鉛彈

鉛彈

鉛彈,由鉛溶液鑄成的圓形彈藥,最早是由中世紀龍騎兵(火槍騎兵)使用的彈藥,後來燧發槍、來復槍出現後逐漸淘汰,也曾被套用於散彈槍的內裝物;達姆彈就是一種鉛彈的改造型彈藥,是由英國人最先製造的。由於鉛彈無論是破壞力,殺傷力還是出於人道主義考慮,海牙國際公約當中,明令禁止使用鉛彈。

基本信息

鉛彈製作

鉛彈鉛彈

道理很簡單,你只需要爬上6層樓頂,將鉛熔液倒入有固定孔漏的勺子,鉛液在自由落體的失重狀態,由於本身的張力,會自己形成一個圓球體。這個煙囪是1782年的英國管道工程師威廉瓦特建造的,其實是軍工建築。

另外,要有足夠的高度,否則,當鉛彈入水後還是液體的話,形狀就無法保持了。

禁用原因

鉛彈鉛彈
由於鉛比較軟,因此在擊中人體後往往將所有動能全部釋放出來,具體表現為彈頭嚴重發生形變乃至破裂,導致人體組織出現喇叭型空腔,創傷面積是彈丸截面積的上百倍,加上瞬間對人體的血液循環系統產生巨大壓力所造成的損害……令人難以想像,傷者的痛苦不址於此,如果彈丸的碎片沒有全部從傷口取出,那么就會造成鉛中毒,即使僥倖碎片比較少,通過外科手術取出來了,彈丸在射入人體後會把一些衣物碎片什麼的帶入傷口,造成感染……

即使是象華生那樣受到非常好的手術,還是患上了傷寒……

當時的士兵真是比較痛苦。100米距離上遭到鉛丸直接命中,頭部-90%的人會死亡,四肢-20%死亡,剩下的全部截肢,左胸(心臟附近)-100%死亡,右胸-70%死亡,腹部-70%死亡。
因此,由於鉛彈無論是破壞力,殺傷力還是出於人道主義考慮,都是非常噁心和具有威脅性的東西,可以說幾乎和臭名昭著的細菌武器相匹敵。當年,英國在克里米亞戰爭和阿富汗戰場,大量使用鉛彈,導致至今仍在當地人心中留下陰影。所以,海牙國際公約當中,明令禁止使用鉛彈。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