鎌倉武士

鎌倉武士

鎌倉武士,鎌倉時代的日本武士。

簡介

鎌倉武士鎌倉武士

日本戰國時期北條家的頭號攻城部隊,在整個日本戰場上都聲威赫赫

日本武士日本武士

鎌倉武士是真正講究單兵作戰能力的部隊。他們通常五十人為一組,突擊敵城門尤其有效,很少以大規模軍團的形態出擊。他們劍術高超,持續戰力很強,往往能在戰場上以小股部隊拖住敵人主力部隊,讓自家軍團贏得先機。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每一位鎌倉武士都是使用雙小太刀的高手。(註:小太刀——一種腰刀,短,劍刃比較寬,極鋒利。)能正面抗住他們衝鋒的步兵單位很少。這也是北條部族之所以能在短時間內迅速擴大版圖的重要原因

武士教育

日本武士日本武士

武士教育的主要內容是灌輸武土道精神和傳授武藝弓馬之術。前者屬於武士的政治思想教育內容,後者是武士的職業本領。武士道精神要求武士忠於主君,信佛敬祖,崇尚武勇,重思義輕生死,甘願為主君和本家族的利益而捐軀。這種武土道精神是由武士對幕府大名之間的封建依附關係決定的,是武家社會主從關係在倫理道德上的反映。

武家特別重視武藝與弓馬之術,因而武士教育的最重要教育內容是傳授武藝。這在武士的家訓以及各種《教訓書》中都有明文記載。例如《北條五代記》中寫道:“武道弓馬乃武家必備之本領也。”在武家的親職教育中,把傳授武藝置於首要地位。一般武士家庭主要由父兄直接傳授武藝。有些上層武士家庭,因政務繁忙而無餘力直接傳授,則請精通武藝的教師傳授。

武家對於文化教養也並非完全輕視。在平安時代,武士的文化教養水平很低。但是,後來武家逐漸認識到,武士有了文化教養,才能處理財務,因而在鎌倉時代中期,把兼學文武兩道作為武士教育的目標。1284年,重新修改的《新式目》中規定,“要設定學問所”,以提倡學問。武士的首領和上層武士也逐漸重視了文化教育。儘管鎌倉中期以後,武士兼修文武兩道,比鎌倉初期重視文化教養了,但並未改變武家政治的以武為主,以文為輔的基本方針。

鶴岡八幡宮

鶴岡八幡宮鶴岡八幡宮

鶴岡八幡宮是位於神奈川縣鎌倉市的神社,被視為古都鎌倉的象徵。

在兩三百年的時間內,鶴岡八幡宮是源氏和鎌倉武士的保護神。

1063年源賴義將京都石清水八幡宮的神靈“勸請”到鎌倉的由比鄉鶴岡(現在的材木座1丁目)。
一百多年後的1180年,源賴義的後代源賴朝又將該神社遷至現地。1192年,源賴朝任征夷大將軍,建立日本歷史上第一個武士政權——鎌倉幕府。鶴岡八幡宮隨之成為關東地區地位極高的重要神社。
鎌倉幕府衰退後,鶴岡八幡宮也緊跟著荒疏。不過,在江戶時代,由於德川幕府的庇護,神社又興盛了起來,先後建起了仁王門、護摩堂、輪藏、神樂殿、愛染堂、六角堂、觀音堂、法華堂、弁天堂等。在德川家光時代,藥師堂、鐘樓、樓門等也一一誕生。一時間成為一座“神佛習合”(將神、佛視同一體的宗教思想)的廟宇。不過,在明治3年(1870年)的“廢佛毀釋”運動中,鶴岡八幡宮也遭到了很嚴重的破壞。

世界各國的特種部隊

特種部隊:顧名思義,執行特種作戰任務的軍事小組,一般是指國家或集團為實現特定的政治、經濟、軍事目的,在軍隊編成內專門組建的遂行特殊任務的部分隊。其部隊具有編制靈活、人員精幹、裝備精良、機動快速、訓練有素、戰鬥力強等特點。
俄羅斯阿爾法特種部隊| 以色列野小子特種部隊| 德國GSG9反恐怖特種部隊| 美國三角洲部隊| 美國海豹特種部隊| 美國陸軍遊騎兵部隊| 美國SWAT戰術小組| 英國皇家空降特勤隊| 法國國家憲兵特勤隊| 美軍黑客部隊 | 綠領章部隊 | 684部隊 | 石井部隊 | 731部隊| “海狗”部隊 | 通靈部隊 | 奧寧堡部隊 | 反暗殺部隊| 德國KSK特種部隊 | 海豹部隊 | 綠色貝雷帽 | 鎌倉武士 | 516部隊 | 紅色魔鬼 | 8341部隊 | 10003部隊 | 黑貓中隊 |黑蝙蝠中隊 |乞活軍| 武警722特種部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