鉤行陣

鉤行陣

鉤形陣正面是方陣,兩翼向後彎曲成鉤形,保護側翼的安全,防止敵人迂迴攻擊後方指揮金鼓之所在。古代作戰時所採用的一種左右翼向後彎曲如鉤的戰鬥隊形,系古代“十陣”之一。

簡介

鉤形陣正面是方陣,兩翼向後彎曲成鉤形,保護側翼的安全,防止敵人迂迴攻擊後方指揮金鼓之所在,系古代“十陣”之一。

歷史淵源

《孫臏兵法·十陣》:“鉤行之陣者,所以變質易慮也。”
意謂鉤行之陣便於在情況變化時改變作戰計畫孫臏認為:鉤行陣,正面的部隊要列成方陣,左右兩翼要向後彎曲成鉤形。金、鼓、號角要齊全,各色軍旗要齊備,並使士卒能辨別號令、識別旗號。如此才能應付戰場上箇中情況的變化。

盤點古代陣法大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