鈕經義(1920~  )

鈕經義(1920~)

正文

鈕經義(1920~)中國生物化學家。生於1920年12月26日,江蘇省興化縣人。1942年畢業於昆明西南聯大化學系。1942~1946年任重慶國立藥專助教,1946~1948年任北京清華大學助教、教員。1948年赴美國德克薩斯大學攻讀生物化學,1953年獲哲學博士學位。1948~1954年任德克薩斯大學生化所研究助教和研究助理;1954~1956年任伯克利加利福尼亞大學病毒所研究助理。1956年回國後歷任中國科學院生理生物化學研究所副研究員,中國科學院生物化學研究所副研究員、研究員、室副主任、室主任。198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生物學部委員。
他的主要研究領域為天然有機物化學包括:蛋白質和多肽的結構分析和化學合成。1953年在美國完成了題為“大腸桿菌的微量元素營養”的博士論文。在美期間還對菸草花葉病毒外殼蛋白亞基的結構測定提出了新見解,並套用他首創的部分肼解和酶解方法測出病毒不同種屬或菌株的羧基端排列次序。他肯定了植物病毒顆粒中蛋白質亞基的存在,闡明了病毒外殼的結構規律,同時還更正了當時搞錯了的幾種重要蛋白質如核糖核酸酶和卵白蛋白的羧端結構。
1958年生物化學研究所開始了人工合成結晶牛胰島素的研究,紐經義是主要負責人之一。他精心設計合成路線,為中國於1965年在世界上首次用化學方法人工全合成蛋白質作出了重大貢獻。這項成果獲得1982年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他參與撰寫的有關胰島素合成的論文共20餘篇,得到國際學術界的高度評價。他還在具有重要臨床及科研價值的人胰島素原 C肽的合成中做出新的成績,並與協作單位共同研製出放射免疫測定藥箱,獲得1983年國家發明二等獎。多年來他通過講學、帶研究生和實際科研工作培養出一批多肽化學的優秀人才。他曾訪問過日本、美國和歐洲的一些實驗室;多次參加國際的多肽學術討論會,並在中國舉辦相似的會議,為促進科學交流作出了貢獻。
他曾任中國生物化學會理事(1979~1984),現任中國化學會理事(1978年起)和上海市第6屆政協委員(1983年起)。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