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祥市第二中學

鍾祥市第二中學

湖北省鍾祥市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中國長壽之鄉,世界文化遺產明顯陵所在地,著名民間舞蹈家莫愁女的故鄉,也是楚文學家宋玉、名曲“陽春白雪”的誕生地。創建於1912年的鐘祥市第二中學,就坐落在這山清水秀、人傑地靈的“祥瑞”之地。學校前身是明朝興王府,清朝察院,學校面積達5萬多平方米,是鍾祥市教育局直屬單設初級中學,鍾祥市示範學校,鍾祥市最佳文明單位,鍾祥市教育科研10強學校,荊門市基層依法治理十佳單位,荊門市文明單位,荊門市示範學校,荊門市科研型名學校,湖北省科研興校(試點)示範學校等

基本信息

簡介

學校鳥瞰學校鳥瞰
湖北省鍾祥市第二中學創建於1912年,其前身是明朝興王府,清朝察院,是鍾祥市教育局直屬單設初級中學,鍾祥市示範學校,鍾祥市最佳文明單位,鍾祥市教育科研10強學校,荊門市基層依法治理十佳單位,荊門市文明單位,荊門市示範學校,荊門市科研型名學校,湖北省科研興校(試點)示範學校,湖北省教育科研50強學校,湖北省教改名校,湖北省安全文明校園,湖北省中國小綜合實力50強學校(中學組第8名),湖北省活動課教學先進單位,湖北省數學教學案例研究實驗學校,教育部重點課題研究先進單位,全國語文教學實驗基地,全國中國小信息技術創新與實踐活動先進單位,全國教育科研先進實驗學校

歷史沿革

學校風景學校風景
湖北省鍾祥市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中國長壽之鄉,世界文化遺產明顯陵所在地,著名民間舞蹈家莫愁女的故鄉,也是楚文學家宋玉、名曲“陽春白雪”的誕生地。創建於1912年的鐘祥市第二中學,就坐落在這山清水秀、人傑地靈的“祥瑞”之地。她位於鍾祥市王府大道南端,明興王宮舊址。興王宮是明世宗嘉靖皇帝父親興王的藩府,也是嘉靖皇帝的發跡處。後又改為府學宮(讀書人朝拜孔子之地),一直沿續到中華民國。1912年(民國一年)9月,開始辦新學,其後,幾經易名,1956年,定名為鍾祥縣第二中學,1992年鍾祥撤縣建市,遂更名為鍾祥市第二中學。

學校概況

學校風景學校風景
歷史悠久的鐘祥二中,如今煥發出勃勃生機,一座座標準的現代化教學樓、辦公樓、實驗樓、電教樓、公寓樓拔地而起。學校面積62000多平方米,分教學區、運動區、生活區和休閒區。現有三棟教學樓可容納45個教學班,2800餘名學生就讀,電教大樓共5層4000平方米,各種設施設備配置先進,功能齊全,科學地把電教、語音、電子閱覽室、多媒體教學、遠程教育融為一體;圖書館藏書3萬餘冊,可以滿足全校師生的借閱需求;理、化、生實驗室設定齊全,設施一流,能滿足教學、教研之需;優雅別致的學生公寓,為莘莘學子提供了舒適的生活環境;具有400米環形塑膠跑道的大操場、晴雨操場以及各類健身器械的安裝,為廣大師生提供了優越的運動、健體和休閒的場所。

師資力量

鍾祥二中現有在職教職工157人,教學班40個,學生2578人,固定資產773萬元。學校現有專任教師130人,其中中學高級教師39人,中級教師75人,全國優秀教師1人,湖北省特級教師2人,湖北省優秀教師和優秀教育工作者2人,湖北省教改先進個人1人,湖北省學術帶頭人1人,湖北省骨幹教師4人,荊門市學科帶頭人6人,荊門市名師3人,鍾祥市學科帶頭人7人,鍾祥市骨幹教師22人,外國文教專家2人。教師學歷達標率100%,具有大學本科學歷的占70%。學校先後有50餘名教師榮獲國家、省、市優質課比武一等獎,80餘名教師在省級以上報刊發表文章800餘篇,公開出版教學用書80餘種,參編全國通用教材5本。一支與時俱進、開拓進取、團結協作、業務精湛的教師隊伍已經形成。

辦學成績

學校林蔭大道學校林蔭大道
學校的辦學理念是:以人為本,一切為了學生。育人目標是:品德高尚、身心健康、素質全面、特長突出、和諧發展。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創造了和諧、愉快、富有新意的學校教育氛圍。近幾年來,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逐年升檔升位,辦學水平考核考評總成績始終名列全市第一;每年中考上一類線人數總名列全市前茅,學生參加各級教育部門組織的學科競賽平均每年有120餘人次獲省級以上獎勵;開展的中學生文學社團活動享譽全國,迄今,已有800餘名學生在全國各級報刊公開發表文章2000餘篇,其中有3名學生公開出版了個人作品專集,並先後被評為全國中學十佳文學少年或優秀少年。

學校堅持走科研興校之路,承擔的省級課題“學生自我教育指導研究”、“國中學生寫作能力培養研究”已通過省級鑑定,研究成果在全省推廣;承擔的國家級九五重點課題“國中德育途徑和方法研究”順利結題;承擔的國家級十五重點課題“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被教育部表彰為“全國先進實驗學校”。《中國教育報》、《湖北電視台》等多家媒體報導了學校的辦學經驗。

學校正在積極推進教育創新,為爭創湖北省示範學校而努力奮鬥。

學校領導

黨總支書記、校長:石愛民

黨總支副書記、副校長:李秋月

黨委副書記、工會主席:尤道貴

黨委委員、副校長:田龍、楊昶、張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