鋸緣青蟹的池塘養殖技術

3.池塘面積單養青蟹的池塘面積以3畝~5畝為佳,蝦蟹類混養的池塘為10畝~20畝之間較合適。 蝦蟹混養池,面積在20畝以上,畝放蟹苗量一般應控制在600隻以內為妥(指以養青蟹為主,養蝦類、魚類為輔的池塘)。 (1)餌料種類青蟹屬於肉食性蟹類,因此,要以肉食性餌料為主,植物性餌料為輔。

 青蟹的學名為鋸緣青蟹,俗稱蟲尋、蝤蛑。屬節肢動物門,甲殼綱,十足目,爬行亞目,短尾派,梭子蟹科,青蟹屬,是我國珍貴的水產品之一。其肉味鮮美獨特,營養極為豐富,素稱酒席上之佳肴,食用藥用價值高,尤其是交配後性腺成熟的雌性蟹(紅蟲尋、高蟹)有海中人參之美譽,是產婦、老幼和身體虛弱者的高級滋補品,蟹殼可製成甲殼素,是一種用途廣泛的工業原料。青蟹在我國主要分布在廣東、廣西、福建、台灣、浙江等省沿海,尤以浙江、福建、廣東三省為多。國外主要分布在日本、越南、泰國、菲律賓、紐西蘭、美國、印度洋、紅海和南非等沿海水域。

青蟹喜棲息、生活在江河溪海匯集口,海淡水緩衝交換的內灣--潮間帶泥灘與泥砂質的塗地上。青蟹是游泳、爬行、掘洞型蟹類,一般白天多潛穴而居,夜間出穴(洞)進行四處覓食。青蟹以肉食性為主,喜歡尋食小雜貝、小雜螺、小雜魚、小雜蝦及小雜蟹等。青蟹又是廣鹽性的海產蟹,其養殖的適宜鹽度為7‰~33‰,最適是10‰~20‰,適溫範圍6℃~35℃,最適生長水溫18℃~25℃,此時青蟹的活動力強,食慾旺盛,而它的耐乾露能力也極強,一隻健康青蟹離開水後,鰓腔內只要留有極少量的水份,能保持鰓絲濕潤,便可以存活數天。青蟹的一生要經過13次蛻殼(其中,幼體變態蛻殼6次,生長蛻殼6次,生殖蛻殼1次),總之,青蟹的變態發育和整個生長生活過程中,始終伴隨著蛻殼而進行。一般春季(4月份~5月份)放養的6期~8期幼蟹到夏季(7月份~8月份),養殖三個半月至四個月,每隻蟹的體重就能達到200克~250克,若是秋季(9月~10份)放養的幼蟹需經越冬,養殖到次年的5月份~6月份,也可達到商品規格。

根據全國沿海各地多年來的生產實踐,採取的養殖生產方式日趨多樣化,有建蟹池(塘)單養的,也有圍塘混養、灘涂低壩高網養,設椿設竿吊籠養、水泥池子養殖等等,均取得不同程度較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現單就青蟹池塘養殖技術進行敘述。

一、蟹池建造

1.場地選擇養殖青蟹池(塘)應選建在周圍無工農業生產廢水、無有毒物質、無農藥及生活污水污染,海水清新、水體交換自淨力強、理化因子穩定、潮差大、內灣風平浪靜,有一定量陸源淡水注入的高中潮區,海水比重在1.007~1.021之間,pH值7.8~8.5之間,水溫在10℃~30℃以內,透明度20厘米~30厘米,化學耗氧量4毫克/升~17.6毫克/升,銅離子濃度不超過0.488毫克/升。

2.池灘底質蟹池灘涂地的土質好壞,既關係到青蟹的潛伏棲息,又直接影響著建池堤壩的牢固度,所以應選擇保水、不滲漏,保粘固性高,不易塌陷的均質土塗地為宜。

3.池塘面積單養青蟹的池塘面積以3畝~5畝為佳,蝦蟹類混養的池塘為10畝~20畝之間較合適。若對面積過大的養殖池塘,則要求採用竹籬或攔網分隔成若干小區,以便於個體大小不同的青蟹分檔(級)養殖。

4.池形與水深池子的形狀,一般是長方形或方形(長方形池之長寬比為5∶3~3∶2,水深1米~1.5米),池的朝向一般以東西長、南北短為佳(但不強求)。池底構造通常有平坦底,略斜底和鍋形底三種。

