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源村

錦源村地處江西省井岡山老區的吉安縣永和鎮,是一個有悠久歷史和光榮革命傳統的古村,同時也是個貧困村。近年來,村幹部和21名共產黨員,身體力行,正視現實困難,制定發展規劃,帶領村民進行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園、沼氣工程、舊村改造等生態小康示範村建設,村裡面貌煥然一新。

基本信息

錦源村

村里2000年底建起了錦源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園,現有面積300多畝,建各類大棚165個。示範園實施“豬—沼—菜”、“豬—沼—魚”、“豬—沼—果”高效生態農業工程,成為農業科技培訓示範基地,有較強的示範輻射作用。去年5月,該園被列為省級農業科技園重點示範區,今年有望列為國家級農業科技示範園。為解決示範園所需優質種苗與當地土壤和氣候不適應的矛盾,該村興建了一個占地7000多平方米的農業科技中心,這也為當地農民提供了一個學習技術的好場所。創辦的“吉安南洋蘭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投入100多萬元引種韓國大花蕙蘭、台灣蝴蝶蘭、卡特蘭、石斛蘭4個高檔蘭花品種,以及一些名花良種,從3月份開始,每月出種苗10多萬株。發展沼氣帶民富在錦源村黨支部、村委會的辦公室,我們看到了該村建設生態小康示範村的發展規劃:經過三年至五年的努力,把錦源村建成一個經濟發展、民眾富裕、環境優美、社會穩定的小康村。為了這個目標,錦源村著力實施沼氣扶貧工程,大力發展沼氣生態農業,努力營造錦源優美環境。2002年,全村已建成沼氣池204座,2003年又將建166座。到明後兩年,全村將逐步實現沼氣化。有人算過這樣一筆賬:用沼氣煮飯和照明,一家一年下來可節省1000多元錢。同時沼液還是一種上乘的有機肥,可用來餵豬養魚,可用作蔬菜瓜果等農作物的肥料。整治舊貌換新顏要在一個布局零亂、衛生條件差的千年古村,建設生態小康示範村,舊村整治可是件棘手的事。錦源村黨員幹部迎難而上,通過做耐心細緻的說服工作,使村民們積極配合、自覺投入到舊村整治工作中。去年,拆除殘垣斷壁及牛欄、茅廁160多處,興建公共廁所3座;硬化村莊步行道500多米,修建了一條長3300米、寬7米的環村水泥路,構成了“一環三縱三橫”的村內道路交通網路;種植楊樹、樟樹、垂柳、小葉女貞4000多棵。與此同時,村里還加緊新村的規劃建設。我們看到,新村建設的架勢已經鋪開:建築面積1000多平方米的農副產品交易大樓已投入使用;村文化活動中心和村部大樓已竣工;新農貿市場正動工在建。2002年9月中旬,全國生態環境與可再生能源建設現場會的180多名與會人員參觀了錦源村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園、農業科技中心、沼氣工程等生態小康示範村建設成果後一致認為,錦源村的變化非常了不起,在老區貧困村建設生態小康村方面,走在了全國的前列,是農村基層村委會全面貫徹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一面旗幟。[1]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