鎧鯊

鎧鯊

鎧鯊是鎧鯊屬的一種經濟型魚類,身體較長,全世界廣泛分布,生活於大陸架斜坡近底處。主要食物是其他鯊魚的魚類、頭足類和甲殼類。

基本信息

資料

鎧鯊鎧鯊
世界分布:全球性
模式種產地:LecapBretan,France
瀕危狀態:IUCNLowerRisk/nearthreatened
棲息環境:深海、砂泥底、近海沿岸
棲息深度:37-1800米
最大體長:182cm
有毒魚類:否
經濟性:是
食用魚類:是
觀賞魚類:否

形態特徵

體正圓柱形,細長;頭稍寬扁,頭長稍小於吻端到尾鰭起點長的1/4;吻頗短,厚而肉質,眼前吻長約等於眼徑;眼卵圓形,後端尖,眼徑約為口前吻長的1/2;鼻孔小,約為眼徑的1/3,甚近吻端,斜位,前鼻瓣小,三角形突出;噴水孔位頭背面,卵圓形,孔徑為眼徑的1/2,位於眼睛後上方;口裂橫平,上唇發達,口角具翼狀厚唇褶,下顎後方無下唇褶;口角外側具一頗長之斜行深溝;齒上下顎不同形;上顎有一較小而直立的正中齒,每側約15-16齒,稍外斜;下顎齒大而直立,正中齒與兩側齒等大,每側12-15齒,基底長方形,兩側互相重迭,齒冠呈側扁三角形,齒緣光滑;上顎齒3-4行在使用,下顎齒一行在使用;鰓裂較小,位於體側中央;盾鱗近方形,基板大,棘突方形而低平,各鱗間稍有縫隙。背鰭兩枚,無棘,後位而頗小;第一背鰭上角廣圓,后角尖,其長約等於基底長,基底末端與腹鰭起點相對或稍後;第二背鰭與第一背鰭同形,但基底稍長,面積亦稍大,其起點約在腹鰭后角上方;兩背鰭間距約為第一背鰭基底長的兩倍,第二背鰭基底末端到尾鰭起點距離超過第二背鰭基底長的兩倍;兩背鰭的高度幾乎相同;尾鰭近乎正形尾;上葉發達,具缺刻,後緣截形;腹鰭大於兩背鰭;胸鰭,長大於寬,胸鰭長約為頭長的2/5,外角和內角鈍圓。體背暗褐色,腹部淺色。胸鰭前方鰓裂處有一條明顯的黑褐色環帶。鰭褐色,胸鰭、背鰭和腹鰭後緣具淡白色邊緣,尾鰭上下葉呈暗褐色。身體腹部有發光器官,能發綠光。

棲所生態

生活於溫帶、熱帶大陸棚和島嶼斜坡水域之底層深水鯊,分布於37公尺到至少1800公尺深處,但常見於200公尺附近水深處。肝臟含油量高,可增加浮力,不用鰭或身體擺動即可停在水中。不成群,常單獨行動。卵胎生,每產10-16子,剛產子鯊長約30公分。主要以底棲硬骨魚為食,但也捕食、頭足類及甲殼類等。

漁業利用

一般為底拖網捕獲,全身皆被利用,包括魚皮、魚肉及魚肝魚等。

其他

鎧鯊全長2米,體呈圓柱形;吻甚短;眼卵圓形;口裂淺弧形;唇厚,肉質;盾鱗具一棘突,排列稀疏,彼此不重疊。第一背鰭大於第二背鰭;各鰭外角圓形。
廣泛分布於世界三大洋及地中海溫帶及熱帶水域。生活於大陸架和島嶼斜坡水域之底層,棲息深度為37~1800米,但常見於200米附近水深處。全身皆被利用,包括魚皮、魚肉及魚肝等。
隸屬角鯊目鎧鯊科鎧鯊亞科鎧鯊屬,本屬兩背鰭幾乎等長,有的第1背鰭稍長、通常不具硬棘,第1背鰭基底末端在腹鰭起點之前。第2背鰭不具硬棘。尾鰭上葉長,不似槳狀。下頜牙尖基部僅涵蓋部分齒根,另具一刀狀突出。
鎧鯊亞科有鎧鯊屬、達摩鯊屬、抹香鯊屬睡鯊屬等7屬8種。
鎧鯊科有4個亞科18屬39種。除烏鯊亞科外,大多背鰭無棘。
主要生活於大陸架斜坡近底處。攝食包括其他鯊魚的魚類、頭足類和甲殼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