銘功路制陶作坊遺址

鄭州商代制陶作坊遺址。1955年至1956年,為配合鄭州銘功路第十四中學建校工程對制陶作坊遺址進行了發掘。遺址南北長800米,東西寬150米,發掘面積1500平方米。發現燒陶器窯址、房基、儲藏陶器坑、白灰地坪和墓葬等遺蹟。遺址文化層厚達3.8米,內含極為豐富。

簡介

銘功路制陶作坊遺址銘功路制陶作坊遺址
按灰層疊壓關係可分為四期:
二里崗下層期,發現遺蹟遺物較少,墓葬1座,灰坑10個,出土一些一般的生產工具和生活用具。

二里崗中層期,遺蹟遺物比較豐富,發現墓葬22座,灰坑40個,房基17座,燒陶器窯址10座,儲存陶器坑1個,白灰地坪3處。出土有陶杵陶拍、印模、漏斗形器、陶方框、水管等多種生產工具,都與制陶有關,屬於制陶作坊興盛時期的遺物。發現的房基分布在陶窯的周圍,或在窯場鄰近的地方,應是窯場的主要組成部分,可作制陶用的工房,亦可作工匠們的住房。房子全是半地穴式的單室房屋,面積狹小,結構簡單,房子的底部挖在生土上,屋內地坪皆長方形。屋門有的朝南、有的朝北、也有的朝西,其中以朝南的最多。有的在前牆上的一側挖一窗戶。與門相應的地面上或牆上均有不規則的燒火池。燒陶器窯大多數為圓形,個別為橢圓形。陶窯自下而上由火門、火膛、窯柱、窯箅、窯室五部分組成。白灰地坪位於窯場中部,地坪平整,土質堅硬,由三層不同的土質鋪墊而成。下層為料礓石層,中層為黃硬土層,用粘土夯打而成;上層為較薄的白灰面,略經火燒。部分保存較好,部分有龜裂現象。白灰地坪上發現有一部分柱窩,排列不很規則。木柱是相當粗大的,直徑40—60厘米。地坪上有成堆的陶泥,散布有大量的陶器坯和一些制陶工具。由此可知白灰地坪是製作陶坯的場地(工作面)。儲藏陶器的長方形土坑位於白灰地坪附近,坑內有大量的陶甑、盆殘片及一些燒變形的陶器。遺址中發現灰坑最多,以其開狀可分為長方形、圓形、橢圓形和不規則形四種。長方形灰坑一般坑壁陡直,因潛水而較高難以挖掘到坑底,這類灰坑多數在兩面長壁上挖有供人上下的“腳窩”,可能是專為窯場供水而設定的土水井。制陶作坊需要大量供水,所以此窯場挖掘的水井較多。水井與窯場廢棄後,填進灰土,所以這種井也與其年代相同的灰坑形制相似。

鄭州商代遺址的發掘中出土有生產工具和生活用具,其中最多的遺物是陶器,從陶質上分,有細泥和夾砂的區別。從陶色上分,有灰陶、紅陶和黑陶,其中最多的是灰陶。從製法上分,有模製的、輪制的和手制的差別。從器形上分,有平底器、圜底器、四足器、三足器、圈足器和器蓋等。從紋飾上分,有方格紋、繩紋、雲雷紋、弦紋、籃紋、圓圈紋、附加堆紋、劃紋、人字紋、菱形紋、饕餮紋、夔紋、乳釘紋、聯珠玟等十數種。還出土有原始瓷器和硬陶。如果把這些陶器擺放在一起,真是豐富多彩,琳琅滿目,充分反映出鄭州商代制陶業是相當發達的。由於陶器的原料黃土易得,陶器生產量大,製作容易,使用面廣,隨著生產經驗的不斷豐富和燒制技術的改進,陶器的形制和紋飾也變化較快,時代特徵最為顯著。因此,考古工作者多以陶器器形發展演變特徵作為斷代的重要依據。

通過對銘功路制陶作坊遺址的發掘,可以了解到商代早期制陶業的規模、生產設施等的面貌。為研究鄭州商代制陶業對陶土的選擇、陶泥的搗制陶坯的塑造、陶器紋飾的印製、以及陶窯的建造、陶器燒制等方面提供了較系統的資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