鋸緣青蟹人工育苗技術

鋸緣青蟹俗稱青蟹,是馳名的食用蟹,肉味鮮美,營養豐富,深受消費者歡迎。其最大特點是離水不易死亡,可遠銷活蟹,是傳統的出口水產品。

1、種蟹培育

1.1親蟹培育池
可利用現有的室內對蝦育苗水泥池,15~20平方米/個,池底鋪10~15cm細沙,水深0.5~1m左右。
1.2親蟹選擇
選擇體重250~500g左右,體質強壯、附肢完整、交配過的雌蟹,這樣的蟹抱卵率高,育苗效果較好。
1.3強化培育
視生產需求確定升溫促熟時機,每天升溫0.5~1℃,至27~28℃恆溫(水溫過高,胚胎髮育會受影響,死胎增多)。每天按蟹體重的5%~8%足量投餵活體貝類、沙蠶等優質鮮活餌料,分兩次投喂,早少晚多。隔天排乾池水,及時清除殘餌、糞便,加水、充氧,保持水質清新。

2、苗種培育和管理

2.1布幼方法和布幼密度
卵色呈灰黑色、胚體心跳120次/min以上的抱卵親蟹消毒處理後,放入網箱孵幼,幼體密度5~10萬尾/立方米為宜。
2.2水溫控制
蚤狀Ⅰ期至大眼幼體28~30℃,日溫差不超過1℃,發育至仔蟹Ⅰ期後,逐漸降低溫度至放養水溫。在28~30℃,蚤狀Ⅰ期到大眼幼體需16~18d,到仔蟹需21~24d。
2.3餌料投餵
蚤狀Ⅰ期投餵小球藻及鮮活輪蟲,Ⅱ期至V期投餵鹵蟲無節幼體、橈足類。投餵量以吃飽略有剩餘為宜。大眼幼體和仔蟹投餵鹵蟲成體或絞碎的魚糜,要少量、多次投喂,避免殘食現象的發生。
2.4水質管理
視水質情況調整換水量。蚤狀Ⅰ期—Ⅱ期,每天10%~20%,Ⅲ期每天30%,Ⅳ期每天40%,V期每天50%,大眼幼體期—仔蟹期,每天換水兩次,每次換50%。充氣量與對蝦育苗、梭子蟹育苗類似,前期充氣量小,以後逐漸增大,到大眼幼體呈沸騰狀,使水中溶解氧保持在5ml/L以上。pH值7.6~8.8,鹽度25‰~32‰,幼體後期有趨淡的習性,到大眼幼體可以逐漸降低鹽度,促使其更好生長。

3、育苗期的病害防治

經常出現的病害有細菌性疾病,如弧菌病;育苗後期有機物較多,容易發生聚縮蟲,防治措施可參照對蝦、梭子蟹的育苗方法進行,而預防的關鍵是保持水質清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