鉤藤飲

鉤藤飲,中醫方劑名。出自《不知醫必要》卷三。主治感冒,兼肝風內動者。

基本信息

組成

黨參(去蘆)、防風各一錢,蟬退(去頭足)四隻,鉤藤一錢五分,荊芥六分,竹葉十片,陳皮四分,甘草二分。

主治

感冒,兼肝風內動者。

加減化裁

如有痰,加竺黃一錢一分。

附方

名稱:鉤藤飲

組成:鉤藤三分,蚱蟬(去頭足翅,炙)二枚,犀角屑(微炒),麥門冬(去心,焙),升麻各半兩,石膏(搗碎)三分,柴胡(去苗)半兩,甘草(微炙)一分

用法:上為粗末。每服二錢匕,水一小盞,煎至六分,去滓,下竹瀝半合,重煎三五沸,分溫三服。空心、午後、夜臥各一次

主治:小兒驚熱,睡眠不穩

出處:《中醫方劑大辭典》

名稱:鉤藤飲

組成:鉤藤,升麻,甘草(炙),人參各半兩

用法:上為粗末。每服一錢匕,以水一盞,煎至五分,去滓,分溫二服,空心、午後各一服

主治:小兒壯熱不安

出處:《中醫方劑大辭典》

名稱:鉤藤飲

組成:鉤藤,陳皮,半夏,麥冬,茯苓,石膏各一錢,人參,菊花,防風各一錢,甘草五分

主治:頭目不清

出處:《中醫方劑大辭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