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局

長江局

長江局指的是中共歷史上臨時設定用於管轄長江沿岸各省黨的發展的機構,短暫存在,歷史上存在過多個長江局。

基本信息

1927年長江局

長江局長江局
(1)1927年9月,臨時中央政治局會議決定,由羅亦農陳喬年任旭王一飛毛澤東5人組成長江局,羅亦農任書記,易禮容任秘書長。10月1日發出決議,規定長江局管轄範圍為湖南、四川、陝西、河南、河南、湖北、江西、安徽七省,代行中央職權,指揮上列七省的革命運動與黨務。2日,長江局開會決定蔡振德任秘書。15日,長江局會議永定,在羅亦農、王一飛赴湖南期間,由任旭代理書記,同陳喬年、劉昌群一起處理日常工作。毛澤東與易禮容始終未到職。11月11日,中央決定撤銷中央長江局。

37到38年長江局

(2)1937年12月南京淪陷前夕,武漢成為全國抗日運動的中心。為了統一領導南方各省黨的工作,發展長江流域和南方各省的抗日運動,中共中央決定在武漢設立中共中央長江局。同時組成中共代表團,負責與國民黨的聯繫和談判,繼續推動國民黨的改革和進步。不久,兩個組織合併,對內稱長江局,對外稱中共代表團。12月23日,中共中央長江局在武漢正式成立,由王明周恩來項英秦邦憲葉劍英董必武林伯渠等7人組成,王明任書記,博古負責組織工作,周恩來負責統戰和軍事工作,董必武負責民運工作,葉劍英負責軍事工作,鄧穎超負責婦女工作,李克農任秘書長。長江局負責管轄雲南貴州四川湖北湖南河南江西安徽江蘇浙江福建廣東廣西等省,並領導中共中央東南分局新四軍的工作。由於長江局及所屬組織的努力工作,國共兩黨高層談判連續舉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不斷發展,南方各省黨的組織迅速恢復建立,新四軍改編及東進抗日任務圓滿完成,以武漢為中心的湖北抗日救亡民眾運動掀起高潮。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長江局不僅為這一時期抗戰新局面的開創作出了歷史性貢獻,而且為以後黨在國統區的工作奠定了紮實基礎,對後來國統區愛國民主運動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1938年10月,中共擴大的六屆六中全會決定撤銷長江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