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層思維

現代行銷的本質是錯層,你沒有錯層思維,你永遠不知道人家靠什麼掙錢。 “層境戰略”就是錯開層次,上升到境界高度上,這是一個混合雙打的戰略。 層境戰略就是發揮錯層思維,用境界去壓制對方的技巧。

錯層思維定義

錯層思維是美國密蘇里大學博士後劉悅坦老師提出的一種實用性差異化思維方式。
錯層思維,通俗地說,就是觀察和思考問題的時候,要錯開表面,不斷往事物的深層本質突破。錯層思維要求現有的或者別人的思考看做一個層面,然後錯開這個層面,再不斷往事物深層逼近。

錯層思維的提出者:

21世紀最佳商業贏利模式——“層境戰略“創始人;
中國本土化品牌行銷理論——“錯位理論”提出者;
品牌創新差異化思維模式——“錯層思維”倡導者。
劉悅坦, 山東大學博士,美國密蘇里大學行銷傳播學博士後,山東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院長助理,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山東省廣告協會副秘書長,山東大學山東省廣告職業水平考試培訓中心主任,山東省廣告節評審,山東大學中國文化產業品牌研究中心副主任。 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主持人,教育部優秀留學回國人員科研基金獲得者,山東大學教學能手,教學成果獎獲得者。 美國贏資(ENTHIS)國際企業發展模式諮詢機構(大中華區)首席專家,“美國洛杉磯國際品牌文化節”暨“美國金天使經營大獎”中國召集人。腦立方教育諮詢集團創意工場戰略顧問。國內外多家企業特聘諮詢管理顧問。 山東電視台《新杏壇》節目特約嘉賓、齊魯電視台《開講天下》特約嘉賓,山東電視台《山東新聞聯播》、《說事拉理》特約評論員。《銷售與市場》(評論版)特約專家,《現代行銷》“最受讀者歡迎作者獎”。 在《銷售與市場》、《商界評論》、《中外管理》、《管理學家》、《中國中小企業》、《EMAB視界》、《成功行銷》、《新行銷》、《現代行銷》、《現代廣告》、《中國電子商務·快公司2.0》、《廣告大觀》、《經營管理者》等眾多刊物發表文章九十多篇。
劉悅坦博士曾經國小考國中、國中考高中、高中考大學三次落榜,但是憑藉不屈的奮鬥精神和獨特的錯層思維模式,最終奇蹟般地完成從三次落榜到美國博士後、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的華麗轉身!《山東青年》、《齊魯晚報》等媒體曾經對劉悅坦博士的傳奇經歷有過報導。

錯層思維的實例

例如,走和跑,區別何在?
很多人會回答速度。這就是表層思維。表層思維往往只是看到事物的表面,而且千篇一律,沒有差異,也不會深刻。錯層思維要求錯開這一層,繼續往深層思考。
例如,競走運動只能走,不能跑。所以裁判員判斷運動員是否犯規(不是走,而是跑)看什麼?速度嗎?絕對不是。而是看是否有一剎那雙腳同時離地。所以,走和跑的本質區別不在於速度,而是在於“是否有一剎那雙腳同時離地”,這就是錯層思維,只有錯層思維,往往才能看到事物的深層本質。著名學者郎鹹平曾說:凡事想到的就是錯的!就是這個意思,因為你能想到,別人也能想到,大家都能想到的往往是表層和表象,不深刻,所以,往往會有誤讀。

錯位理論與商業模式

真正的盈利模式都藏在表象的背後——表面上看著是A,實際上真正盈利靠Z。
哈哈兒童營養液的贏利模式:喝了娃哈哈,吃飯就是香!
表層定位:強壯兒童身體
深層錯位:促進孩子多吃飯的“飯引子”。
作為兒童營養液,娃哈哈沒有直接說“喝了娃哈哈,身體就是棒!”而是把自己的產品“錯層”成一種“飯引子”,這才真正知道年輕父母的心理本質:擔心孩子只吃零食,不吃飯。
瑞亞的盈利模式: 
表層定位:乳製品企業——賣牛奶。
深層錯位:高科技生物企業——賣奶牛的胚胎!
KAPPA的贏利模式: 
表層定位:運動服企業
深層錯位:把運動服做成“非運動”場合的時裝。
ZARA的贏利模式: 
表層定位:一年4個季節 (細分) 
深層錯位:一年20個季節 (拓展)
麥當勞的贏利模式: 
表層定位:賣漢堡、薯條的快餐業。
深層錯位1:賣美國歡樂文化的娛樂業。 麥當勞的老總常常對員工說“切記,我們不是快餐業,我們是娛樂業!”
深層錯位2:中國最牛的房地產業! 靠房租溢價贏利。 贏利模式的未來階段:錯開層面, 競爭點上移,最終贏在境界上。(層境戰略)

從錯層思維看廣告:廣告是一個品牌的呼吸!

