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塘鎮

長塘鎮

長塘鎮是柳州市的“北大門”,地處城郊結合部,許多大型企業如柳州鋼鐵集團、威奇化工有限責任公司、鷓鴣江冷風庫、鷓鴣江園藝場、柳州市果品公司等插花落戶,209國道、柳洛公路、北環繞城高速公路、湘桂鐵路縱貫境內南北,柳江航道從境邊經過,區位優勢明顯,水陸交通便利。

基本信息

鄉鎮概況

長塘鎮長塘鎮
1958年長塘鄉從柳城縣撥歸柳州市管轄,1984年柳州市成立郊區政府後,長塘鄉劃歸郊區政府。2000年5月撤鄉改鎮,2002年9月郊區撤銷,劃歸柳北區管轄。下轄長塘村、青茅村黃土村香蘭村、鷓鴣江村、北岸村、西流村和梳莊村8個行政村,51個自然屯,84個村民小組,常住人口14023人,流動人口5922人。轄區總面積約7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13744.7畝,山林面積47230.5畝。

長塘鎮屬丘陵地形,嶺多田少,森林資源豐富,雷壁山、歐陽嶺、梳妝嶺上一片林海。盛產百香果、糖蔗、玉米、花生茶油等,特色養殖為生豬和土雞,並成立有農村專業協會組織--香蘭科技種養協會及香蘭科技種養協會巾幗分會。

長塘鎮充分發揮自己的區位優勢、資源優勢,緊緊圍繞"穩住一產創品牌,突出發展二、三產"的工作思路,加快經濟建設步伐,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傾力打造長塘物流經濟商圈。有工業企業34家,主要以木材加工和建材加工為主,商貿、流通、服務業發展迅速,有農貿市場5家、專業市場2家、酒店2家。2004年各項經濟指標穩步增長,農業總產值7231萬元,工業總產值20769萬元,實現稅利1443萬元,第三產業營業收入21000萬元,;農民收入穩步提高,人均收入3044元。海川家具批發大市場、台泥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柳北農資批發市場等一批市、區的重點項目紛紛落戶,為該鎮的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動力。2004年度獲柳北區“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柳北區徵兵工作先進單位。

鄉鎮發展

長塘鎮長塘鎮
長塘鎮位於邕寧縣東北部,鎮政府駐地長塘圩,距縣城23公里。境內有湘桂鐵路、邕江航道、南(寧)柳廿州卅高速公路貫通。2001年,全鎮轄10個行政村,110個自然坡,334個村民小組,總戶數8309戶,其中農業7869戶,非農業440戶;年末總人口36528人,其中農業人口35099人,非農業人口1429人,農村勞動力20321人。全鎮總面積26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49181畝,水田面積27147畝,畲地面積22034畝;2001年全鎮糧食種植面積60149畝,總產量1138.12萬公斤,因受特大洪水災害,比上年減少502.44萬公斤;西瓜種植面積7511畝,總產量1321.65萬公斤,比上年增加17.44萬公斤;蔬菜種植面積1.72萬畝,總產量l685.43萬公斤,比上年增加62.46萬公斤;甘蔗種植面積12172萬畝,總產量45390噸,比上榨季增加15743噸,增長34.7%;果園面積從上年的6781畝減少到6641畝、總產量121.53萬公斤增加到172.89萬公斤;水面養魚面積4848畝,總產量32.99萬公斤,比上年減少3.6萬公斤;生豬年末存欄19811頭,年內出欄18896頭,比上年減少2514頭;年內家禽出欄24.91萬羽,比上年增加1.76萬羽;鄉鎮企業總收入0.9636億元,比上年增長15%;財政收入382萬元,比上年增長2%;農民人均純收入1825元,比上年增加110元,增長6.4%。

全鎮l0個行政村通公路、電話,占全鎮行政村總數的100%;全鎮行政村建有辦公樓5棟,總建築面積為1100平方米。對教育投資16.329萬元,建成中學師生員工宿舍樓1棟,建築面積為990平方米,有完全國小10間,鎮辦中學2間,國小入學率100%,鞏固率為99.8%;升國中率為98%,鞏固率為97%;考上中專分數線以上28人;有鎮圖書館l間,藏書1800冊。有農村合作醫療所10個。投資10萬元,建成人畜飲水工程5處,解決3000人和800頭牲畜的飲水問題;投資78.36萬元分別建成沼氣池320座、乾廁888座;投資12萬元,修建鄉村公路10公里。應參加婦檢2644人,參加婦檢2546人,占應檢人數的96.2%;完成計畫生育“四種手術”846例;出生421人,占計畫出生總數的80.96%;多孩率為1.43%,綜合節育率91.73%,人口出生率為11.32‰,人口自然增長率為6.72‰。發生民事糾紛案件136起,受理134起,調解134起,調解成功128起,調解成功率為94.11%。發生治安案件19起,破案13起,破案率為68%。刑事案件發生49起,破案18起,破案率為36%。

2001年,長塘鎮被評為南寧市“婚育新風進萬家活動”先進鄉鎮、村民自治達標鄉鎮、抗洪救災先進單位、人口普查工作先進單位。長塘鎮天堂村委會被評為全市“婚育新風進萬家活動”先進村委會。

