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相楊么起義

鐘相楊么起義是南宋初在洞庭湖地區的一次農民起義。

鐘相楊么起義

鐘相為鼎州武陵(今湖南常德)人,自北宋末就在家鄉利用宗教組織秘密結社。起義之前,他從事傳教和組織活動已有20餘年。南宋初,金軍不斷南侵,戰爭對江南一些地區破壞極大。南宋政府又橫徵暴斂,被金軍擊潰的宋朝官軍又乘機搶劫,民不聊生。建炎四年(1130),鐘相遂率眾起義,自稱楚王,建國號楚,改元天載。起義軍焚毀官府、城市、寺觀、神廟和豪紳之家,殺了一些官吏儒生僧道巫醫、卜祝等,並宣布宋朝的法令制度為“邪法”,沒收地主的財物,分給百姓,稱為“均平”。起義軍很快便占領了鼎州、澧州、潭州、岳州等州所屬的19個縣,聲勢浩大。官軍孔彥舟部無力消滅起義軍,就派人混入義軍內部,裡應外合,攻破鐘相營寨,鐘相被俘犧牲。其部眾在楊么領導下繼續戰鬥。他們以龍陽縣(今湖南漢壽)為中心,利用湖河港汊,設立營寨。紹興三年(1133)四月,義軍重建楚政權,控制了東起岳陽,西至枝江(今屬湖北),南抵長沙界,北達公安的廣大地區,起義軍多次擊敗官軍水師。紹興三年後,南宋朝廷派程昌寓、王燮等人率軍前來鎮壓,然屢戰屢敗。

起義失敗

紹興五年(1135),高宗派岳飛前來鎮壓。終於擊敗起義軍,楊么被俘犧牲。餘部又堅持了1年多。這次起義共持續6年半,占地廣大千餘里,是宋代規模最大的一次農民起義。起義者提出較進步的“等貴賤,均貧富”的政治綱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