鋪磚

鋪磚

遠古時期建築物的發展是極其漫長的過程,我們的祖先很早就將經過燒烤後的粘土-紅燒土塊用在了建築上。此時這類紅燒土塊可以認為是“燒結磚”發展過程中“萌發”狀態。

歷史起源

遠古時期建築物的發展是極其漫長的過程,我們的祖先很早就將經過燒烤後的粘土-紅燒土塊用在了建築上。此時這類紅燒土塊可以認為是“燒結磚”發展過程中“萌發”狀態。

中華社會步入了文明,錦溪磚瓦博物館現存那塊從崑山市趙陵山良諸文化遺址,良渚人居住的“半穴式”房屋紅燒土牆上取下的號稱“中華第一磚”的磚塊,據考證,出現於五千年前後,還有浙江餘杭莫角山遺址發現的正方、長方體的燒結磚,應算得上是中華文明起源的產物。要說把雙墩山文化層和大溪文化曾的“紅燒陶快”界定為文化意義的“磚”的話,那么,浙江餘杭莫角山和上海福泉山遺址發現的正方,長方體燒結磚與“中國第一磚”就是文明意義的“磚”了。

中華燒結磚的發明,再七千三百年前的雙墩山文化到六千四百年前的大溪文化,及到餘杭良渚文化前完成前發,雛形期,那么,它的開發期應該再黃帝時代到夏,商,周,約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1046年的漫長歲月。醉在的“紅燒土塊”建築遺存出現在安徽蚌埠的雙墩文化遺址,距今七千三百年,大溪遺址出土的“紅燒磚塊”距今六千四百年,被日本學者成為“世界最古老的磚”。

主要種類

前市場上瓷磚的品種很多,光是門類就有十幾個。消費者面對諸如滲花通體磚、玻化 磚、防滑地磚之類名稱,卻又不明白其中的涵義。怎么樣區分瓷磚的好壞的確很重要。 樓上幾位已經介紹了很多我在補充幾點: \n地板磚選用時可對比以下指標數據:吸水率 、 耐磨性、 耐酸性及污染指標區分磚質量的好壞。 \n挑選釉面瓷磚,主要看其陶胎與釉面的處理。陶胎應尺寸規範、周邊平整、厚薄均勻 ,同一規格的瓷磚厚度和尺寸相差應不超過2毫米。而釉面的質量更為關鍵。首先,釉質應厚而勻滑;其次,釉面色差應儘可能小。浴室衛生間適宜鋪小規格的瓷磚。 \n國際知名品牌:“蜜蜂”、“諾貝爾”、“鑽石”、“鷹牌”、“亞細亞” \n國內知名品牌:“冠珠”“薩米特”“金舵” \n室內地板磚有: \n玻化磚、拋光磚、亞光磚、釉面磚、印花磚、防滑磚、特種防酸地磚(用於化驗室等腐蝕較大的地面) \n室外地板磚有:廣場磚、草坪磚 \n家用: \n全瓷鏡面拋光地板磚(拋光磚表面均塗一層防污劑,填充毛細孔,保證使用時不易受污、耐磨、易擦洗、密度高、鋪裝後整體效果明亮如鏡,但高亮度對人視力有輕微影響,防污效果好較釉面磚差,使用年限8年左右,不適合老人居住的環境選用)常用800*800適合用於客廳地面鋪裝。中等品質的價格一般50-60元左右一塊 \n印花、滲化地板磚(使用年限在7年左右會出現劃痕)常用800*800適合用於客廳地面鋪裝。中等品質的價格一般30-40元左右一塊 \n亞光地板磚(經濟但表面強度低、密度低,易留下污痕且其他指標均較玻化磚、拋光磚、印花、滲化磚、釉面磚差)常用600*600中等品質的價格一般10元以內一塊 \n防滑地板磚(衛生間用)常用500*500。中等品質的價格一般5元以內一塊高等是10左右

注意事項

1. 一是牆磚應從下向上鋪貼,且一面牆不能一次貼到頂,接縫一般為1~3毫米;二是鋪貼前要先處理牆面的平整,處理裂縫;三是粘結材料的塗抹要中間稍高於四周,用橡膠錘敲擊表面以固定,這樣一來可以避免空氣積存於粘結層中。同時要進行水平檢測;四是粘結材料要挑和適當,一般牆面水泥與沙比例為1:4,地面水泥與沙比例為1:3

