氏,則系漢代左將軍馮奉世的後代。馮奉世,山西省黎城縣人。武帝末年選為郎官,昭帝時補為武安長。宣帝本始年間,他帶軍攻打過匈奴,回來後又擔任了郎官。元帝時被封為關內侯。馮奉世是一位威震諸夷的大將,漢宣帝時,曾經出使西域各國,接連擊敗了莎車等國,後來又以破羌之功,被封為關內侯。調任左將軍,繼續擔任光祿勛。他的兒子馮翊曾擔任左野王;他的長女馮媛由元帝納入後宮,得拜婕妤,很受元帝寵愛。公元前39年,馮奉世病故,葬黎城縣石羊墳村西。

連姓

連姓起源於春秋時期,以齊國大夫連稱之名為姓 。

公元前十一世紀,周的諸侯國齊襄公命連稱將軍去戌守葵丘(今山東省淄博市西部)。當時言明:戌期一年。今年瓜熟時去,明年瓜熟時回。一年期滿後,連稱請求返回故地,襄公不許。連稱誘使公孫無知這個人作亂,殺死了襄公。公孫無知自立為齊君。齊襄公之弟齊桓公回國取得政權,使齊國成為霸主。其後,齊國的連氏有的移居上黨郡。

上黨人連楹是明朝開國功臣,任御史。明太祖朱元璋死後,其子朱棣殘殺兄弟,連楹在南京城門外勸阻被殺。連楹之子紛紛逃避。有一子逃回上黨故鄉,有三子避居福建。現福建省仙遊、莆田等縣的連姓居民,可能就是他們的後裔。散居在廣東大埔的連姓人是客家人,他們的祠堂堂號是“上黨堂”。

廣東省大埔縣連姓祖先來自福建。他們的祠堂門聯,表明他們的根在山西省上黨地區。連氏祖上在山西上黨,開基始祖連佛保於15世紀初來到馬崎,以農耕捕魚為生,繁衍至今已有23世。清康熙年間,17歲的連氏後裔連興位從馬崎赴台灣,定居台南馬兵營。連戰就是連興位的第九世孫。

連姓是中國一個小姓,但卻是一個古老姓氏,自春秋初輔佐齊桓公與管仲的齊國大夫連稱“上黨開宗”後,已3000多年。現大陸連姓大約有35萬至40萬人。連戰六世祖清初遷台南馬兵營後,即在附近小腳腿村修建了小型連氏宗祠定時祭拜,以示不忘大陸,不忘先祖。近50年來兩岸隔絕,但台南小腳腿連氏宗祠仍然多次派人回閩南拜祖。

客家研究專家羅香林先生在《客家研究導論》中提出這樣一個觀點:“客家先民本來居住在并州上黨,司州弘農,揚州淮南,豫州新蔡,安州之間的中原地區。即汝水以東,穎水以西,以至黃河上黨一帶。由於連年戰亂,特別是北方匈奴等少數部族入侵中原,虐待漢人,使他們被迫離開故土南遷。從東晉開始到清乾嘉以後,先後進行五次大搬遷”。羅香林先生還認為:贛南17縣中,有10個縣是屬客縣,7個縣非屬純客縣。現根據本地區的人口、族譜、方誌及語言等方面的資料來看,贛南客家人的分布地帶和人口數據,贛南現轄17縣,總人口為740%多萬人,其中客家人為680%萬以上,占總人口的19%以上,除贛州市的部分人口及少數縣的個別居民點外,基本上都是客家人。羅香林提出的“客家南來說”,較多地為研究者所接受。在其著作《客家源流考》中,他認為,“客家先民東晉以前的居地,實北起并州上黨,西屬司州弘農,東達揚州淮南,中至豫州、新蔡、安豐。換言之,即漢水以東,潁水以西,淮水以北,北達黃河以至上黨,皆為客家先民的居地”。這些客家先民自一千多年前的晉朝末年以來,為躲避戰亂等原因,歷經數次大規模遷徙。先在閩贛交界地區聚居,以後又向南方各省及海外播衍。現在已有數千萬客家人分布在世界70多個國家和地區。

經過多次的輾轉遷徙,客家人始得在各地安身立命,世代繁衍。千百年來,散居在各地的客家人在當地生活和交往中沒有完全混化於當地土著(也有少部分已經混化),而一直保留客家先民傳下來的風俗習慣、生活方式以及為人處世的觀念,甚至他們所講的方言也是保留著中原古漢語音的客家話。

石姓

上黨石姓是十六國時後趙石勒的後裔 。

石勒,上黨武鄉羯人,十六國時期後趙的建立者,在位14年,促進了民族的大融合。他於公元319年自稱趙王,建立政權,史稱後趙。10年後,滅前趙,領有了中國北方的大部分地區,建都襄國(今河北邢台),稱霸於北方。這是石姓的第一個皇帝。石姓分布以四川、河北、山東、陝西、遼寧、河南等省為多,上述六省石姓約占全國漢族石姓人口的63%。石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63位的大姓,人口較多,約占全國漢族人口的0.35%。

