羚角鉤藤飲

羚角鉤藤飲,中醫方劑名。為治風劑,具有涼肝熄風,增液舒筋之功效。主治熱盛動風證。高熱不退,煩悶躁擾,手足抽搐,發為痙厥,甚則神昏,舌絳而乾,或舌焦起刺,脈弦而數;以及肝熱風陽上逆,頭暈脹痛,耳鳴心悸,面紅如醉,或手足躁擾,甚則瘈疚,舌紅,脈弦數。臨床常用於治療流腦、乙腦以及妊娠子癇、高血壓所致的頭痛、眩暈、抽搐等屬肝經熱盛,熱極動風,或陽亢風動者。

歌訣

俞氏羚角鉤藤飲,桑葉菊花鮮地黃,芍草茯神川貝茹,涼肝增液定風方。

組成

羚角片、霜桑葉、京川貝、鮮生地、雙鉤藤、滁菊花、茯神木、生白芍、生甘草、淡竹茹。

用量

羚角片(先煎)4.5g,霜桑葉6g,京川貝(去心)12g,鮮生地15g,雙鉤藤(後入)9g,滁菊花9g,茯神木9g,生白芍9g,生甘草2.4g,淡竹茹15g。

用法

水煎服。

功用

涼肝熄風,增液舒筋。

主治

熱盛動風證。高熱不退,煩悶躁擾,手足抽搐,發為痙厥,甚則神昏,舌絳而乾,或舌焦起刺,脈弦而數;以及肝熱風陽上逆,頭暈脹痛,耳鳴心悸,面紅如醉,或手足躁擾,甚則瘈疚,舌紅,脈弦數。

出處

《通俗傷寒論》

方義

本方證為溫熱病邪傳入厥陰,肝經熱盛,熱極動風所致。肝經熱盛,故高熱不退;熱擾心神,則煩悶躁擾,甚則神昏;熱極動風,且風火相煽,灼傷津液,筋脈失養,以致手足抽搐,發為痙厥。肝熱風陽上逆所致的頭暈脹痛、手足躁擾等,機理亦同。治宜清熱涼肝熄風為主,佐以養陰增液舒筋為法。方中羚羊角鹹寒,入肝經,善於涼肝熄風;鉤藤甘寒,入肝經,清熱平肝,熄風解痙。二藥合用,相得益彰,清熱涼肝,熄風止痙之功益著,共為君藥。配伍桑葉、菊花清熱平肝,以加強涼肝熄風之效,用為臣藥。風火相煽,最易耗陰劫液,故用鮮地黃涼血滋陰,白芍養陰泄熱,柔肝舒筋,二藥與甘草相伍,酸甘化陰,養陰增液,舒筋緩急,以加強熄風解痙之力;邪熱每多煉液為痰,故又以川貝母、鮮竹茹以清熱化痰;熱擾心神,以茯神木平肝寧心安神,以上俱為佐藥。甘草兼調和諸藥,為使。

配伍特點

以涼肝熄風為主,配伍滋陰、化痰、安神之品,標本兼治,為涼肝熄風法的代表方。

運用

本方是治療肝經熱盛動風的常用方。臨床套用以高熱煩躁,手足抽搐,舌絳而乾,脈弦數為辨證要點。

加減化裁

若邪熱內閉,神昏譫語者,宜配合紫雪或安宮牛黃丸以清熱開竅;抽搐甚者,可配合止痙散以加強熄風止痙之效;便秘者,加大黃、芒硝通腑瀉熱。本方清熱涼血解毒之力不足,運用時可酌加水牛角、丹皮等。

禁忌

若溫病後期,熱勢已衰,陰液大虧,虛風內動者,不宜套用。

附註

附方

鉤藤飲

組成

人參、全蠍、羚羊角、天麻、甘草、鉤藤。

功用

清熱熄風,益氣解痙。

主治

肝熱生風之小兒天釣。

出處

《醫中全鑒》

化裁方之間的鑑別

鉤藤飲與羚角鉤藤湯均為清熱熄風之劑,均以羚羊角、鉤藤為君藥。但前者配全蠍、天麻,熄風止痙之力強,且又伍人參、炙甘草,有益氣扶正之功。故宜於肝熱動風,抽搐較甚之。

重要文獻摘要

1. 原書主治《通俗傷寒論》:“涼肝熄風法。”

2. 方論選錄《重訂通俗傷寒論》:“肝藏血而主筋,凡肝風上翔,症必頭暈脹痛,耳鳴心悸,手足躁擾,甚則狂亂痙厥,寫夫孕婦子癇,產後驚風,病皆危險。故以羚、藤、桑、菊熄風定痙為君。臣以川貝善治風痙,茯神木專平肝風。但火旺生風,風助火勢,最易劫傷血液。尤必佐芍、甘、鮮地酸甘化陰,滋血液以緩肝急。佐以竹茹,不過以竹之脈絡通人身之脈絡耳。此為涼肝熄風,增液舒筋之良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