鋤[漢字解釋]

鋤[漢字解釋]

鋤,讀作:chú。漢字基本字義是剷除的意思,也是弄鬆土地及除草的工具:如鋤頭是一種長柄農具,其刀身平薄而橫裝,專用於中耕、除草、疏鬆植株周圍的土壤

基本信息

漢字解釋

鋤[漢字解釋] 鋤[漢字解釋]

鋤、鉏

chú

【名】

(形聲。從金,助聲。本義:)同本義〖hoe〗

縱有健婦把鋤犁,禾生隴畝無東西。——杜甫《兵車行》

又如:大鋤;小鋤

chú

鋤[漢字解釋] 鋤[漢字解釋]

【動】

用鋤頭整理田地,除草〖workwithahoe〗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辛棄疾《清平樂·村居》

又如:鋤社(古代北方農村的一種組織。平時協同耕作,有事時則互相幫助);鋤耘(耕作農地。也作鉏耘);鋤谷(耕作)

根除,剷除〖eliminate〗

又不可使天下之民斫直,刪密,鋤正,以夭梅病梅為業以術錢也。——龔自珍《病梅館記》

又如:鋤拔(去除);鋤理(清理)

【姓】

也用作姓氏

常用詞組

鋤草

chúcǎo

〖hoeupweeds;weedwithahoe〗用鋤頭為農作物除草、中耕或間苗

鋤地

chúdì

〖hoe(soil,weeds,etc.)〗以鋤頭進行中耕、除草等的田間管理

鋤奸

chújiān

〖eliminatetraitors,ferretoutspies〗剷除奸臣、奸細

鋤奸務盡

鋤強扶弱

chúqiáng-fúruò

〖rootoutthedaringandprotecttheweak〗剷除豪強,扶助弱小者

鋤頭

chútou

〖hoe;pickax;pick〗[方言]∶鋤

用於中耕、培土、鬆土、間苗和除草的農具。有大鋤、小鋤之分。又有叉形和鏟形之分。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廣韻》士魚切《集韻》牀魚切,並音鉏。《左傳·僖三十三年注》耨,鋤也。《釋文》本又作鉏。《楚辭卜居》寧誅鋤草茅,以力耕乎。《釋名》鋤,助也,去穢助苗長也。
又《集韻》狀所切。與鉏同。鉏鋙亦作鋤鋙。

發展歷史

青銅鋤最早出現於西周時代,一直沿用到戰國時代。

戰國時出現鐵鋤

1950年河南輝縣固圍村出土。長10、寬10.5、距2厘米。中國歷史博物館藏。這種形制的鐵鋤,造型合理,安裝把柄後有利於使用。它不僅可以鋤草,還有利於保墒。說明當時農業技術有了較大進步。

拼音是chu的漢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