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諾六號

鑫諾六號

2010年9月5日台北時間0時14分,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將“鑫諾六號”通信廣播衛星成功送入太空。它的成功發射,將進一步改善中國廣播電視的直播條件,豐富廣大人民民眾特別是邊遠山區民眾的文化生活。

背景

中國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有關負責人2010年9月3日表示,我國將於近日使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擇機發射“鑫諾六號”通信廣播衛星。火箭衛星狀態良好,各項準備工作進展順利。

發射

搭載著“鑫諾六號”通信廣播衛星的“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搭載著“鑫諾六號”通信廣播衛星的“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

2010年9月5日台北時間0時14分,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將“鑫諾六號”通信廣播衛星成功送入太空。“鑫諾六號”通信廣播衛星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所屬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為主研製,用戶為中國衛星通信集團公司

火箭飛行約26分鐘後,星箭分離,“鑫諾六號”衛星成功進入近地點高度為213公里、遠地點高度為4.2061萬公里、軌道傾角為25.2度的地球同步轉移軌道。據悉,今後一段時間,中國西安衛星測控中心和“遠望”測量船將對衛星實施測量和變軌控制,最終將“鑫諾六號”衛星定點於東經126.4度赤道上空,並建立正常工作姿態。
承擔此次發射任務的“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所屬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研製生產,這次發射是中國“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第129次航天飛行。

意義

鑫諾6號是我國直播衛星“7星計畫”之一:中衛1號、鑫諾1號、鑫諾3號、中星6B、中星9號、鑫諾4號、鑫諾6號。

在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東方紅四號”衛星平台基礎上研製的“鑫諾六號”衛星,設計壽命為15年,裝載有24個C頻段轉發器、8個Ku頻段轉發器和1個S頻段轉發器,衛星波束可覆蓋包括中國全境的亞太地區及部分周邊國家和地區,也是繼“鑫諾三號”、“中星6B”之後,又一顆能夠充分滿足中國廣播電視信息傳輸安全要求的高質量衛星。
“鑫諾六號”衛星將接替“鑫諾三號”衛星在太空開展工作,兩者相比,“鑫諾六號”的功率更高、容量更大、信號覆蓋範圍更廣,其成功發射將進一步提高中國廣播電視節目的傳輸容量和節目收視質量,對豐富中國特別是邊遠山區廣大民眾的業餘文化生活、傳播和弘揚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將起到積極推動作用。同時,對防災減災、國家安全等諸多領域也具有重要意義。

運營公司

作為中國境內唯一一家衛星運營企業,中國衛通以衛星空間段運營、地理信息與位置服務、衛星地面套用服務為重點業務,目前運營並管理著9顆地球同步軌道衛星,承擔中國國內260套電視節目及230套廣播節目的播出任務及大量的通信傳輸業務,先後為中共十七大、北京奧運會、新中國60周年國慶閱兵、上海世博會等重大活動及汶川地震、玉樹地震、舟曲特大山洪土石流災害等災後救援,提供出安全優質的廣播電視信號傳輸服務和通信保障服務。
中國衛通2009年重組併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目前擁有的9顆在軌衛星包括“中星5A”、“鑫諾一號”、“鑫諾三號”、“中星6B”、“中星9號”、“亞太2R”、“亞太五號”、“亞太六號”和“鑫諾六號”,並有“鑫諾五號”、“鑫諾四號”、“中星11號”、“中星12號”和“亞太七號”5顆在建衛星,規劃3顆衛星則分別是S頻段衛星、L頻段衛星和Ka頻段衛星。
中國衛通在北京、香港、成都現共擁有4個衛星地面站,具備同時監測管理15顆以上衛星業務、同時監視管理400套以上電視節目的監測能力,可為境內外用戶提供綜合解決方案和提供一站式服務。
中國衛通目前還獲得新聞出版總署頒發的開展基於衛星的數字出版物總發行業務及全國連鎖經營業務的許可資質,將力爭在2015年成為中國衛星多媒體綜合信息服務行業的主導運營商。

延伸

鑫諾六號衛星將接替鑫諾三號在太空工作
同鑫諾三號相比,鑫諾六號功率更高、容量更大、信號覆蓋範圍更廣,將進一步提高我國廣播電視節目的傳輸容量和節目收視質量,在防災減災、國家安全等領域也有重要作用。(編者註:2009年7月13日“鑫諾三號”廣播電視衛星突發故障,造成包括央視綜藝頻道戲曲頻道、音樂頻道以及部分省級衛視頻道節目中斷12小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