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葉樹[植物]

銀葉樹[植物]
銀葉樹[植物]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銀葉樹植株高大,樹幹挺直。樹皮幼時銀灰色,較光滑;老時灰黑色,縱裂。小枝、樹葉及花序均密被銀灰色鱗秕。葉具革質,底有銀白色鱗片並披毛。花帶褐色,成簇。果咖啡色,具骨狀隆背。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板根系發達,主根間常具異常生長的板狀擴展組織,緊密地聯合著兩個主幹基部,起著一種物理抗性作用。 銀葉樹(H. littoralis)生長於海濱。它的果實成熟後龍骨狀突起木質化,果外皮具有充滿空氣之海綿組織,使之能漂浮海面,種子隨海湖漂流傳播遠方,故稱海漂植物。

銀葉樹 銀葉樹

常綠喬木,高約10米;樹皮灰黑色,小枝幼時被白色鱗秕。葉革質,矩圓狀披針形、橢圓形或卵形,長10-20厘米,寬5-10厘米,頂端銳尖或鈍,基部鈍,上面無毛或幾無毛,下面密被銀白色鱗秕;葉柄長1-2厘米;托葉披針形,早落。圓錐花序腋生,長約8厘米,密被星狀毛和鱗秕;花紅褐色;萼鍾狀,長4-6毫米,兩面均被星狀毛,5淺裂,裂片三角形,長約2毫米;雄花的花盤較薄,有乳頭狀突起,雌雄蕊柄短而無毛,花葯4-5個在雌雄蕊柄頂端排成一環;雌花的心皮4-5枚,柱頭與心皮同數且短而向下彎。果木質,堅果狀,近橢圓形,光滑,乾時黃褐色,長約6厘米,寬約3.5厘米,背部有龍骨狀突起;種子卵形,長2厘米。花期夏季 。

分布範圍

產廣東(台山、崖縣和沿海島嶼)、廣西防城和台灣。印度、越南、高棉、斯里蘭卡、菲律賓和東南亞各地以及非洲東部、大洋洲均有分布。

本種為熱帶海岸紅樹林的樹種之一。木材堅硬,為建築、造船和制家具的良材。果木 質,內有厚的木栓狀纖維層,故能漂浮在海面而散布到各地。

多分布於高潮線附近的海灘內緣,以及大潮或特大潮水才能淹及的灘地,或海岸內陸。屬典型的水陸兩棲的半紅樹植物。

銀葉樹分布於亞洲東南沿海,隨種子的飄流,該樹已遍及太平洋熱帶亞熱帶諸島,更遠可達印度。

生長環境

銀葉樹是台灣最著名的板根樹,板根是熱帶植物在潮溼環境的生態現象,由於生長在熱帶潮濕多雨的環境,故根部往上生長呈板狀,用以支持及呼吸,這是對東南亞颱風氣候條件適應的表現,也成為熱帶雨林的特徵。

主要價值

經濟價值

銀葉樹的木材質地堅重,可以用來搭蓋橋樑。

藥用價值

銀葉樹 銀葉樹

【藥 名】:銀葉樹

【來 源】:為梧桐科植物銀葉樹的種子。

【功 效】:澀腸止瀉。

【主 治】:治大便稀薄、腹瀉、消化不良。

【性味歸經】:甘、澀,平。大腸經。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一12克。

【別 名】:大白葉子(台灣)

【動植物資源分布】:分布於廣東、廣西、台灣。

【拉丁名】:植物銀葉樹 Heritiera littoralis Ait

【考 證】:始載於《中國高等植物圖鑑》。

【各家論述】:《新華本草》:種子用於腹瀉、痢疾。嫩枝可作牙刷,因其含鞣質,對牙齦有益。

相關故事

龍崗區葵涌街道壩光居委會鹽灶社區300多歲銀葉樹

突然折斷

兩名古樹保護專家趕到現場,見到這棵編號為722的古銀葉樹靜靜地躺在古樹叢中,它幾乎齊根折斷。從斷面看去,古樹約四分之三的樹幹腐爛,樹心已空洞化,而其約2米高的板根則像一幅根雕山水畫,用手一摸,像石頭一樣堅實。“樹也是有生命的,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古樹保護專家郭強撫摸著這棵古銀葉樹的樹枝發出了感慨。

