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第一堤

連日來,三峽庫尾的重慶涪陵區陰雨連綿,加之三峽蓄水,6月10日長江涪陵段水位已達144.4米,儘管如此,住在涪陵區中山路江邊低矮民房內的居民們卻沒有了往年對洪水的擔心―― 一座雄偉的防洪大堤已將4.5公里長的沿江城區安全地保護了起來。儘管整個工程尚未全面竣工,但“長江第一堤”已是雄姿初現,其綜合效益也開始發揮。

概述

涪陵城區移民遷建防護工程屬三峽庫區移民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是一項具有移民安置、城市防洪、治理滑坡、恢復和改善城市環境等綜合功能和社會效益的重點工程。防護堤全長4546米,堤頂高程182米,最大堤高57米,堪稱“長江第一堤”。工程總投資約11億元,計畫在明年年底全面竣工。

現場情況

6月10日下午,記者冒雨來到該工程龍王嘴施工現場,登上防護堤堤頂的觀景台極目遠眺,綿延的大堤在雨霧中直接江天,氣勢磅礴。涪陵堤防工程建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陶程指著大堤內側的沿江地帶介紹說,這些地方在沒修大堤的時候,汛期只有採取水漲人退、水退人進的防洪避災措施,每年因洪水造成的損失上千萬元。如今,防護堤一期工程已通過驗收,二期工程基本完成,三期工程主堤部分也已達到設計高程,大堤已經基本具備了防洪功能,全面竣工後,可滿足三峽工程運行30年後、50年一遇的防洪標準。記者注意到,儘管雨大路滑,仍有涪陵市民來到這裡登臨,看長江漲水,看大堤施工進度。岸邊一位個體商戶告訴記者,從大堤開始修建時,市民就非常關心,盼著早日築起這道“擋水牆”,盼著沿江地帶早日得到改造開發。
令人欣喜的是,作為涪陵跨世紀的形象工程和民心工程,該工程自1998年開工至今,經過建設者們的艱苦奮戰,其綜合效益已提前開始體現。涪陵堤防工程建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總經理何福俊介紹,目前依堤復建水運樞紐已全面開工,4個港區、18個碼頭、29個泊位將打造出一座現代化的港區樞紐;堤內8.5公里、總投資4.5億的濱江路於今年2月開工建設,明年年底將建成通車;涪陵主城區庫岸滑坡基本得到治理,保證了城區安全;濱江片區開發已啟動,一個約3平方公里的沿江經濟、商貿、港口、旅遊新區的宏偉規劃不僅將為涪陵建設現代化都市打下堅實的基礎,而且也將成為三峽庫區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