湖南臨湘市長塘鎮

長塘鎮湖南臨湘市長塘鎮
長塘鎮位於市境南部,距臨湘市區29公里,東與牡羊鎮接壤,南與岳陽縣筻口鎮毗鄰,西與岳陽縣西塘鎮一河之隔,北與桃林鎮為鄰。地勢東高西低,東部是高山,其餘大部分是平原,屬丘陵地區。有游港河、犁頭港兩大水系,其中游港河貫穿全鎮。全鎮共轄16個村、1個居委會、176個村民小組,總人口2.6萬,集雨面積58.3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3344畝。2000年,全鎮國內生產總值9326萬元,各類稅收270萬元,財政收入400萬元,人平純收入1700元。

長塘鎮是一個具有500多年歷史文明的古鎮。1936年以前屬柳林鄉,後稱柳廠鄉。建國初期屬9區,1956年為柳廠鄉,1958年屬鋼鐵公社。1961年析出建長塘公社,因為鄉境有一條兩公里多長的小河,稱長塘河,社名即緣於此。1984年社改鄉,1987年改長塘鎮。長塘鎮交通便捷。鎮中心往北30公里有107國道、京廣鐵路,甘(田)桃(林)線和臨(湘)岳(陽)公路呈Y型交結於鎮區,京珠高速公路貫穿南北,村級公路四通八達,國、省、市、鎮公路相互銜接形成蜘網。通訊信息網路已具規模,為市境程控電話安裝起步最早的鄉鎮之一。現已安裝程控電話4600多門。廣播電視發展較快,加密電視已進入千家萬戶。礦產資源豐富,目前已探明黃金、銅、高嶺土、鉀長石白雲石、鉛鋅礦等礦產資源15種。這些礦藏主要分布在石田、工農、新生3個村。現已建成兩個大型瓷泥礦區。糧食作物以種植水稻為主。經濟作物主要是油菜、荸薺、棉花等。支柱產業主要有茶葉、化工、大米加工等,產品遠銷廣州、青海、浙江,並出口澳大利亞、俄羅斯等10多個省市、7個國家和地區。

鎮人民政府駐托壩。鎮區位於鎮域西南方,濱游港河東岸,與岳陽縣西塘鎮隔河相望,為長塘的政治、文化、經濟、交通中心。明朝初年,有馮氏人戶自江西遷徙到此,逐漸形成集鎮。因河壩嵌入三面環水的河中,有似一隻大手呈托起河面之勢,故此而得名。抗日戰爭時期,日寇曾在此設立據點,作為三次進犯長沙的總指揮部,當地居民深受其害,留下了一段屈辱的歷史。

1962年長塘公社機關從一甲搬遷至此。1987年撤鄉建鎮以後,建設步伐加快,發展成為由農科、泰山、托壩、柘屋組成的3.2平方公里的小城區。設有市、鎮企事業單位28家。鎮區有3條主街道,其中硬化2500米,建成區面積1.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000人。托壩商貿十分興隆,鋪面達150多家,大型批發部21家,近年建起了1家大超市,1個布匹市場,1個蔬菜批發中心。鎮區高樓林立,顯現出一派繁忙景象。托壩米業加工十分發達,有米廠12家,每家的產值均在100萬元以上。大米銷往岳陽、長沙、廣州等地,尤以加工的香米為拳頭產品。漁業發展較快。長塘“叼子魚”長塘一大特色,遠近聞名。2000年產生於集鎮的國內生產總值4000萬元,各類稅收130萬元,進入鎮財政的收入190萬元。托壩中學位於城區西面,占地面積40畝,全校師生1200餘人。有兩個影劇院,3家卡拉OK廳,1個皮影放映隊和1個樂隊。

托壩名勝古蹟較多,“五步三搭橋”、“獅子山”、“文筆沖天”等景觀,令人流連忘返。

江西吉州區長塘鎮

長塘鎮江西吉州區長塘鎮
長塘鎮隸屬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區,1997年1月1日撤鄉建鎮。地處東經114度,北緯27度,位於吉安市北郊,是吉安市城市近郊區,是《明史》循吏第一人陳灌的故里。長塘鎮轄21個行政村,3.4萬餘人,全鎮土地面積128.5平方公里,地勢平坦,土地肥沃,森林覆蓋面廣,素有“江南漁米之鄉”美稱,優越的生態環境和豐富的自然資源為長塘的經濟發展和小城鎮建設注入了生機

改革開放以來,長塘鎮充分利用本地優勢,開發自然資源,發展地方特色經濟。長塘籍外出務工隊伍異軍突起。在外務工青年多達8千餘人,僅在北京、上海等地做蔬菜販運業務的就多達3000人,利用他們靈活的經營手段發家致富。

贛粵高速公路自東向西貫穿長塘鎮途徑11個村委會,長達18公里,長塘出口處位於長塘鎮新區與吉(安)余(余)公路相連線,隨著高速公路的通車及出口的竣工使用必將對長塘的經濟帶來高速度的發展。

長塘鎮近幾年的發展思路是: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進一步解放思想,與時俱進,堅持把發展作為執政興幫第一要務,創新招商手段,改進經營理念,打造發展平台,全力推進工業化產業化、城鎮化、民營化,著力培植新的經濟成長點,全力推進工業化,依託高速公路全面發展本地經濟。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