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尾夜鷹雲南亞種

初級飛羽黑褐色,具褐棕色點斑,第1枚初級飛羽1/3處只內羽片具白斑,第2枚初級飛羽及以後在1/3處內、外羽片均具白斑;初級覆羽、次級飛羽和次級覆羽黑褐色,具褐色橫斑。 頦褐棕色,具黑色蟲蠹狀斑;喉白色;上胸褐棕色,具細的黑色蟲蠹狀斑;上胸、腹、尾下覆羽棕黃色,具黑褐色粗的橫斑。 鑑別特徵∶外形與普通夜鷹相似,但後頸具一不甚明顯的銹黃色領環;雄鳥的最外側兩對尾羽具大型白色端斑;雌鳥最外側兩對尾羽具散布暗褐色斑點的棕黃色端斑。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中文名∶長尾夜鷹雲南亞種
拉丁名∶Caprimulgus macrurus ambiguus
定名人∶Hartert
定名年代∶1896年
模式標本產地∶緬甸

外形特徵

雄性成鳥∶頭頸褐灰色,具蟲蠹狀斑,中央羽毛則有粗的黑色縱紋;肩、背、腰、尾上覆羽褐棕色,具不規則的黑色斑,尾上覆羽羽毛端部具棕白色寬闊邊緣;中央尾羽褐棕色,具蟲蠹狀斑,同時也有粗的黑色橫斑;外側尾羽黑色,具褐色色斑,羽毛端部白色,形成一個大白斑。初級飛羽黑褐色,具褐棕色點斑,第1枚初級飛羽1/3處只內羽片具白斑,第2枚初級飛羽及以後在1/3處內、外羽片均具白斑;初級覆羽、次級飛羽和次級覆羽黑褐色,具褐色橫斑。頦褐棕色,具黑色蟲蠹狀斑;喉白色;上胸褐棕色,具細的黑色蟲蠹狀斑;上胸、腹、尾下覆羽棕黃色,具黑褐色粗的橫斑。
雌性成鳥∶雄鳥初級飛羽1/3處的斑為白色,而雌鳥在此處則為棕白色,有時甚至褐棕色。
虹膜褐色;嘴褐色,基部黃褐色;跗蹠角褐色。
鑑別特徵∶外形與普通夜鷹相似,但後頸具一不甚明顯的銹黃色領環;雄鳥的最外側兩對尾羽具大型白色端斑;雌鳥最外側兩對尾羽具散布暗褐色斑點的棕黃色端斑。

地理分布

中國區域∶終年留居雲南西部盈江和騰衝、中部昆明、南部思茅和西雙版納及東南部的蒙自和河口。
世界區域∶緬甸、泰國、中南半島南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