廣告行銷每時每刻都圍繞在我們身邊,但多數廣告都曾引起人們的反感,廣告的重複性是讓人討厭的主要原因。
儘管如此,世界上越大品牌越熱衷於不厭其煩地做廣告,如可口可樂,百事可樂,肯德基,麥當勞,這些品牌地球人都知道,為什麼還要花巨資投放廣告?
從錯層思維來看,廣告的本質是除了宣傳產品的自有特性之外,更意味著某一品牌的呼吸,人們可以通過廣告了解到這個品牌存活的狀態。因為消費者不可能了解每個品牌實際的生存狀態,如產品的產量、銷量等,而廣告卻能向消費者傳達一種訊息,當消費者的眼睛被某一品牌鋪天蓋地的廣告攻勢所覆蓋時,說明這個品牌的呼吸非常正常,處於存活狀態。
一般而言,廣告覆蓋密度越高,在消費者眼中,該品牌的呼吸越正常,品牌可靠性越高,所以消費者會青睞於購買那些廣告覆蓋密度高的知名品牌。反之,即使有些品牌產品品質再好,廣告一旦停下來,就意味著該品牌被掐斷了呼吸,那么品牌沒落的日子也將為期不遠。
如健力寶在1984年曾因參加洛杉磯奧運會而名聲大振,健力寶管理層在確定品牌已經形成很大知名度後,當即減少了品牌推廣的廣告費用。於是,隨著廣告的消失,健力寶的產品也從消費者的購物籃里消失了,因為消費者覺得該品牌已經沒了呼吸,已經不存在了,健力寶銷量急劇下滑,不戰而敗。
可見,廣告是一個矛盾的綜合體,一方面,消費者十分厭煩重複的廣告;另一方面,消費者的消費行為又受廣告的直接影響。
廣告應該如何發揮出最大的傳播效果呢?
首先,找到廣告的接觸點,以引發廣告的傳播效應
如蒙牛剛成立時,沒什麼錢,但是還要做廣告,因為牛根生知道廣告是一個企業的呼吸,是一個品牌的呼吸。因此一夜之間,蒙牛把呼和浩特市的路牌都改成了蒙牛格式,並在紅牌子上標出“蒙牛向伊利學習,做內蒙古乳業的第二品牌”的標語。憑藉做“內蒙古乳業第二品牌”這一廣告觸點和伊利的知名度在呼和浩特市引起了市民的高度關注,蒙牛自身品牌的知名度得到了急速提升。
其次,好的廣告要有把握點,以便消費者牢記
知名大品牌有一個顯而易見的規律,即其廣告都有一個把握點,也就像杯子都有個“把手”,以方便使用者把握。消費者正是記住了這些廣告的接觸點,才能將這些廣告深深地印刻在消費者的心智中。如提到葡萄糖酸鋅,消費者可能會忘記品牌,但很容易想到“藍瓶的”,“藍瓶的”即成為葡萄糖酸鋅廣告的把握點。
再者,廣告的行動點是激發消費者購買熱情的命門
只有巧妙設計了行動點的廣告,才能稱之為真正的好廣告,因為它能牢牢抓住消費者的心,激發消費者的購買熱情。比如:娃哈哈AD鈣奶的宣傳語,不是按照大多數兒童乳飲料品牌重點宣傳“營養”這一賣點,不是“喝了娃哈哈,身體就是棒”,而是“喝了娃哈哈,吃飯就是香”,這一句廣告語巧妙的套用了錯層思維,錯開了同類廣告的宣傳方式,有效地擊中了家長心理的要害,正是“錯層思維”幫助企業找到了消費者心理最隱秘、最本質的需求。因為家長對一瓶兒童營養液的營養價值不會有那么高的期待,但多數家長卻擔心孩子不好好吃飯,所以會積極選擇娃哈哈AD鈣奶作為孩子的零食。

用錯層思維看行銷:錯位帶來消費者滿意!

