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征2號捆綁式火箭

綁式火箭

現代的大型多級火箭多用於航天發射的運載工具,用於人造地球衛星太空梭宇宙飛船等的發射。發射人造地球衛星和宇宙飛船等人造天體具有巨大的科學價值,常用於通訊、氣象探測、資源勘察、災害觀測、軍事偵察和指揮、觀察太陽輻射、地磁測量以及對其它天體的觀測,等等。火箭技術推動了航天事業的迅速發展,自1957年10月4日原蘇聯發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以來,已有很大發展。1960年美國制定了“阿波羅登月”計畫,於1969年7月20日第一次把兩名太空人送上了月球。1972美國開始研製並實施太空梭計畫,1981年首次試飛成功。1993年12月2日美國“奮進號”太空梭發射成功。這次航行的目的是修理已在空間軌道上運行了三年之久的哈勃望遠鏡。經過11天的奮戰圓滿完成了任務,按計畫於12月13日返回地面。

航天事業

我國的航天事業基礎薄弱,起步晚,但發展較快。從1970年4月24日發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以來到1993年底,已研製成功了風暴1號、長征1號、長征2號、長征3號、長征4號和長征2號捆綁式等六種性能不同的運載火箭。發射了30顆人造地球衛星,其中包括科學實驗衛星、氣象衛星和通訊衛星。1975年11月2日第一次發射返回地面的衛星並回收成功。1981年9月20日首次用一枚運載火箭同時發射3顆衛星。1990年4月7日用長征3號火箭成功地發射了美國製造的“亞洲一號通訊衛星”。1992年8月14日用長征2號捆綁式火箭成功地發射了美國製造的“澳大利亞通訊衛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