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半夏

一種草本植物,具有藥用價值。

基本信息

簡介

所屬卷:Attenuata Engl.
所屬科:Araceae
中文名:銀半夏
其它中文名:半夏(麗江、賓川,四川道孚)。
文獻來源:Arisaema bathrcoleum Hand.-Mazz.(1924, 1936*).

描述欄位

:多年生草本。雌雄異株。塊莖扁球形,直徑1—2厘米,根密,長可達11—12厘米,有極多數毛髮狀鬚根。鱗葉2,長6—8厘米,抱持葉柄,短銳尖,有芒狀硬尖頭。葉柄長9-25厘米,下部2/3具鞘;葉片綠色,全緣或3裂,裂片無柄或具短柄,中裂片長10—17厘米,寬1—2.5(-3.5)厘米,側裂片較中裂片短,長4—12厘米,寬0.5—2.5厘米,均狹披針形或橢圓形,由中部向兩頭漸狹;側脈上舉,近平行,脈距約1毫米,與中肋相交成20—30°銳角,至距邊緣1—2毫米處連結成集合脈;不裂的單葉形態多變,線形、披針形至長圓形,長15—18厘米,寬0.5—4厘米,銳尖或漸尖,基部狹楔形至微心形。花序柄通常長於葉柄,長15—28厘米,粗1—1.5毫米,向上增粗。佛焰苞綠色或淺黃色,長8.5—17厘米:管部漏斗狀圓錐形,基部鈍,長5—6厘米,喉部直徑1—2厘米,斜截形,邊緣反卷,無耳;檐部與管部近等長,較寬,卵狀披針形或披針形,銳尖或長漸尖,平展或內凹。肉穗花序纖細、單性、長2—3厘米:雄花序紫色,無柄,花疏,雌花序黃綠色,花密。附屬器蒼白色,無柄,基部粗1.25—1.5毫米,漸狹為線形的長尾、長達9—16厘米,紫色,彎曲下垂。雄花有雄蕊4,花葯卵圓形,頂孔開裂。子房長卵圓形,先端漸狹為短的花柱,柱頭頭狀。果序長3—4厘米。漿果有種子1—4。花期7月。果期8月。
分布及生境:產西北部、西部:維西、貢山、中甸、麗江、鶴慶、寧蒗、永仁、劍川、賓川、漾濞。海拔1600—3400米,生長於松林下、草坡或高山草地,常與山珠半夏 A. yunnanense Buchet 混生。四川西部、西南部也有。模式標本來自麗江對腦殼山(Hand.-Mazz. 3448 ♀)及永寧附近(Hand.-Mazz. 7021)。
植物的用途及功能:塊莖在雲南作半夏入藥。

相關詞條

滇香薷 短冠刺蕊草 阿寬蕉 澳洲茄 長苞菖蒲 旋花茄 矮龍葵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