在產品行銷過程中,很多行銷人會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一個產品質量很差,但消費者卻非常滿意;而一個產品品質很好,消費者依然會不滿意。為何會出現如此大的反差?
我們可以通過實例從錯層思維的角度給予解釋。消費者滿意的程度,不取決於產品品質的好與壞,而是取決於購買之前消費者的心理預期與實際品質之間反差的大小,這一落差可稱之為錯位。如果消費者購買之前對該產品給予了太高的期待,即使該產品品質已經很好,但在實際使用過程中,產品一旦未能達到消費者的心理預期時,心理落差就很大,消費者就會表現為非常滿意。反之,如果產品的實際狀況高於消費者的預期,即使產品品質不高,消費者也會很滿意。
事實上,廣告最大的真實來自於消費者的錯覺,如果你的廣告不能給消費者造成錯覺,那么你的廣告就等於白做。
因此,在產品行銷過程中,企業可以採取錯位策略來提高消費者的滿意度,達到提升產品品牌力和銷售力的效果。用錯層思維看管理:管理的本質不是改變人的缺點,而是不給缺點留餘地。 錯層思維在企業管理中也能釋放出很大能量。
筆者認為,企業管理的本質是合作,企業給員工什麼待遇,員工就會給予企業什麼樣的回報。企業合理地運用錯層思維,能有效的改善員工與企業之間的關係,對提高企業的管理效率是大有裨益的。
比如海爾通過頒布懲罰制度來解決男員工隨處大小便的問題,即抓住即被罰款。這樣造成的結果是,員工一旦因此受到懲罰,則有可能伺機報復,公司造成的損失可能遠遠大過於此。假如公司因此向員工罰款500元,那該員工很有可能會以弄壞公司的變壓器,那么公司造成的損失將會達到500萬元。這樣的管理是極不人性化的,結果只能是得不償失。
面對同樣的問題,看看國美是怎么做的:在男性便器中,畫上一隻蒼蠅,如廁的男員工看到後,就好奇地盯準這隻“蒼蠅”,成功解決了其不按規定位置如廁的問題。
如何做好管理工作,如何管理你的員工,錯層思維可以給大家一些啟發。用錯層思維看商業模式:最好的商業模式都是錯層的! 企業做任何規劃都應該和目前自身的業務相關,只有這樣才能找到新的商業模式,而且只有錯層思維才能發現新的商業模式。
麥當勞靠什麼掙錢?如果用錯層思維分析,就會發現麥當勞的盈利模式不是靠販賣漢堡,而是靠販賣快樂、販賣美國文化來掙錢的;繼續用錯層思維分析,就會發現麥當勞真正的盈利模式是地產出租,在麥當勞財務報表中,相當大的收入來源於加盟商逐年提高的加盟費。麥當勞初期以低價買地或者租地,然後以加盟費方式轉租給加盟商,當麥當勞周圍商圈形成後,麥當勞則逐年提高加盟商的加盟費,公司的盈利水平也隨之逐年提高。
再如新疆一家乳製品企業,它的牛奶賣得比水還便宜。它是一家高科技生物公司,絕對不是賣牛奶,而是賣牛的胚胎。我們知道只有母牛才能產奶,雄性動物有染色體一個X一個Y,雌性只有兩個X,XX結合一定生雌性的,XY結合一定生雄性的。所以該公司提前把公牛的Y染色體刪除只留下X,和母牛那個染色體結合之後一定生小母奶牛,如果買一個已經養成了的小母奶牛很貴,但是它賣胚胎就很便宜,一個胚胎賣1000塊錢,回家種到母牛肚子裡,生出來的小牛一定是優質的母奶牛。然後奶農再把牛養大了擠牛奶賣給這家公司,這家公司再通過很便宜的方式賣出去,打敗競爭對手。
現代行銷的本質是錯層,你沒有錯層思維,你永遠不知道人家靠什麼掙錢。
商業模式是什麼?21世紀的商業模式是錯位,拓展、混沌,整合。所以,未來新的行銷不再是細分消費者,企業越細分會越沒利潤;相反,企業需要不斷地擴展目標消費群,增加消費者的數量,把那些非盈利目標消費者轉變為自身的潛在消費者。21世紀是一個講究個性化、規模化的時代,真正的盈利模式或者商業模式一定是兼具規模化和個性化的,企業只有將兩者完美結合,即大規模的個性化才能取得成功。

用錯層思維看層境戰略:混合雙打

“層境戰略”就是錯開層次,上升到境界高度上,這是一個混合雙打的戰略。混合雙打指的什麼?一個是打包,一個是打工。
打包即將具有共性的東西歸為一個包。馬克思和毛澤東對打包策略的運用,可謂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
馬克思通過錯開層面,將文化分為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其中唯物主義是正確的,唯心主義是錯誤的,所以蘇格拉底等文化巨匠也輕而易舉地被划進了唯心主義,馬克思在境界上更勝一籌。
毛澤東則用“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給反對自己的人打了一個包,即反動派。封建主義、資本主義等都被劃歸“反動派”中,都是紙老虎,勞動人民看到翻身的希望,所以會跟著毛澤東鬧革命求解放。毛澤東也是通過打包策略贏在境界上,而不是技巧上。
什麼是打工?當雙方沒有共性,一方很有個性時,叫打工。比如海爾、海信、澳柯瑪等之間是沒有共性的,個性鮮明,無法打包,所以都給國美打工。雖然國美不生產一樣電器,但這些家電廠家都在為國美打工,因為國美是一個交易平台。
層境戰略就是發揮錯層思維,用境界去壓制對方的技巧。王老吉因“怕上火”的定位一炮走紅,如此精準的定位讓競爭對手無計可施。儘管何其正試圖通過“大瓶共分享”的定位,企圖爭奪王老吉的市場份額,但其定位終歸是糾纏於技巧層面。其實,和其正可以通過錯層思維,站到王老吉的對立面,即“上火”,從境界上壓倒競爭對手。遺憾的是,和其正還沒注意到這一點。
企業長青一定是贏在境界上,而不是贏在技巧上,一定要錯開層面上升到境界,企業才能真正得到長遠發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