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之歌

長安之歌

《長安之歌》是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和重慶長安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原長安汽車(集團)有限責任公司,2009年年中更名)的企業歌,創作於1932年,當時叫《21兵工廠廠歌》,詞作者是郭沫若,曲作者是賀綠汀。

基本信息

詞曲來歷

上世紀30年代,當抗日戰雲初起的時候,雄壯的《第二十一兵工廠廠歌》就在嘉陵江畔上空迴蕩,激勵著全廠職工同仇敵愾,奮發猛進。“戰以止戰,兵以弭兵,正義的劍是為保衛和平!……” 這應該是我國最早的較有影響的企業歌曲。

當時擔任廠長的李承乾治廠有方,素來重視職工政治思想教育工作。他說:“必須有一部分不為環境所移、不為惡勢所屈的志士,砥柱中流,為人準則,造成一股激勵人向上的風氣,國家方能圖強。”

為教育職工沿著正道團結前進,他多次請文藝界的朋友代寫廠歌,均未取得理想之音。後來有人就建議他去請郭沫若。他們在日本留學期間早有交往,之後友情不斷加深。

郭沫若對李承乾管理的工廠也頗有好感,認為它有勤儉求知、廉潔公正的風氣,在當時的社會裡是一個難得的好集體,就欣然接受了李承乾的請求,並提出詞作好後由他去請賀綠汀先生譜曲。

廠歌很快譜寫完畢,一時成了廠里的一件大事。廠領導認真學習討論,認為它反映了廠訓,反映了李廠長治廠的一貫主張及對時局的正確態度。全廠職工也認為廠歌寫出了自己的心聲,為之振奮。因此該廠歌被廣為傳唱。

長安汽車(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成立前後,曾兩次大範圍地在職工中徵集新的企業歌。雖然也徵集到一批較好反映企業創業發展、體現職工精神風貌的歌詞,有的甚至還譜曲試唱了,但出於各種各樣的原因,新創作的企業歌終究沒有廣為傳唱及留下深刻印象。

於是把由郭、賀二人創作的《第二十一兵工廠廠歌》提出來,廣泛徵求意見,通過慎重研究,最後決定將《第二十一兵工廠廠歌》確定為長安公司企業歌,並更名為《長安之歌》 ,這就是此歌曲的由來。

歌詞

戰以止戰,兵以弭兵,

正義的劍是為保衛和平。

創造犀利的武器,爭取國防的安寧,

光榮的歷史肇自金陵。

勤儉求知,廉潔公正,

迎頭趕上,盡我智慧型,

工作是不斷的競爭。

我們有骨肉般的友愛,

我們有金石般的至誠。

我們有熔爐般的熱烈,

我們有鋼鐵般的堅韌。

量欲其富,質欲其精。

同志們,猛進!

同志們,猛進,

猛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