5.池灘與池溝池底部應開挖順水溝(中央溝、環溝、十字溝),灘與溝之面積比例以3∶1左右為佳。溝的深度一般要在0.5米以上,溝上口面寬3米~6米,溝壁(邊)坡比降1∶2~1∶2.5,主溝道(中央溝)要與控調閘相通,以利於進排水調節方便。灘中須留有一定的空地作"蟹島",可供青蟹棲息與隱藏,減少其相互殘殺傷害。

6.防逃設施池塘堤壩的四周內側,必須做好防逃圍欄(可用水泥薄板、竹籬笆、硬塑膠片等材料製作),其設施高度應高出池內最高水位面50厘米以上。設施板、笆片的上端應向池塘內略傾斜,設定一定要嚴密牢固,有效防阻青蟹外逃。

7.隱蔽物設定為防止和減少蟹與蟹之間的接觸機會,使其安心蛻殼成長,應在池內布放一些障礙物和隱蔽物,如插上若干行梅花樁形的竹枝、樹枝,枝竿扦插距為30厘米~50厘米之間,放置部分陶管,水泥涵管,竹筒,磚瓦片,人造洞穴等設施作隱蔽物。設定隱蔽物,可以增加青蟹隱藏和活動棲息的空間,達到分散、疏離青蟹群集,減少相遇的目的,又可使青蟹在不同季節,不同生長期自由選擇適應的棲息場所。

8.進排水設施養蟹池要構建進排水可調節的控制閘1座~2座,以方便池中水體交換和順對流。為節省建設成本,也可安裝水泥涵管洞閘。建議有條件的蟹池,最好能設計安裝由上、中、下三疊式組合閘或上、下兩樞塊組成閘。這樣可根據養殖池水體變化情況及時按層調換水。但對潮位較高的池塘,必須配備提水泵,以確保在不同季節和不同生長期,供水方便和安全。
二、苗种放養

1.清池除害

清池除害是指清除池內一切不利於青蟹生長和生存的因素。清除對象有:有機沉積物,捕食青蟹的生物,與青蟹爭食的生物,破壞池塘設施的生物及致病生物等。清池除害徹底與否,是關係到青蟹能否健康養殖,獲得高產高效的重要環節之一,務必認真做好。

(1)清淤放養前必須對塘內進行一次全面清淤,特別是老池塘,青蟹收穫後,要及時將淤泥及有機沉積物搬出池外,並打開閘門進水反覆沖洗,然後及時排乾池內積水,閉閘暴曬池底,使殘留有機物進一步進行氧化分解,在清淤的同時,應做好池塘的維修工作(堤壩、閘門、溝壁、防逃設施、堵漏等)。

(2)除害蟹苗放養前15天~20天內應對池塘有害生物進行藥物清除。常用的藥物有:生石灰,它不僅能殺除雜魚、雜蝦、寄生蟲、微生物,而且還可改良池塘底質,增加水體中的鈣離子含量,促進青蟹順利蛻殼生長,其用量為每立方米水體400克~500克,用水化開後趁熱潑灑全池或乾撒,10天后藥性消失;漂白粉,對原生動物、細菌有強烈的殺滅作用,故可預防疾病,還可殺死野雜魚等敵害生物,用量為每立方米水體40克~50克,加水稀釋調勻全池潑灑,1天~2天藥性消失;茶籽餅,主要殺滅魚類和貝類等,用量每立方米水體20克~25克,使用前先將茶籽餅粉碎加入淡水浸泡24小時,稀釋均勻後連水帶渣一起潑灑,2天~3天藥性消失。注意上述三種藥物清池應選擇晴天上午8時後進行,以提高藥效,並做到清池前儘量排乾池水,可節約藥物用量,對蟹池死角及坑窪處、洞穴內要儘可能潑灑均勻。除害清池藥物藥性消失後,應及時進注海水,並保持水深20厘米~30厘米,直至放苗前2天~3天把池內水位增高到1米以上。

2.蟹苗放養

(1)蟹苗選擇目前養殖的青蟹苗種來源主要有海區天然苗與工廠化人工培育苗兩類(工廠化生產苗種的技術還未全面普及,苗源還甚少)。應選擇體壯殼硬,甲殼呈青綠色,規格整齊,軀體完整無損傷,十足齊全(尤其是一對螯足和游泳足不能缺一及損傷),反應靈敏,活力強,爬行迅速,無病變的健康苗。

