鉤嘴鵙

鉤嘴鵙

gidae)22種鳥類的統稱。 curvirostris)的嘴大,捕食樹蛙和蜥蜴。 gidae),外型類似伯勞。

基本信息

鉤嘴鵙
vanga-shrike
亦作vanga。
高度分化的鉤嘴鵙科
雀形目(Passeriformes)馬達加斯加鉤嘴鵙科(Vangidae)22種鳥類的統稱。長13?30公分(5?12吋),翅和尾長度適中。嘴堅,末端鉤曲。鉤嘴鵙類的形狀和長度各不相同,頗似加拉帕戈斯地雀(Galapagos finch)的變異,亦是被隔離的種類。多數種類的體上面有黑色或藍色光澤,下面白色。有些種的頭為白色,或有淡紅褐色或灰斑紋(雌雄相同)。在樹林或灌叢中築杯狀巢。鉤嘴鵙(Vanga curvirostris)的嘴大,捕食樹蛙和蜥蜴。最小的種類是紅尾鉤嘴鵙(Calicalicus madagascariensis)。
馬達加斯加島上的鉤嘴鵙有著極其豐富的多樣性,它們屬於雀形目鉤嘴鵙科(Vangidae),外型類似伯勞。鉤嘴鵙科的鳥類共有二十二種,只生活在馬達加斯加。但是,這一個小小的科,便涵蓋了雀形目共六千種鳥類體型的變異範圍。體型較小的鉤嘴鵙用小小的喙啄食昆蟲,而大型的鉤嘴鵙甚至能捕捉兩棲動物。鉤嘴鵙科的分化程度超過了我們熟知的達爾文地雀,後者是常見的快速進化實例。
22種鉤嘴鵙放在一處我們便不難看出,它們各自都有明顯的特點,每個物種都有巨大差別,不但體型不同,喙的類型也不一樣,都和它們的食性相對應。紅嘴鉤嘴鵙(Hypositta corallirostris)體長13厘米,喙很小,在灌木從中捕捉昆蟲為食;彎嘴鵙(Falculea palliata)體長30厘米,有大而彎曲的喙,能劃開樹皮尋找藏身其下的蟲子;盔鵙(Eurycerosprevostii)有巨大的喙,閃耀著奪目的藍色光芒,使蜥蜴和青蛙們聞風喪膽。這些馬達加斯加特有的鳥類,分化程度甚至超過了著名的達爾文地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