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尾複葉耳蕨

長尾複葉耳蕨

長尾複葉耳蕨分布於長江流域和廣東、廣西、雲南、貴州、四川、福建、陝西等地。

基本信息

學名: Arachmiodes simplicior(Makino)Ohwi

長尾複葉耳蕨長尾複葉耳蕨

種名: 長尾複葉耳蕨
別名: 斑複葉耳蕨
科: 鱗毛蕨科
屬: 複葉耳蕨屬

產地分布

分布於長江流域和廣東、廣西、雲南、貴州、四川、福建、陝西等地。

形態特徵

鱗毛蕨科複葉耳蕨屬,中型陸生草本蕨類。植株高50~80cm。根狀莖橫臥,連同葉柄密披棕色披針形鱗片。葉近生,葉柄禾稈色,頂端尾狀。葉片卵狀長圓形,長30~40cm,寬1 8~30cm。頂端鈍圓,葉基歪斜,葉厚紙質,無毛,中脈兩側有淡黃白色縱斑。孢子囊生於小脈頂端,主脈兩側各1行。

生長習性

喜涼爽、濕潤環境和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喜漫射光,耐陰性強,生長適溫14~20℃。

園林用途

長尾複葉耳蕨株形整齊,葉形美觀,特別是葉中央有黃白色縱紋,十分美麗,適於室內盆栽觀葉觀賞,也適應於園林陰濕處布置,是目前開發前景較好的觀賞蕨類之一。

繁殖培育

可採用孢子繁殖分株繁殖
【藥 名】:長尾複葉耳蕨
【拼 音】:CHANGWEIFUYEERJUE
【來 源】:為鱗毛蕨科植物長尾複葉耳蕨的根莖。
【功 效】:清熱解毒。
【主 治】:用於內熱腹痛、關節酸痛。
【性味歸經】:苦,平。胃、腎二經。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一9克。
【別 名】:簡單汝蕨(《中國主要植物圖說蕨類植物門》)、稀羽複葉耳蕨(《浙江天目山藥用植物志》)、小葉金雞尾巴草(浙江臨安)
【動植物資源分布】:分布於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灣、廣東、四川、貴州、雲南。
【拉丁名】:長尾複葉耳蕨 Arachniodes simplicior (Makino) Ohwi.
【考 證】:始載於《中國高等植物圖鑑》。
【生藥材鑑定】:“湖南部分地區將其根莖作“貫眾”用。”
【中藥化學成分】:根莖及葉柄殘基含異三叉蕨素AB,BB。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