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絲繩線上自動檢測系統

第一部分. 系統概述
TS-G21系列鋼絲繩線上自動檢測系統,採用有線信道數據傳輸方式,將高靈敏檢測裝置,大容量數據採集裝置及多信道主令控制中心一次安裝於提升設備的適當位置,對鋼絲繩實施全方位線上自動檢測。通過專業化設計的TST套用軟體,可實現通用模式與專家管理同一平台運行,有效滿足用戶對控制目標的實際運行使用要求。
該方案為五繩同步線上監測,探測裝置和磁化裝置裝在可移動平台上,通過平台滑動及支撐臂伸縮進行線上檢測和離線維護。整體結構設計為框架穩態保持形式,工作過程中與鋼絲繩保持非接觸,整體穩定,運行可靠,在設備檢修期間(如鋼絲繩換繩、夾持輪維護)可將前置探傷裝置滑離鋼絲繩,檢修完畢後重新上線檢測。
智慧型數據採集處理分站安裝在二樓平台上,位於探傷前置裝置附近,採用了32位工業級ARMCPU——STR710FZ2T6,外部晶振16Mhz,回響速度可充分滿足使用要求。A/D轉換採用高解析度12位A/D轉換晶片MAX1228,選用內部2.5V參考基準電壓,轉換時間為6微秒,轉換速率300kbps,高速A/D轉換有效克服了檢測信號的失真。
系統主令控制主站安置在主控制室,操作人員可通過顯示屏實時關注鋼絲繩運行過程中的損傷情況,以便在鋼絲繩出現異常情況時及時停車檢查,避免發生鋼絲繩安全事故;預留通信接口與調度中心相連,在調度中心可以看到實時監測數據;系統軟體通過接頭特徵確定檢測起始位置和終止位置,確保檢測覆蓋最長繩段。
系統參數:
TS系列產品,憑藉“TST變數補償感測器”這一優勢技術平台,輔以“TST全息磁橋”和“TST平衡勵磁”兩項電磁探傷工藝專利技術,使得TST探傷技術性能達到或超過了國際先進水平。主要性能指標:
電磁感應靈敏度:U/H≥1.0V/mT
電磁感應信噪比:S/N>85dB
探傷定量不確定度:≤±1.2%
探傷實時相應時間:≤0.5ms
信號有效提取距離:0~30mm
信號實時傳輸距離:0~10km
感測器耗散功率:<50mW
感測器工作壽命:>2.7×10000h
TST探傷技術能定量探測鋼絲繩外部斷絲、內部擠壓疲勞斷裂、嚴重銹腐蝕及磨損等材料性缺陷;定性探測鋼絲繩主要結構性變異失效,如:繩股明顯籠狀變形、斷芯和嚴重松股等。主要探傷套用指標:
I級損傷探準機率:>83%
II級損傷探準機率:>91%
III級損傷探準機率:>99%
連續探傷距離:>10000m
環境參數
環境溫度:-20℃~+40℃
相對濕度:≤95%RH(+25℃時)
大氣壓力範圍:80kPa~110kPa
最惡劣的貯存溫度環境:-40℃~+60℃
系統性能:
該方案為五繩同步線上檢測,該方案的系統性能有以下四個特點:
適應性好:充分考慮了使用環境的溫度(-30℃—+55℃)、濕度等自然環境因素,研究實驗中已完成各項耐受性能、型式試驗;
檢測穩定:安裝後系統堅固耐用、長期免維護。前端探傷前置裝置採用穩定保持非接觸形式,不影響生產的正常進行;方便可靠:前端探傷單元線上或離線操作簡單,不影響換繩、塗油等對鋼絲繩的維護工作;
檢測範圍廣:由於採用五繩同步線上檢測方式,全繩檢測覆蓋範圍大,並保證了經過摩擦輪並彎曲(易疲勞)的繩段都在有效檢測範圍內。
系統配置:
名稱 型號 數量 備註
TST鋼絲繩探傷(工程)系統V3.0 TS-G2105L 一套
系統包含:
探傷感測器單元 五套
可移動穩態保持裝置 一套
智慧型數據採集處理分站 一套
系統主令控制主站 一套
鋼絲繩探傷(工程)系統分析軟體 一套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