2. 地面要打平。有一些土建地面是不平的,遇到這種情況大家應該把不平的地方用水泥沙漿鋪平。鋪設時可以用不同的色彩的瓷磚(較深色的)把周圍框起來,而框內的瓷磚用較淺色的。當然,廚房跟廁所的地面一定要有傾斜度,這樣是為了方便排水。

3. 瓷磚裝修另一個要注意的是防水層的處理。在廚廁之些地方的牆面更應高度注意。因為更換瓷片通常會破壞原有水泥沙槳防水層。補救辦法是在貼設瓷磚前先打一層瀝青防水層。瓷磚之間的縫填白水泥也應補好:

4. 磚面要鑲平,角度要準確,接口要對線;瓷磚在使用前要浸水半日;廁所地面要有適當斜面,不可積水 瓷磚接口掃白水泥後要用藤絲刷淨白水泥,不可在磚面上留有水泥污漬;地磚鋪徹完後要用紙板等覆蓋磚面,並至少24小時後才能在磚面上行走;

5. 先將平面掃淨濕潤,用1:3水泥砂漿打底,厚6毫米。牆面要略微帶毛,但必須平整。要計算縱橫塊數,定出水平分格。打完底後隔3-4天開始貼上瓷磚。貼瓷磚時要先澆水濕潤牆,在最下面一層瓷磚底部放好墊尺板,墊尺板必須保持水平線,並將它固定好。 瓷磚應預先浸透水分取出稍陰乾,由墊尺板上沿著往上貼。在1:2水泥細砂中加入適量3-4%107膠,可改善砂漿的和易性。減緩凝結時間。以方便貼上和防止砂漿流淌。將砂漿抹於瓷磚背面,貼上牆上用橡皮錘輕敲磚面,使灰漿擠滿。貼完底層一層瓷磚後,將靠尺垂直放置作為豎向標準。貼時一般從陽角開始,以便不成整塊的瓷磚對齊縫。所有縱橫縫都須對齊,磚面沾著的灰漿應在未乾時擦掉,貼完後用清水沖洗擦淨,縫子用白水泥擦乾。 在水泥砂漿抹灰牆上貼瓷磚 在牆面上找出縱橫基準線,算好層數,接著再用摻入5-7%107膠的水泥素漿貼上。如牆面很平整,先用純水泥漿掃一遍,在其沒幹時開始貼上。因粘結層不摻砂,故很薄,只有2-3毫米厚,粘結時易於平整,所以這是一種很方便經濟的方法。

6. 設定地面標準高度面

(1)在刷乾淨的地面上,攤鋪一層1:3.5的水泥砂漿,厚度小於10毫米。

(2)用尼龍線或棉線繩在牆面標高點上拉出地面標高線,以及垂直交叉的定位線。

(3)按定位線的位置鋪貼瓷磚。用1:2的水泥砂漿攤在瓷磚背面上,再將瓷磚與地面鋪貼,並用橡皮錘敲擊瓷磚面,使其與地面壓實,並且高度與地面標高線吻合。鋪貼8塊以上時套用水平尺檢查平整度,對高的部分用橡皮錘敲平,低的部分應起出瓷磚後用水泥漿墊高。瓷磚的鋪貼程式,對於小房間來說(面積小於40平方米),通常是做T字形標準高度面。對於房間面積較大時通常按在房間中心十字形做出標準高度面,這樣可便於多人同時施工。

7. 鋪貼大面

鋪貼大面施工是以鋪好的標準高度面為標基進行,鋪貼時緊靠已鋪好的標準高度面開始施工,並用拉出的對縫平直線來控制瓷磚對縫的平直。鋪貼時水泥漿應飽滿的抹乾瓷磚背面,並用橡皮錘敲實,以防止空鼓現象。並且一邊鋪貼一邊用水平尺檢查校正。並即刻擦去表面的水泥漿。

對於衛生間、洗手間的地面,應注意鋪貼時做出1:500的返水斜度。

整幅地面鋪貼完畢後,養護2天后,再進行抹縫施工。抹縫時,將白水泥調成乾性團,在縫隙上擦抹,使瓷磚的對縫內填滿白水泥,再將瓷磚表面擦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