石勒(公元267—332年),字世龍,上黨武鄉羯人,屬匈奴別種,父祖並為部落小卒。晉惠帝末年,并州大飢,勒被官府執掠,賣為耕奴。當八王混戰之中,勒招聚徒眾為騎盜,後降附劉淵,為其部將,率眾三萬轉戰黃河南北,攻下冀州各郡縣堡壁百餘處。占據今河北、山東大部地區,有眾十餘萬。又與劉曜等攻陷洛陽。石勒以襄國為根據地,自稱趙王(319),史稱後趙。先後擊敗劉琨,滅鮮卑段氏,進據河南、皖北,攻取青州,329年消滅前趙,北方除遼東慕容氏及河西張氏外,盡為勒所有。330年勒稱皇帝,後趙與東晉以淮水為界,形成南北對峙局面,332年勒病死。

石勒出自羯胡,本無文化,初期多所殺戮,不過後來漸知尊重漢族人士,以張賓為其謀士,中原大姓紛紛出仕石氏,為之效力,於是建立制度,刪定律令,查實戶口,遣使循行州郡,勸課農桑,令每戶出貲二匹,田租二斛,又恢復施行九品官人法,開設學校,提倡經學,禮遇僧侶,對佛教的弘布有很大作用。石勒在位15年,趙國在中原的統治漸趨鞏固。史稱他“褫氈裘,襲冠帶,釋介冑,開庠序,鄰敵懼威而獻款,絕域承風而納貢,則古之為國,曷以加諸!雖曰兇殘,並一時傑也。”(劉顯叔)

石姓最早發源於當時的衛國之地,即今天的河南北部一帶。以後便主要繁衍於黃河中、下游地區,再後向更廣的地方發展。魏晉南北朝時,在北方形成了五大聚居地。歷史上石姓有望出“武威、渤海、平原、上黨、河南”之稱。唐時石姓已遍及北方廣大地區,這與當時的社會動盪和後趙、後晉的建立是分不開的,石姓的大舉南遷也正始於此時。其中唐初有石氏族人自河南固始隨陳元光入閩開闢漳州,五代之時,便已成為閩南地區的望族,石琚被尊為入閩始祖。明洪武年間(1368—1398年),有石玉全開基福建南靖永豐里,其後子孫多遷居今台灣省。總之,宋、元以後,石姓便遍及江南大部分地區。明清時已遍及全國各地。

尚姓

尚姓源出有四:1、出自姜姓,是姜太公的後裔,以祖名為姓。2、源於秦代,以官職為氏。3、出自姒姓,以祖名為姓。4、出自他族及少數民族。尚姓源起周代的齊國,公元前386年,周安王被迫承認田和為齊侯。至此,齊國姜氏的江山被田氏取代。史稱田氏代齊。因田氏代齊並未發生大規模的流血衝突,屬於一種和平演變,故尚姓大多仍留在齊國 。

儘管尚姓得姓很早,但在以後發展中一直很難讓人知其詳。先秦兩漢和魏晉南北朝,尚姓散見於史書且鮮少。唐時尚姓表現優異,加上宇文氏改姓尚姓的生力軍,使整個尚姓家族自此龐大茁壯不少。其表現一方面是名人不斷出現;二是尚姓世居某郡為當地所仰望的顯貴家族層出不窮。如講尚姓望出京兆、清河、汲郡和上黨等望郡。這說明在唐代及其以前,尚姓家族曾昌盛於今陝西西安、河北清河、河南汲縣及山西上黨一帶。明代朱元璋統一天下後,因山西表里山河的特殊位置,所受波及不大,人口繁衍較快,於是從山西移民,尚姓作為洪洞大槐樹遷民姓氏之一,被分遷於河北、河南、山東、江蘇等地。明清之際尚姓開始在南方各地發展起來,且有渡海赴台,遠居海外者。據統計,尚姓是中國姓氏排行第135位的姓氏。

據《元和姓纂》和《姓氏考略》講,尚姓望出四個地區其中有上黨,即今山西長治一帶。資料顯示,長治市、晉城市姓尚分布較廣且密度堪佳。高平市有一個村數百戶上千人口皆姓尚。長治市郊區堠北莊鎮的小師莊村,百分之六十以上的農戶姓尚。該鎮潞州二賢莊,因是隋末唐初瓦崗農民軍領袖單雄信故居而聞名遐邇,聲名遠播海內外。據清乾隆年間古碑考據,二賢莊周圍三個村子,蔣村和湛上村兩村均有尚姓繁衍。尤其是湛上的尚姓,民間傳說在隋末唐初時原都是單雄信家族後裔,後因單雄信誓死不降唐,此處單姓怕唐朝剿滅九族而改姓尚,個別還改姓常的。因此,隋唐以來便流傳“單尚原本是一家,不分彼此歸一統”的說法。另外,尚姓在長治市周圍13個縣市區廣有分布。

(選自《民俗尋根》史耀清主編,木兵編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