(2)苗種規格與放養時間當年的夏苗規格一般是稚蟹Ⅲ期以上,可在6月份~7月份放養,經3個月~4個月的精心飼養後,可達到商品食用蟹要求;當年的秋苗規格基本上與當年的夏苗相同,可在9月份~10月份放養,經過越冬後養到次年的5月份~6月份,可達商品規格;上年的秋末稚蟹苗經過越冬至今春,在4月下旬~5月中旬放養,經3個多月的飼養,到7月份~8月份達到商品規格。這三類青蟹苗的放養,若當時放苗量不足,可以補放,但力求蟹苗規格相一致。

(3)放養密度青蟹養成蟹的放養密度(放苗量),要根據各地區的綜合實際條件(如蟹池的水深水溫條件、進換水條件、種苗資源條件、餌料資源狀況、生產管理水平等因素)合理確定,靈活掌握。若單養青蟹池塘面積在3畝~5畝左右的,當年養成蟹的放養密度為1.5隻/平方米~3隻/平方米,即畝放苗量1000隻~1500隻(指夏苗)。對放養秋苗的池塘,可以適當放寬放養量,每畝以1500隻~2000隻為宜。面積若大於10畝以上(含10畝)的養蟹池,其放苗量應適當減少,夏季苗畝放苗數為800隻~1000隻。蝦蟹混養池,面積在20畝以上,畝放蟹苗量一般應控制在600隻以內為妥(指以養青蟹為主,養蝦類、魚類為輔的池塘)。
三、日常管理

1.投餌技術
(1)餌料種類 青蟹屬於肉食性蟹類,因此,要以肉食性餌料為主,植物性餌料為輔。常用餌料有紅肉藍蛤、尋氏肌蛤、鴨咀蛤、小毛蚶、短齒蛤、淡水河蛤、淡水螺等小型低值貝類以及小雜魚、雜蝦、雜蟹等,也可投餵一些青蟹人工配合餌料。其可食餌料的種類較多,可根據當地的實際資源情況選擇,只要無毒無害、青蟹喜歡覓食的廉價餌料,都可作為保障供給的餌料源,但要求餌料必須新鮮,霉爛變質的餌料切不可投喂,否則會嚴重影響青蟹的健康生長。
(2)投餌比例 養殖期的投餌量,應根據水溫、潮汐、水質和青蟹的活動情況靈活掌握。如青蟹在水溫15℃以上時攝食旺盛,26℃時達到最高峰,若水溫高於30℃或低於13℃時,其攝食量就明顯減少,如浙江沿海(溫州、台州一帶)5月~6月和9月~10月水溫較適宜,青蟹的攝食量會增強,應多投餌;7月~8月高溫期水溫偏高,5月以前和10月以後水溫明顯偏低,青蟹攝食量會減弱,則應少投餌。
在大水潮或潮漲時,青蟹攝食較多,小水潮或潮退後攝食量較少;大水潮換水後,水質好攝食增強,投餌量與平時相比可增加1倍;若遇多雨天,池水混濁或天氣悶熱,食量就下降,這時要適當減少投餌量;天氣寒冷,水溫下降到10℃左右,青蟹活動少或不活動,覓食少或不覓食,要注意少投餌或不投餌。
青蟹的攝食量隨著個體生長而逐步增加,但日攝食量與其自身體重之比則會隨體重增加而下降。一般日投餌量與青蟹個體大小的關係和百分比為:蟹甲殼寬3厘米~4厘米,掌握其日投餌量占體重30%左右;5厘米~6厘米時日投餌量為20%左右;7厘米~8厘米時日投餌量為15%;9厘米~10厘米時日投餌量為10%~12%;11厘米以上為5%~8%。
(3)投餌方法 餌料要均勻地投放於蟹池的四周,不宜投放在池中央,有條件的池塘,最好在池周邊設幾處食料台,以便更好地掌握日所需投餌量。根據青蟹日伏夜出活動覓食的生活習性,可清晨投餵日投餌量的三分之一,傍晚投餵三分之二。八月中秋西北風起(指農曆),前、後半夜溫差拉大,青蟹則易煩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