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站綜合交通換乘中心

長春站綜合交通換乘中心

長春站綜合交通換乘中心是省市重點項目, 2.南樞紐工程。 3.貫穿火車站東側地下的南北大通道2009年6月開工,2009年12月土建完工。

百度名片

長春站綜合交通換乘中心是省市重點項目, 是集鐵路、 捷運、 輕軌、 長途客車、 城市公交、計程車和社會車輛等多種交通方式於一體的綜合交通樞紐, 實現長吉城際鐵路哈大客運專線與城市

長春站綜合交通換乘中心長春站綜合交通換乘中心
交通充分對接, 形成一個快捷、 高效、 方便的綜合交通體系。 長春站綜合交通換乘中心工程由樞紐北廣場、 樞紐南廣場、 火車站站場、 配套服務中心4個子項目組成, 由深圳設計院和中鐵三院共同開展前期工作, 結合哈大客運專線和長吉城際鐵路建設而實施的重大工程, 與長春西客站一併成為長春人民期盼的民生工程。

簡介

不出火車站,就可以乘上輕軌、公交、長途客車、計程車、社會車輛甚至捷運,並與鐵路站點實現無縫連線,這樣的好事並不遙遠。長春市將在長春火車站地下建設大型綜合立體交通換乘中心,2009開工,2012年竣工,人們在這裡可以實現零距離換乘。
總建築面積:22萬平方米
總投資:約18億元
工程組成:共分4部分
1.北樞紐工程,計畫5月開工,2011年7月竣工投入使用。
2.南樞紐工程。計畫2010年7月開工,2012年7月竣工投入使用。(其中地面交通改造工程計畫2011年3月開工,2011年10月完工。)
3.貫穿火車站東側地下的南北大通道2009年6月開工,2009年12月土建完工。
4.新建配套服務中心,2010年9月開工,2012年7月完工並投入使用。

換乘中心地下設計換乘中心地下設計

換乘中心工程檔案
1.北站房
2.南站房
3.北廣場
4.南廣場
5.綠化採光井
6.社會車輛地下車庫進出口
7.綠化下沉廣場
8.公車站台
9.火車候車廳
10.火車站站台

地下層面介紹

長春站南廣場空間分為6個層面,由下至上依次為捷運1號線站台層、設備層、輕軌3號線站台層、捷運1號線及輕軌3號線換乘站廳/交通層、地面層及火車站候車大廳。

捷運換乘效果圖捷運換乘效果圖

北廣場空間分為5個層面,由下至上依次為捷運1號線站台層、輕軌4號線站台層、捷運1號線及輕軌4號線換乘站廳/交通層、的士上下客層/社會車輛層、地面層。

功能

換乘中心建成後,各種客流均通過地下空間有序引導,快捷分流、有效換乘。南北廣場人車分流,長春站南北廣場人行區與車行區用欄桿隔離,完全實現人車分離,行人由地面廣場無需穿越車行區可直接到達地下,通過地下過街通道,上到相鄰地塊。南廣場相鄰地塊共設定十個地下過街通道出入口,北廣場相鄰地塊共設定四個地下過街通道出入口。
長春站南廣場地面布置定向公車站,地下設定十字形交通換乘軸,地上、地下通過下沉廣場連通。
北廣場地下可停600多輛車,北廣場原有的地下停車庫改造成計程車上下客站,可停靠100多輛計程車,東北角處設定社會車輛停車庫,可停放530餘輛車,解決社會車輛送客停放問題,地面層為公車站,解決北區與南區的交通聯繫。
更是商業、休閒場所,南北廣場交通分區明確,可將更多旅客及車輛引入北廣場,減輕南廣場壓力,並在南北廣場間設定兩條人行通道,方便旅客穿行。同時結合換乘空間布置商業、休憩場所,充分利用採光天井、下深綠化空間,消除地下室封閉感,提升空間品質,使整個換乘中心更彰顯人性化。

換乘大廳裝修完畢,寬敞明亮非常大氣換乘大廳裝修完畢,寬敞明亮非常大氣

開工建設

2009年6月26日上午,長春站綜合交通換乘中心工程開工儀式在長春北站廣場舉行。省委書記王珉,省長韓長賦,省委常委、長春市委書記高廣濱,省委常委、省委秘書長房俐,長春市人大常委會主任祝業精,長春市市長崔傑,長春市政協主席張元富,省政府秘書長王雲岫出席開工儀式。瀋陽鐵路局局長王占柱和有關方面的代表參加開工儀式。

基本完工

輕軌換乘輕軌換乘
監控設備安裝完成,正在對系統進行調試,處於工程收尾階段,現在車站已經修好,輕軌車輛已經可以進來。通過換乘中心監控室的視頻監控系統,換乘中心主要出入口的實時情況一目了然,工作人員說,換乘中心的視頻系統已經與公安和消防實現了信息共享。目前,地下工程正在進行室內裝飾裝修及弱電工程的收尾施工,預計4月中旬就可建成。

影響

長春站綜合交通換乘中心工程的開工建設,對於改善長春站及其周邊區域的交通狀況,提高鐵路、輕軌、公交、捷運等多種交通工具的換乘效率,進一步完善長春城市綜合交通體系,展示城市視窗形象,帶動北部城區開發,促進區域經濟協調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