兩名古樹保護專家經現場分析,造成722號古樹折斷的原因,一是古樹本身嚴重老化,樹幹已絕大部分腐爛,並且空洞化,而其樹枝、樹葉、樹冠依然茂盛,其次是那棵長在小土坡上的天竺桂被風吹倒,正好砸在了這棵古樹的樹冠上,在突如其來的外力下,300多歲的古樹結束了生命歷程。

據介紹,專家發現這片古樹群落時尚有27棵,如今僅存25棵。2003年颱風“杜鵑”也刮斷了一棵百歲樹齡的古銀葉樹。

先輩從東南亞帶回種子

據當地一名村民介紹,他很小的時候,一群小朋友常到樹陰下,坐在板根上聽大人們講這些樹的故事,“那時候樹就是那么大一棵,現在還是那么大一棵”。

幾百年前,由於鹽灶社區臨海,海風特別大,地薄,莊稼很難生長,村民經常忍飢受餓。漂洋過海到海外謀生的先輩從東南亞帶回了銀葉樹的種子,種下了這片銀葉樹,沒想到銀葉樹生命力如此旺盛且長壽。枝葉相連的銀葉樹為壩光鹽灶居民擋風擋潮,成了當地人的“生命樹”,當地人代代相傳,細心呵護這片樹林。據說“大躍進”時,有人曾想鋸掉這些古銀葉樹煉鋼鐵,當地村民誓死護衛,才使這片古樹存活下來。

世界上樹齡最長的天然古銀葉樹群落

據古樹保護專家郭強介紹,銀葉樹主要分布於我國廣東、海南、廣西等地以及日本、印度、東南亞、澳大利亞、非洲東部,屬梧桐科喬木,樹高可達12米,因葉子呈銀白色而得名。銀葉樹夏季開紅褐色花,核果木質,呈橢圓形,生於海濱或島嶼,為熱帶紅樹林組成樹種。

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這片古銀葉樹被有關專家發現,經鑑定,這片銀葉樹是目前全國乃至全世界發現最完整、樹齡最長的天然古銀葉樹群落。當時共有27棵古銀葉樹,樹齡均在100歲以上,大部分在300歲以上,其中接近500歲的一棵,超過500歲的一棵。

古銀葉樹群落占地約2公頃,其中夾雜著秋茄、桐花樹、天竺桂等樹種,形成了獨特的、自成一體的濕地生態。這裡常年棲息著50多種野生鳥類。由於具有極高的生態科學價值,近年來,龍崗區綠委辦、市綠委辦先後進駐,對這處珍貴的古銀葉樹群實施保護。

部分遊人踐踏古樹幼苗

據龍崗區綠化委員會工作人員介紹,這片古銀葉樹被發現並經媒體報導後,許多遊人慕名而來,一些婚紗攝影機構也領著新郎新娘到這裡取景。儘管市綠委辦、龍崗區綠委辦在這裡設立了臨時保護機構,請2名護林員實施24小時護林,但遊人還是深入到古樹叢中,有的還任意踐踏銀葉樹幼苗,拾走掉在地上的銀葉樹果子。

如同人類一樣,銀葉樹逃不了生老病死的規律。目前這片僅存25棵的珍稀古銀葉樹,也許有一天會全部從人們的視線里消失,但其種子掉到地上後,會生根、發芽,通過優勝劣汰,有的會長成大樹,現在已有一些銀葉樹日漸長大。

遊人進入古樹林區後,由於不顧勸阻,隨意踩踏幼苗、拾走果子,對銀葉樹自然繁衍的過程進行了人為破壞。因此保護這片古銀葉樹,除古樹保護專家定期給古樹診病、殺蟲外,保護其原生態也是延長古銀葉樹壽命的重要一環。

採集數據

中文種名 銀葉樹
拉丁學名 Heritiera littoralis Dryand. ex Ait.
科名 梧桐科
採集時間 2009年08月08日
採集地點 海南文昌紅樹林
採集人 邢福武、戴建閱、鄭希龍
採集樣品類型 果實、
生活型 小喬木、
生態環境 海邊、路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